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作品在线 >> 在线阅读 >> 《知识人的精神事务》 >> 正文

叹息与呐喊

——就两篇小说致余一鸣兄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5月03日15:27 来源:中国作家网 何言宏

  一鸣兄:

  东奔西跑,杂乱忙碌,今天才坐下来给兄写信,想谈谈读了你《剪不断,理还乱》和《把你扁成一张画》等两个短篇小说后的一些感想。平素我们虽常见面,聊天时也都免不了要谈到文学,但却从来不曾就你的创作深入细谈,所以我想以信件的方式更加专门、也许也能更加透彻地好好聊聊。

  这一阵,断断续续地集中阅读了你的好些作品,像其中的《不二》和《我不吃活物的脸》等,它们在《人民文学》和《钟山》这样重要的刊物上发表后很受好评,并且被《中篇小说选刊》和《小说选刊》所分别选载,我当时就曾及时阅读过,这次应该是重读了。对你的作品,我有一个强烈的印象,就是你对我们这个时代有着非常突出的道德敏感与道德忧虑,这也是你创作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兄虽供职于一所著名的中学,但却对社会有深广的介入,生活的历练要远远甚于很多作家,所以其中的道德意识也显得更加真切,这从你的作品中就能看得非常清楚。其实,也正是因为这样,你的作品才不仅在题材上能够极具现场感地书写出建筑、装修和房地产等行业的商界生活,更是能够深入其中,由此切进我们这个时代最为核心的问题。前几天在浙江师大余华研究中心主办的一个主题为“文学与经验”的会议上,我曾提出改革时代中国最为核心的经验就是“金钱与性”。当然,这里的所说的“经验”,并不指的是在某种历史实践之后所认真总结与反思出来的东西,而只是指过程,指的是这些年来我们这个民族的“经历”与“体验”。话虽如此,我的这个说法如果发表出来,还会显得是哗众取宠与危言耸听。不过,如果我们较为认真和深入地思考一下,就会很自然地发现,这些年来我们这个国家和我们这个民族的一个最为巨大的变化,就是“文革”时代的“革命”与“政治”退出了历史,“金钱”跃上了前台,变成了历史的中心,这也就是所谓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民族国家如此,个人与家庭也莫不如此。其实,得出这样的结论,一点都用不着什么费劲的“思考”。时代潮流浩浩荡荡,每一个国民卷入其中,不仅都难逃裹挟,“经历”与“体验”也都是共同的,这也应该是我们非常自然也很共同的感受。至于“性”,说起来可能太过敏感,也太过具体和太过“那个”了,但若扪心自问,在“文革”结束后三十多年来的改革背景上,联系到现实,再联系到自己,我们的“性”以及我们与“性”相关的“经历”与“体验”——比如我们的爱情、我们的婚姻,还有我们的人性深处和我们对世界的有关观察、理解与想像——在我们的精神与生存中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并且占有怎样的地位,应该是非常清楚的。所以我完全有理由说,“金钱与性”,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为核心的经验与问题,而你的小说所努力切入的,正是它们。在你的作品中,我们这个时代金钱与性所引发的道德与伦理问题成了你最基本的关切,也是你写作最为根本的驱动性力量,这在《剪不断,理还乱》和《把你扁成一张画》中,表现得也尤其突出。

  《剪不断,理还乱》所书写的,主要是目前已习见于报端或网络的伦理“乱局”。小说的开局很有意思。大大和小小姐妹俩从小小雇请的私家侦探那里得到了小小丈夫木木的偷情艳照,在小小的一通歇斯底里的怨愤和发作之后,本来我以为故事的线索应该顺序进行,就在小小和木木之间展开,小说的第一部分似乎也已经做足铺垫,搭好了架势,充分交代了小小与木木的婚姻由来以及木木在大大的丈夫“董事长”手下逐步发迹的过程。一种常见的叙述套路是,在“董事长”和大大、小小姐妹俩的情理压力下,辅之以一些必需的劝喻故事,木木终于回心转意、痛改前非,道德乱局从而被摆平。但很意外的是,就在小说的第一部分,玄机与伏笔已然埋下。其一就是那私家侦探在与大大和小小告辞时所说的请她们俩以后多多照顾自己生意话;其二,则是第一部分快要结束时大大所接到的孙叔的电话。读到这两处时,我虽隐约地感觉到在可能的故事主线外也可能会“节外生枝”,多出一些故事来,但却并未多想。一方面,那位私家侦探的话虽然在大大的感觉中不太“中听”,但却完全可能只是不太中听的随口套话而已,我并未以为这是小说所刻意安排的玄机与谶语;另一方面,孙叔的电话虽然给人的感觉是发生了什么不一般的事情,但却无有内容,故事的方向难以确定,说不定它正是要给小小与木木之间的故事增加点特别的内容或者是戏剧性。但从小说的第二部分开始,起初我所以为的故事主线却发生陡转,小小退居其次,大大成了主角,大大与“董事长”的故事变成了作品的主要内容。

