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舞台 >> 评论 >> 评论 >> 正文

又见《青蛇》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5月09日14:42 来源:人民日报

  图为话剧《青蛇》剧照。解飞摄

  本以为“青蛇”在徐克版的电影《青蛇》之后不会再有深刻的演绎了,但近日田沁鑫版的话剧《青蛇》却给人以惊喜。新的解读和演绎,给久已流传的故事以深刻的文化哲学注脚,或者说给这段脍炙人口的故事赋予了更具体的文化内涵。

  话剧《青蛇》的故事主线仍然是人妖之间的爱情受到佛法的限制、干涉和破坏,但中心话题则变为对爱情和人性内涵的探讨。人妖佛三界不同角度的理解,构成戏剧冲突的复杂和交错,也更深刻地揭示了主题。

  道行不同的青蛇和白蛇分别代表着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对爱情和人性的理解。青蛇本真地、本能地发出人欲的诉求,而白蛇则代表着进化了的、特定的、 宋朝的、女性的爱情和人生观。封建礼教化身的宗教代表法海在人性和礼教之间徘徊,决定着他对人妖之间爱情的态度和处置方式。话剧深刻之处正在于揭示了宋明 理学居统治地位的年代,视人欲为妖孽,视礼教若天道,残酷虚伪地压抑扼制着人性。

  话剧将爱情的主题做了延伸,将青蛇对作为男人的法海的感情置于千年的沧桑嬗变之中,从而有了禅意。在时间的长河中留下的只是人性中属于永恒的真 善美的体验和记忆,欲望已不复存在。代表着封建礼教的雷峰塔倒掉了,但爱情和人性的对立物——封建礼教的影响还久久地存在着,影响着今天的人们。这也同样 是一种禅意,天理和人欲、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矛盾虽然改变了形式,但仍然存在着。人总是活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中的。

  如此深沉的话题,如果没有亦庄亦谐的舞台呈现和雅俗共赏的台词,就会变成刻板的布道。话剧充分地展示语言的魅力,吸收宋明话本语言的世俗生动特 点,结合现代语言的简洁明了,同时以单口、群口衬托对话,构成语言的交响、混响效果,还原和再现生活本身的丰富性,增加了艺术的表现力。青蛇和白蛇的形象 刻画则吸收了电影的表现优点,成功地使用了青蛇和白蛇的形体特征和身体语汇,与台词交相辉映,协调地完成对人物性格的塑造和叙事。

  话剧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形式的创新,曾是老一代艺术工作者的精神追求。没有曹禺、老舍、焦菊隐一代人的探索创新,就没有话剧这个舶来品的中国化, 而没有中国文化内涵和中国样式的艺术表现,中国话剧也难以在世界艺术之林立足。今天话剧舞台的繁荣,回应着民族复兴的时代强音,一大批有思想有追求的中青 年艺术工作者孜孜地探索着、创造着,相信会有更多像《青蛇》一样的作品出现,深度挖掘,令人耳目一新。(王海平)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