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作品在线 >> 在线阅读 >> 《知识人的精神事务》 >> 正文

介入的批评——我的批评观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5月07日15:00 来源:中国作家网 何言宏

  在我们这个时代,“介入”这样的字眼已经显得相当的老旧和可笑。“介入的批评”,也往往显得不合时宜。但我喜欢这样的字眼,喜欢、尊敬和向往介入性的批评姿态。在我看来,这是一种勇敢的姿态,高贵的姿态。是一种生气勃勃、坚持理想、勇于承担,决不放弃批评的基本责任的姿态。它是一种美丽的姿态。

  我一直以为,文学批评是知识分子的一种特殊的实践方式。它不仅是一种带有着一定的专业特点的文学实践,更是一种精神实践,是一种相当独特的具有着特殊力量的政治实践。它应该以自己特有的方式介入社会,介入生活,介入包括文学在内的时代与民族的精神事务。我所说的“介入的批评”,正应具有这样的含义。

  也正是在上述理解的基础上,我以为当下中国的文学批评存在着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便是其“介入性”的严重薄弱。一方面,批评伦理危机重重;另一方面,“专家批评”积弊多多。它们都使得文学批评丧失了应有的“介入”冲动与“介入”能力。

  所谓的批评伦理,主要就是指批评家与作家和诗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健康正常的批评伦理,应该是在文学标准的基础上,以批评家的独立自主、葆有尊严的文学批评与批评对象进行自由平等的对话。但是目前中国的文学批评离此境界显然还有很大的距离。批评家在从事批评时往往会将主要精力放在对作家作品“优点”或“意义”的挖掘、揭示甚至放大上,很多平庸之作,都被披上“皇帝的新装”拔高为“重大突破”或“里程碑”来竭力吹捧,而对那些真正存在的相当重要甚至是致命的问题,却往往视而不见,刻意回避,少有人揭穿。这在表面上虽然建立了批评家和作家之间其乐融融的甜蜜关系,但在实质上,作家对批评家的工作并不会产生发自内心的尊敬,最多只会是致以“谢意”——这是因为,批评家的肯定毕竟会赋予他诸如“文学史地位”之类的象征资本,也很实惠地增加了其作品的版税和码洋。这也就是不多的一些经常“捣乱”、揭穿那些“皇帝新装”的“顽童”批评不受欢迎的重要原因。但我以为,当下中国的文学批评正是需要少一些老谋深算的城府,多一些天真直率的“顽童”,以他们“不谙世故”的单纯和他们的正直品格与文学良知重新建立健康正常的批评伦理,在直击那些根本性问题的同时,有力地介入文学现场。只有如此,中国文学的真正进步才有可能。

  在当下中国的批评领域中,那些在文学史的脉络中以一定的学术规范和学科标准解读文本、辨析潮流,并对作家的创作进行学理性研究的“专家批评”占据了很大份额。兴起于1990年代初期的“专家批评”是当时的批评家们试图通过对自己的“学者”身份和“学理性”的强调摆脱意识形态纠缠的重要策略,有着突出的反抗或逃逸体制的内在企图,是一种“去体制化”的、具有相当重要的历史文化意义的批评实践。但是随着历史语境的变化以及“专家批评”的偏至性发展,这样的意义已近于消失。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大学教育的蓬勃发展以及相应的一套学术评价体系的建立,专家批评近乎反讽地“再体制化”,重新置身于新的体制之中。为了适应体制的“量化”要求,“专家批评”炮制了大量的“以量取胜”的学术垃圾。很多“专家”龟缩于学院,局限于所谓的“学术”视野,根本不去关心也没有能力提出和“介入”时代与文学真正重大的问题,枉担了知识分子的虚名。

  正是本着对批评现状的以上认识,我才越发觉得“介入的批评”难能可贵。实际上,它正是我的批评理想!于我而言,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