  原来孙叔要告诉大大的,却是一个惊天秘密:“董事长”的私生公子都已经快要满月!自此开始,小说的道德意图逐步突现,它并不是要像很多家庭伦理肥皂剧那样地要以叙事去“摆平”某种道德乱局,借以去虚幻地抚慰道德创伤,而是要见证和揭示出我们这个时代相当严峻的道德现实。小说回叙了大大和“董事长”间共同打拼和共克艰危的患难深情,告诉了我们大大对“集团”以至于对“董事长”的巨大意义——“集团的元老都说,没有大大,就没有董事长的今天,没有今天根深叶茂的集团事业”。在“董事长”服刑的三年中,正是靠了大大的撑持,他们的企业才没有垮台,也才奠定了“董事长”出狱后的东山再起。但有一个对大大来说非常隐秘也很严峻的痛苦现实是,她和“董事长”间只有一个女儿一禾,而在“董事长”——以及在包括“集团元老”孙叔等人在内的很多的心目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集团这么大的一份产业将来传在一禾手中,一禾毕竟是女儿,最终都要落入旁姓人之手,不说董事长,我们集团里跟着董事长打天下的这帮老家伙进了棺材也不瞑目啊”。这样一来,在“董事长”和这些元老们的心目中,婚外侧室和私生公子的存在便有了相当充分的道德合法性,甚至是在情理上最易与大大站在一起的女儿一禾,也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义愤。可以说,在“集团的产业”——这个巨大的金钱帝国面前,基本的伦理不堪一击。大大所能做出的,也不过是疯狂的购物和对“董事长”的办公室中一只私藏女包的泄愤。当然,大大在此外还做出了出格的举动,以一次极为低廉的卖淫而对“董事长”实施了报复,但这与“董事长”的行为特别是其行为的后果相比,确实又是难以匹敌和“媲美”的。在强悍的现实面前,大大的选择,确实只能像她的妹妹小小一样,“只有认命”,除了一通情绪性的泄愤,只能止于无奈的叹息。

  当然,《剪不断,理还乱》讲述大大和小小的故事并不只是作道德批判,停止在对金钱伦理的道德指控方面,它还别有深意,揭示出我们这个时代“性”与“性别”中的复杂面相。这篇小说在并不太长的篇幅中写到了好几种不同类型的性关系:一是“董事长”与其私生子之母亲之间的关系。那位女子在为“董事长”生了一个可以继承家业的男孩子后,“董事长已按协议给了她一笔钱出国留学,远走高飞”;二是小小的丈夫、也是一个总经理的木木与小小及其情人之间的关系。在小说的结尾,“小小已对木木做出了让步,一个星期小小占四天那婊子三天”,小小在起初恨之入骨的“那个婊子”、那个丈夫的情人已近乎登堂入室,与其势均力敌、平分秋色;三是大大分别与自己的丈夫“董事长”、那个“金处长”、还有那个嫖客间的性关系。大大与后面二者的间的关系实际上都是饱含屈辱的交易与报复,而她在“董事长”服刑期间,则曾有着不无美好与传统的性的煎熬与坚贞。毫无疑问,在作品所揭示的性的乱局中,传统的性爱道德与性爱伦理已然不再,而是被种种复杂的原因所取代。性,已经不再需要建立在爱情与婚姻的基础上,而是可以因为诸如遗产、交易和报复等原因随意发生,从而,作品也循此对“董事长”和木木们的不无腐朽甚至是封建性的精神与生存提出了批判。

