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作品在线 >> 在线阅读 >> 《知识人的精神事务》 >> 正文

我们最切要的批评精神

——读杨斌华的《文学:理解与还原》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5月07日15:09 来源:中国作家网 何言宏

  我们这个时代,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我们的文学批评在取得多方面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媒体批评的粗浅与随意、学院批评的僵化与空洞,还有一些吹毛求疵的酷评家们的过于主观和粗暴武断,这些问题的存在,让我们非常尊敬、怀念与喜爱那种以诚挚的态度深入理解文学的批评精神。文学批评要想获得人们的尊重和它所应有的尊严,并且要在不同时期的文学场域中都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我以为最切要的,就是要重新确立和保持这样的精神。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我以为杨斌华的《文学:理解与还原》一书,会给我们以多方面的启示。

  《文学:理解与还原》收入了杨斌华自从事文学批评工作以来大部分的评论文字。斌华自1986年复旦大学毕业后,一直供职于《上海文学》杂志,处身于鲜活的文学现场。也许是长时期的编辑工作使然,他对文学创作的甘苦和对文学实践的诸多实情,往往都有着很多人都难有的体会与了解,所以,他的批评才总是能对作家作品及文学思潮与文学现象有着切中肯綮和潜心与深入的理解。对于文学创作足够的尊重与体恤,诚挚、宽厚与非常自觉的“深度理解”,构成了杨斌华的文学批评最为基本的前提与基础,也是其最为重要的方法与特征。

  斌华有很宽阔的批评视野,小说、诗歌甚至文学批评工作本身与流行歌曲,都能为他所关注,成为他的批评对象。在他的文字中,既有对王安忆、张承志、张炜、陈村和李晓等小说家们的关注,也有对诸如“朦胧诗派和九叶诗派的历史比较”、“九十年代诗歌的文化姿态”和“诗歌的现实关注与现代性”等诗学问题的深入研讨,还有对北岛的《雨夜》、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韩东的《有关大雁塔》、吕德安的《父亲和我》等当代诗经典及台湾诗人林耀德、著名歌手童安格和黄舒骏等闪耀着诗意与才情的阐释与评论。但不管怎么样,切实与诚挚的理解,无不体现和贯彻于他全部的批评活动中,使他的批评精准、敏锐和非常可靠,更加能够深入到对象的肌理与内部,从而,批评的过程就成了我们和批评家一起,在社会历史文化语境、文学史的发展演变、文学现状、作家的身世、经历与创作道路和包括文化学、叙事学在内的理论批评方法等多方面思考维度的参照下,以交织着丰富的生命体验和思想艺术感受的精神游历,逐步体悟和揭示出批评对象的特点、意义与价值,这样的揭示,也因为有着上述的“深度理解”而尤其显得独特与深刻,自然而然且令人信服。比如在王安忆《小城之恋》发表的当时,斌华就在《生命的苦闷与饥渴》一文中以其独特的“深度理解”,在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界率先揭示出作品的突破意义,是在于“更加注重对庸常人物的生活在更高层次上的观照,表现出对人的自由的生命性情的肯定,以及对人的命运升徙及其自身价值的哲学关注,不断地对人自身进行省察和探究,而越来越充满一种现代精神的凝注”;而针对张承志从《黄泥小屋》和《九座宫殿》等开始的创作转型带给批评界的不解与困惑,斌华在很敏感地意识到作家“他在渴望着理解”的“孤寂”时,也基于其深度理解的批评精神与批评主张,非常坚定地认为,“当我们随着张承志痛苦而坚执的心迹,介入到那种浓烈的精神体验中,去历经困苦和坎坷,就会真正洞悉他的心路历程,伴随他完成精神的熬炼”。正是本着这样的批评方法,斌华才在当时的批评界较早揭示出作家创作转型的超前性意义,是在于以象征性的方式进行某种哲学性的思考······斌华长我一岁,他书中的很多文字都发表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后期,当时的斌华,也就是在二十二岁到二十五岁之间,这在让我无比羞愧与钦佩的同时,也进一步联想到,也许正是因为有斌华和像斌华这样的文学批评对于文学的充分尊重与深入理解,那个年代前前后后一系列的文学突破,才不致被随意棒喝,此起彼伏地成为可能。

  不过在另一方面,深度理解的批评精神并不意味着会毫无原则地为所有的文学实践进行辩护。对于文学实践中的种种问题,斌华的批评同样是非常尖锐、非常坦率,甚至是不留情面的。我心目中的斌华内敛宽厚,文质彬彬,儒雅温和,也许这就是他的文学批评能对文学实践充分体恤和理解的性格基础。但是在书中《近期上海小说创作一瞥》、《谁是将来的经典?》,特别是在其中写于近年的诸多文字中,一个批评家所应具有的原则与严正则表现得非常鲜明。在中国当代新诗史上,《朦胧诗选》、《新诗潮诗集》、《中国当代实验诗选》和《中国现代主义诗群大观》是几部非常著名的诗歌选本,它们对当代中国诗歌经典的遴选和诗歌史格局的奠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斌华却在《谁是将来的经典?》一文中,以其所充分自觉到的“所负责任”,明确批评它们“增订版画蛇添足”、“朦胧后浮光掠影”、“以偏概全迄无续编”和“泱泱大观鱼龙混杂”等毛病与不足,理据分明,精准有力。近些年来,斌华发表了不少宏观地反思和指陈文学现状中种种问题的文字,最主要的,就是收集于书中的《思想的恣肆与文学的退守》、《专业主义的桎梏》、《文学读者何以流失》、《纯文学的“权威说法”》、认同《文学杂志的评价怪圈及其他》和《文学原创力何以衰颓》等等,说实话,我对这些文字有着特别的认同与钟爱。因为先有深入的理解,它们对于很多问题的分析与揭示往往更加精辟,更加能够击中要害,虽然篇幅大都不长,但却胜过许多貌似学术但却空阔无质的宏文。在这些文字中,斌华严厉地批评了一九九○年代以来的中国文学由于对所谓的“纯文学”精英主义和专业主义的自我封闭与自我迷恋,导致了“对于九十年代后发生的许多重大的现实变化,文学的回应较之其他学科领域无疑显得苍白无力,或喑哑无语,或语无伦次,甚而继续沉浸于以往陈旧虚假的观念想象和话语圈套”,“日益缺乏对当下读者的亲和力和影响力,缺乏对世道人心的凝聚、激励和提升的作用”,而对很多文学评奖“总是掺杂了过多的非文学因素和紊乱的评判标准而流俗于世,往往是暗箱操作、黑幕重重,蜕变为愚弄读者、鱼木混珠的庸俗交易”及许多文学批评家“摇身一变”为“话语权力的崇拜家”、“妄自尊大的文坛表扬家”和“象征资本的操盘手”等复杂病相,斌华的批评之准和用语之重,让我的印象非常深刻。对人、对事以及对文学,斌华向来都颇多宽谅和颇多理解,但他能有如此的激烈,一定是问题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甚至是病入膏肓的程度。他对文学的基本态度,无论是充满尊重和体恤的深度理解,还是不无痛心的批评与斥责,都源自于他同样的诚挚与深切,这无疑都是我们今天的文学批评所非常需要与紧缺的批评精神。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