中国作家网>> 电影 >> 酷评 >> 正文

中外电影人共话合作共赢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5月10日15:38 来源:中国作家网 任晶晶

  ●张宏森:用更加开放的胸怀来欢迎合拍影片

  ●吕克·贝松:合拍片像婚姻,需要真心对待

  ●陈可辛:内地和香港合拍片已进入全新阶段

  4月21日,第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重头活动——中外电影合作论坛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张宏森、法国知名导演吕 克·贝松,加拿大演员、导演基努·里维斯,21世纪福克斯公司联席总裁保罗·哈尼曼,香港导演陈可辛、小马奔腾执行董事钟丽芳等中外知名电影人齐聚一堂, 就中外电影合拍的经验和合作可能性进行了深入探讨。

  张宏森透露,合拍片在内地的占有量较大,约为总产量的十分之一,更是占到了上院线影片的四分之一。提及合拍片对于内地电影市场的益处,张宏森表 示,“合拍片首先可以让中国的电影人拥有国际化的视野,其次可以提升中国电影的现代性,第三可以推进类型化建设,第四可以提高中国电影产业的工业化水平和 科技能力。”他认为中国独特的文化,逐渐扩大的电影市场和观众人群,丰富的合作伙伴等都是中国的优势。合拍片是一种共赢的方式,今后会用更加开放的胸怀来 欢迎合拍影片、尊重合拍影片。

  历史文化资源正是吸引基努·里维斯来华拍摄《太极侠》的主要原因,“这是一部表现太极的功夫片,主角又是北京人,自然要找中国的合拍伙伴。”基努·里维斯直言,他在拍摄《黑客帝国》时期认识了中国电影人陈虎,随后对中国传统文化萌生了极大兴趣。

  除了文化因素,选择合拍对象也很重要。吕克·贝松认为,合拍就像婚姻,如果不能选择自己喜欢又能沟通的对象,结局就不会幸福。所以,他想找到对 同样的领域感兴趣、愿意在中国真心实意做电影、可以真正在实质性内容上沟通的人合作。 “观众非常聪明,他们可以看出哪些是表面上的合拍,哪些是真正的合拍”。

  同时,吕克·贝松也强调,作为一位导演决不能向金钱妥协,“我年轻的时候也找不到投资,但这样的困难对于年轻导演来说是件好事,它可以带来更多 的动力。钱不是永恒的东西,真正能够永恒的是电影作品。”同时吕克·贝松也奉劝年轻导演,“要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太过叛逆,什么都说‘不’,也是不行的。 平衡各种关系的能力也是一名导演的基本素质”。

  比起其他的香港本土导演,陈可辛以合拍片进军内地市场稍微晚一点,但从2005年的《如果·爱》到《投名状》再到由他监制的《十月围城》,都获 得了不俗的票房和口碑。将近10年的合拍经历,让他对此感受颇多。 他认为,内地和香港合拍片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他说自己最初被迫拍了一些并不擅长的“大片”,那个过程是无奈的、不快乐的。将于5月上映的新片《中国 合伙人》让他回归到擅长的人文领域,虽然讲述的是内地的故事,但其中发生的每一件事都使他感动,并留下了如自己经历般的记忆,因此,他相信感动自己的作品 也会比较容易感动观众。此次陈可辛还尝试了边试映边剪辑的方式,他认为导演要放下身段,与观众沟通,听取各方意见,然后再进行修改。陈可辛表示,中国电影 最近几年发展很快,很多方面在与好莱坞接轨,中小型电影的成功不再是特例,很多中等规模的制作更能与观众产生共鸣。

  电影节上有不少外国导演表现出对于合拍片的热情,外来导演针对中国市场的“特供片”也越来越多。在中外电影合作论坛上签署了中法合拍电影《狼图腾》的合作协议,该片将由法国导演让·雅克·阿诺亲自执导,此外《藏地密码》《皇城北京》等合拍片也将陆续敲定。(任晶晶)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