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访谈 >> 资讯 >> 正文

不能简单地说“回到唐朝”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4月26日10:56 来源:解放日报 曹静

  中国人民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王义桅撰写的《海殇? :欧洲文明启示录》一书,日前出版。本书记录了一名学者、外交官的思考,从“美国梦”、“欧洲梦”、一直到“中国梦”,王义桅认为,各国虽“各梦其梦”,但“梦梦与共,天下大同”。

  仅仅把一种文明当作另一文明的参照系是不妥当的

  解放周末:写作这本书之前,您曾经任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又在中国驻欧盟使团任外交官长达三年。是什么激发了您的思考?

  王义桅:我对我的研究对象比较有批判精神,这可能和我学理工科出身有关,也可能和我的个性有关——最起码我不迷信西方。有些人总是以西方为参照物,认为西方有而中国没有是我们落后的原因,因此说要“接轨”、要“融入”等等,我认为是不可取的。包括“李约瑟之问”,我认为某种程度上也是伪问题。

  解放周末:这种中西比较,问题出在哪里?

  王义桅:文明是有其自身逻辑的,这个逻辑要放在整个人类的发展背景下来看。简单地把中西文明进行对比,仅仅把一种文明当作另外一种文明的参照系是不妥当的。

  所以我在书中一再强调,不要简单地进行中西方对比,而是要从西方文明出发,回溯根源,把它还原,思考西方文明具有什么样的特质,在哪些历史时期是适应时代发展潮流、是领先的,又在什么状况下显露出哪些弊端……

  总之,东西方不能直接对比,而需要通过一个共同的体系来参照,那就是人类文明本身的发展,我认为这是一个常识。

  民族复兴不能简单地说“回到唐朝就ok了”

  解放周末:但常识有的时候也未必能达成共识。近代以来,中国落后挨打,备受屈辱,这种感受是非常深刻的,容易导致对西方文明的仰视。

  王义桅:中国当时被西方列强打败,是有必然原因的,那就是“文明的代差”。以中国为代表的大陆型文明的性质是农耕、内向,特点是保守而重继承。而西方为代表的海洋型文明的性质是航海、商业,特点是外向,注重开拓、冒险。海洋型文明国家资源稀缺,因此具有强烈的扩张性,掠夺和侵略就是基于文明代差进行的剩余价值的攫取。

  但是170多年后,“文明的代差”逐渐消失。我认为中国和欧洲目前差不多处在同一起跑线上,我们面临的问题和西方面临的问题很多都是类似的,双方都面临着自身的文明转型问题。这时更要破除西方的神话,开始思考:我们的原生文明中哪些是不适应当时时代发展,但在新一波的发展中是有价值的;海洋文明哪些是当时领先,现在反而出现问题的。

  解放周末:为我们当前的转型、发展提供参考和引导。

  王义桅:是的。我们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是在说“复古”,而是说要转型,既要转型,也要发展,才能成为影响世界的国家。

  我们不能简单地说,回到唐朝就ok了。有人说,历史上中国GDP曾占世界GDP的32%,远高于现在。但其实这有本质不同,不能简单类比。现在的世界是全球化的世界,不是自体系、“自己玩自己的”。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参与度,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都比过去大大增加。

  解放周末:您认为中国该向哪个方向转型?

  王义桅:文明转型的涵义有三:一是从生产方式讲,从农耕文明转向工业(信息)文明;二是从生活方式上讲,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向不同文明间的互融互鉴、和谐发展升级;三是从思维方式上讲,从地域性文明转化为全球性文明。

  “美国梦”强调个人实现,“欧洲梦”更关注社会可持续发展

  解放周末:在这本书中,您讲到了 “欧洲梦”。而之前,人们对“美国梦”似乎更耳熟能详。这两个“梦”的内涵是什么?有何异同?

