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访谈 >> 作家访谈 >> 正文

黎紫书:想成为“没有风格”的作家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4月28日15:24 来源:羊城晚报 陈之淼

文/图 陈之淼

  近日,马来西亚女作家黎紫书携新作《野菩萨》亮相广州方所书店,与读者共同分享自己创作《野菩萨》、《告别的年代》等代表作创作历程的故事。在文学相对寂寞的马来西亚华语文坛,黎紫书是一个异数,其作品在华语文学圈独树一帜,诡谲多变。

  黎紫书的新作《野菩萨》是自长篇小说《告别的年代》后,在大陆出版的第二部作品。该书收录了黎紫书自2001年至2012年间创作的13篇短篇小说作品,贯穿家族、国族的历史,描述大时代环境里个体渺小以及女性对世界感知发生的奇妙变迁。

  素材大于风格

  黎紫书成名较早、作品挺多,按理说十多年来持续的写作实验下,她应该形成了一定的风格,或者说套式。但在活动现场,当有人让黎紫书自己总结创作风格时,她的态度很明确——就是要成为一个没有风格的作家,一如导演李安。

  事实上,不少研究马华文学的学者在谈到黎紫书的写作风格时,都颇不确定,“风格”一词的前面始终缺乏固定而准确的定语。人们提到她的作品时,最多用的词是“潮湿感”、“孤独感”,甚至“霉味”。王德威在评论黎紫书时说:“在百无聊赖的日常生活和奇诡的想象探险间,在愤怒和伤痛间,黎紫书似乎在找寻一种风格,让她得以挥洒。她不畏惧临近创伤深渊,愿意一再尝试探触深渊底部的风险。黎紫书笔锋起落饶有大将之风。她对马来西亚家乡的关怀与批判,对华语写作的实验与坚持,都让我们惊奇她的能量。”

  黎紫书在回应“无风格”论时说:“那种阴郁的、潮湿的调子是很多作家都有的,不能说这种调子是我的风格。打个比方,有些影评人评论,很可惜李安是一个没有自己风格的导演,而王家卫、徐克、吴宇森都可以看出风格。我觉得李安有什么不好呢,这是好的啊!他拍《理智与情感》的时候拍的就像《理智与情感》,他拍《色·戒》的时候就是《色·戒》,拍《卧虎藏龙》的时候就是《卧虎藏龙》,而不是将这些拍成是李安的《卧虎藏龙》或者李安的《色·戒》。我欣赏这种没有风格,这是以素材为大前提的创作和表现,而我要成为的可能就是这样的作家。”

  在创作中,黎紫书所看重的不是语言,而是素材:“我不知道为什么要有风格,我不理解为什么一个作家需要形成自己的风格,尽管我相信每个作家最后都会形成自己的风格,可是我不认为这个事情有多重要。”

  边缘所以纯粹

  马华文学是一种气质独特的混血文学。老一辈的马华文学作家书写的是父辈的奋斗、漂流和挫败,到了黎紫书这一代,这些明显的中国符号已经看不到了,取而代之的是“后移民”的故事与将自己视为当地人的心态。

  黎紫书说:“我们是过了自己那一关的,因为我们这一代的思想跟情感已经跟祖辈不一样了。而在没有天时地利的情况下从事华文创作,其艰难处,本身就已经是创伤的表白。”正因为如此,马华文学在华语文学圈中显得相对边缘,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在那里“如果能出两千本书卖完的话就已经恭喜你了”。因为边缘所以纯粹,“没有市场就没有所谓的迎合市场”。因为一开始就明白不可能成为畅销作家,让黎紫书在创作上保持了更多的独立性。

  有读者说,“寻找”是她创作中最常见的主题,但她究竟在寻找什么呢?黎紫书给出的答案是:“我在意的是写一种人性和人存在的困境。很多时候我觉得是在‘病人’的状态里面,在纸上涂鸦,心理医生会告诉我这些反映了什么。今天做心理医生角色的就是所有的读者,读者每个人的解答是不一样的。”

  有读者认为,黎紫书的小说粤味浓郁,广州的读者很有亲切感。对此,黎紫书认为这得益于“文化相通”。她说,受社会关系约束,“马来语是国语,英语是官方语言,家里说粤语。马来西亚华人所说的汉语有很多助声词,非常粗糙、难听,视觉上也不漂亮。”她表示,自己一直在实践如何将日常口语的粗糙转化为文学性措辞,把“粤语搬进我的小说里面,但是书写的时候我会谨慎地考量,怎么写、加入多少、要用怎样的句子把它加进去还能保留悦耳,或者视觉上的美感。”

  黎紫书还表示,当下的马华文字爱好者的主流,是效仿台湾文学极尽华丽的书面语。因此,她的写作并不能代表马华文学主流风格。在她看来,一个作家的语言风格不该刻意被国族意识所约束,小说的语言应尽可能呈现出每一个写作者特有的“语言记忆力”。

  【简介】

  黎紫书本名林宝玲,1971年生于马来西亚怡保市。她成名很早,1995年摘得素有马来西亚“文学奥斯卡”之称的花踪文学奖之后,黎紫书先后囊括冰心世界文学奖、联合报文学奖、时报文学奖、香港亚洲周刊中文十大小说等多项荣誉。2012年,凭借长篇小说《告别的年代》入选第四届“红楼梦奖”世界华文小说奖。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