  但是,作品所批判——或者只是不无同情和委婉地批评的,还有大大和小小们。大大和小小的痛苦、屈辱和愤怒,以及她俩在最终的无奈,我们都能很容易读出。除了她们,那两个“协议”中的女人,那个产有一子、“远走高飞”的“董事长”的情人和那个与小小分占木木的女子,她们的处境与她们的心态,我们可能很难去很认真地关注,因属短制,对于她们的故事,作品也未作过多的展开。但是,如果我们将这四位双双为敌的女性放在一起来思考,她们的精神与她们的命运处境却又有着相当共同的方面,这就是她们在性别关系之中所处的弱势地位。面对处于强势的男权,她们很难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和自己真正的尊严。作品的开头的结尾都写到了阳具。在作品的开头,是木木的艳照中那“青筋毕露高昂的男器”;在作品的结尾,则是“董事长”的小公子那有着“嫩芽似的几分茁壮”的“裆间物”。我以为作品这样的构思大有其深意。造成大大和小小们的精神痛苦和作品中伦理乱局的真正罪魁,当然是金钱,但是这象征着强势性男权的阳具,则也是祸根。作品在最后,大大没有勇气也没有权力与能力剪断这祸根,这是不是象征和喻示着形形色色的“富二代”们将会一仍其旧地继续着他们父辈的生存?再联想到作品的题目,在我们的社会与我们的未来,类似于作品中的伦理乱局是不是会难以“剪断”地继续存在甚至是进一步地加深、扩展与恶化?这一切,确实会引起我们的无限深思。

  与《剪不断,理还乱》中在强势性的金钱与男权面前伦理的脆弱不同,在《把你扁成一张画》中,道德不再只会退让与屈服,它所发出的抗议与呐喊取代了前者沉重与无奈的道德叹息。作为道德与良知的象征与体现者,作品中的林浩然在小说的开头,就以其义举和他对抵赖民工工资的一位“暴发户”的朗声断喝确立了自己的道德形象。作品的主要内容,就是林浩然在参与一次书画拍卖会的业务活动中,在目击和见证了水深无比的艺术品交易活动中的坑蒙拐骗的同时,以自己的良知与智慧帮助了一位险些上当的女子。利欲熏心的拍卖商和那些被收买的所谓鉴定专家一起,沆瀣一气,互相勾结,坑骗买家,但却被他所搅局。这篇作品我最欣赏的主要有两点:一是林浩然形象的真切可信。说实话,从作品的开头,我就有点担心林浩然被塑造成一个近乎“高大全”式的人物形象,当我读到他在公共汽车上的行为时,我的担心更加严重了,心想余一鸣莫不是要塑造一个“活雷锋”的形象?但当我看到他在后来明明知道了拍卖中的猫腻,眼看着一位中年买主因为卧底的哄抬而以400万的高价买走了黄宾虹的《柳堤鱼影》时,我方知道他真正的同情。他根本不需要“高大全”得为如此巨富的买主去戳穿其中的真相。也许他和我一样,都会在潜意识中认为,这位买主的金钱也许来得更不干净。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非常独特的方面,就是对巨大的金钱、财富和资本产生了不那么明朗的复杂的想像,林浩然的选择,殊为真实;其二,则是这篇作品的结尾,这应该是这篇小说最为关键的“文眼”和“豹尾”,不仅类乎神来之笔,殊为有力地显示出作品的想象力,拓展和提升了作品的意义空间,而且在轻松自如和精准老到的写实之外,忽然给作品带来了非常强烈的超现实色彩。可以说,如果没有这样的结尾,这篇作品的价值一定很有限,它的出现,真的属于点铁成金,使得小说满篇生辉,回荡着高亢狂野的道德呐喊。金钱使商家不义与无耻,但是在作为一介平民的林浩然这里,它却收买不到丝毫的良知——“做人要讲良心,做了有钱人更应该将良心”,这是林浩然的信条,也是作品所奋力伸张与呐喊出的良知的声音。

  为这封信,这两天我不断地重读这两篇作品,变得对它们越发地喜爱,特别是对《剪不断,理还乱》,它是这几年来我所读到的难得一见的精彩短篇。江苏素来是短篇强省,在当代中国不同的文学史时期,每一代的江苏作家中,都会出现几位短篇大家,并且在全国的范围内引领风骚。我个人以为,即以这两个短篇,其立意,其构思,以及其所充分体现的艺术功力,你的创作非常值得作如上的期待。匆匆忙忙地就说这些,不当之处望多指正!

  听说你正在赶写长篇,不知进展如何?期待着阅读,并祝顺利!

何言宏

二○一○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