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作品 >> 美文 >> 正文

袁炳发:经典原来可以这样读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5月07日09:35 来源:中国文化报 袁炳发

  经典到底应该怎样读?这个问题在从前似乎不存在,因为经典高不可攀的属性,让大众避而远之,是个小众的灵修活动。直到进入二十一世纪,国人对这个问题接触得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自然从行动上给出的结果也就非常丰富了。但是仍然不能建立一个内涵更丰富的名词解释。为什么呢?经典被请下了神坛,突然的过度解释之后,使它走向了另一个迷雾阵,甚至泥潭,变得庸俗化、功利化了,而一旦大众发现经典并不能像“新”解读和诠释的那样尽揽美女、官运、财富的时候,经典又成为不能容忍的累赘了。一个事情总在两极之间冲撞奔突,不坏事才叫怪呢。也许就在这个时候,经典到底应该怎样阅读,成为一个时时被追问的问题。

  实际上,在我看来,经典的回归本位应该是个明智的选择。坦率地举例说明,从形式和宗旨上讲,我以为在众多的现代版的经典中,财经作家张建云编著的一套《微国学》可能更接近我所说的本位。我是这样看的。中国的传统哲学从未在原创时期成为一种哲学体系,它总在人们前仆后继的总结中,逐渐丰盈起来。中国的传统哲学从其一诞生就带着鲜明的普世价值。我们看诸子百家,总是能看到政治、经济、道德、伦理、人生问题,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问题,不像西方哲学那样剑走偏锋: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发出这样令人激越而沮丧的叩问。中国的哲学是温柔的、慈悲的,就像一个安详的老人,他向你娓娓道出的是自己的人生经验,让那些敬受教的人们觉得,这个老人有一副热心肠,他是告诉你不要走弯路,让你活得明白一些、愉快一些。通常会是这样的感觉,尤其对于我们现在的普通人,衣食问题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了,灵魂显得不是可以忽略的了,灵魂有时候会跳出来折磨自己,折磨周遭的人际关系,怎么办呢?试一试从物质上无法解决,那么就从精神上入手。要有所依托,我觉得张建云的这套《微国学》就是一碗量和味道上都适中的心灵鸡汤。

  张建云编著的《微国学》一共六本,每一本都关涉一个主题,排下来是:修身、处世、建德、为政、齐家、养心。这六个关键词汇总在一起就是一个人立世之本,或者是人生的准则。这是和传统经典的立意相吻合的、本真的。这六本书每一本只有手掌大小,我想从形式上讲,可能正是他所体现的“微”字。但是国学是厚重的,从春秋战国到清代,浩如烟海。带着疑问翻开这六本小书,真相大白了。原来他所撷取的全都是精华中的精华,经典中的经典。

  张建云的编著宗旨也特别地厚道善意和谦逊,他非常刻意地保持经典的原汁原味。比如,他选了《论语·卫灵公》: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翻译成现代汉语的意思是,孔子说:大家都讨厌的人或事,一定要考察一下才能决定你是否也去讨厌它;大家都喜欢的人和事,一定要考察一下才能决定你是否也去喜欢它。在“评说”一栏内只寥寥数语加以补充:随波逐流看不到真相,人云亦云听不到真话,走在羊群后面吃不到新鲜的草。至此,一个条目就结束了。言简意赅,朴素生动,极大地坚持了经典的本真。在我看来,这是对经典的一种敬重,同时,也是对读者的负责。没有语法词汇方面的炫目诠释,经典的真诚就坦荡地走入了读者的心灵。实际上,经典的端方也不适合华丽的外衣,或者任何包装都将损害经典的面貌和实质。一部《论语》原著一万五千字左右,很多解读的文章洋洋洒洒形成数万甚至数十万大观,不是不行,而是,读者是否能够承受那些强加在经典上的重量呢?我看有点勉为其难。

  经典一度泛滥成灾,被当做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神器,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过度的附会造成的。而恰恰是过度附会,经典才遭到了大众的厌弃,一度处于尴尬境地,逢人遇到和说起经典,竟被当成戏谑的材料。而张建云的这套《微国学》,极彻底地摒弃了附会。我觉得这是正本清源的明智之举。对于今人来说,世事纷繁,却又并非看不懂,想不明白,经典的作用不见得是心灵导师,可能更适合一个重温、一个善意的提醒、一个内心的共鸣。这样说来,张建云的六本掌上《微国学》应该是礼轻情意重的善举,当你疲劳或迷茫的时候,随便从随身的包包里拿出一本来,翻一翻,心中的块垒、郁结就消融了,内心的欢畅跟随血液流淌奔腾,谁说这不是一种正能量呢?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