  王义桅:宗教情怀、个人实现是美国特色的“美国梦”。最初,清教徒相信北美大陆是上帝规划的最后一块福地。他们坚信通过个人的诚实劳动和道德水准的完善,能实现自我的理想主义信念,同时证明上帝的伟大。林肯、马丁路德·金给“美国梦”赋予了平等的色彩——不管是黑人白人,只要踏上那片国土,就都有可能实现自身的价值,穷小子也可以成为亿万富翁。在这样一个多种族的移民国家,“美国梦”能够凝聚人心,塑造国家认同感。

  但在另外一方面,“美国梦”是不可持续的。每个人都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最大化,这是不考虑资源消耗,不考虑环境承载力的,完全是个人主义的。在美国建国初期,资源没有约束的条件下,到处都是处女地,到处都可以开垦、开发,这是没有问题的,但现在能这样吗?

  连美国人自己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美国人杰里米·里夫金写了一本书叫《欧洲梦:21世纪人类发展的新梦想》。他认为,尽管“美国梦”一度是世界所钦羡的理想,如今却因过度关注个人的物质获取而无法适应一个日益风险化、多样化和互相依靠的世界,他提出了相对应的“欧洲梦”。他认为,“美国梦”强调经济增长、个人财富的积累和独立自主。 “欧洲梦”则更加关注可持续发展、生活质量和相互依赖。“美国梦”是融合性的,成功可归因于切断了同旧有文化之间的纽带,在美国大熔炉里成为自由的行动者;相反,“欧洲梦”却基于保存原有文化身份、在多元文化的世界上生存。

  当然,“欧洲梦”不如“美国梦”的吸引力、影响力那么强,加上欧债危机,欧洲的衰弱已经成为一个事实。

  中国不能做“美国梦”,也不能做“欧洲梦”

  解放周末:与“美国梦”、“欧洲梦”相比较,“中国梦”有哪些不同?

  王义桅:“中国梦”是属于中国的,我们不做其他国家的梦。中国不能做“美国梦”,也不能做“欧洲梦”。

  我觉得“中国梦”有三个层次。首先,它是“中国人的梦”(Chinese dream)。其次是民族、国家复兴之梦,也就是China’s dream,“中国的梦”。第三,还有文明层面上的梦,我把它翻译成“Chunghwa dream”(“中华梦”)。

  就第一层含义而言,“人民共享人生出彩机会”,“有尊严、有幸福感地活着”,“中国梦”有点像“美国梦”,但没有宗教意味。不过,只强调这一个层面是不对的,那就是重复了“美国梦”的逻辑。

  事实上“中国梦”并不仅仅于此。《旧制度与大革命》的作者托克维尔曾精辟地分析过大国与小国的不同。他极具洞见地指出,小国的目标是国民自由、富足、幸福地生活,而大国则命定要创造伟大和永恒,同时承担责任与痛苦。因此,中国的定位就不能像一些小国一样,中国人追求的“中国梦”、中国追求的软实力,必须结合自身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再看时代发展的需要,纵向和横向相结合。第三个层面上的“中华梦”,甚至超越了国家,要求确立中华文明自身的核心价值观,这体现了文明的自信、文明的自觉,还有文明的担当。

  解放周末:所以说,“中国梦”不仅是个人的、也是国家的、民族的、文明的。

  王义桅:“中国梦”不是孤立的,而是特色梦、亚洲梦、世界梦的三位一体——首先,中国成为中国的中国,建设基于自身传统的文明型国家,并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延续社会主义梦想;中国也要成为亚洲的中国,同时让亚洲成为亚洲,但不是去恢复过去的朝贡体系;同时,中国成为世界的中国,这要求中国建成现代文明型国家,并在此过程中展示中华传统价值。

  我们不做“美国梦”,但不是说排斥“美国梦”。我们非但不排斥“美国梦”,也不排斥“欧洲梦”、“印度梦”……中国的成功鼓励其他国家去实现各自的梦想。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梦”也是“世界梦”。因为,为了中国也是为了世界,为了世界才能更好地为了中国。

  (《海殇?:欧洲文明启示录》,世纪文景出版公司出版)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