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访谈 >> 资讯 >> 正文

循着朱自清“背影”感知扬州

——访第三届“朱自清散文奖”中国作家采风团成员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4月25日10:20 来源:扬州网-扬州日报

  扬州网讯 昨天,第三届“朱自清散文奖”中国作家采风团一行10人来扬,在为期三天的采风活动中,他们将赴宝应湖湿地公园和瘦西湖、个园等地采风,还将与扬州的文学爱好者面对面交流。

  代表国内文学创作高水平的一批名家在扬州会聚,他们对散文如何理解?烟花三月的文化扬州带给他们怎样的认知与感动?本报专访采风团成员,倾听他们的感受。

  中国作协副主席、《诗刊》杂志主编高洪波——

  朱自清散文奖:扬州文化新品牌

  来过两次扬州,虽然步履匆匆,但高洪波对扬州仍印象深刻。扬州独特的文化气息,让他不由得细细品味。

  “散文现已成为一种比较兴盛的文学形式,某种意义上来说散文的受众程度已超越了诗歌。”高洪波说,朱自清的散文尤其值得称道,《背影》、《荷塘月色》等都是现代文学史上的名篇佳作。

  高洪波表示,朱自清由扬州走出,如今这座有着近2500年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城市已成功举办了两届“朱自清散文奖”,如果延续下去必将成为扬州新的文化景观,“将朱自清精神延续,这个奖项将成为扬州的一个文化品牌,让朱自清这样的文化符号为更多人感知、认可,这也是我此行最大的目的。”

  除了在散文上颇有造诣外,高洪波在儿童文学创作上也心得颇多。高洪波说,儿童文学作家首先要有童心,第二要有爱心,第三还要有诗心。此外,还需要一点幽默感,将快乐因子灌输进作品中,向孩子们传递健康、阳光与善良。

  《人民文学》杂志主编施战军——

  朱自清散文奖:分量沉甸甸

  此次是施战军作为《人民文学》杂志主编第二次与扬州邂逅,话题自然离不开文学和扬州。

  “朱自清散文奖是目前站在中国文学前沿的机构举办的唯一的散文奖,它没有任何排斥性。获奖人员中既有名家,也有新人,可以说准确反映了当下中国文学发展的脉络。”施战军说,沉甸甸的分量和蓬勃的朝气,已经成为奖项具有囊括力、说服力、代表性的事实明证。

  “莫言为中国的纯文学创作打了气,这是一个国家的文化荣光。”谈起莫言,施战军说,纯文学是非常严肃的创作,包含着家国情怀。无论谁唱衰,纯文学依旧沉稳、低调地运行,它存在的力量非常强劲。

  说起扬州,施战军丝毫不隐瞒内心的羡慕。“这个城市浓淡相宜,太可爱了,行走其中仿佛经历一场时空的转换。每个来此采风的作家对这里的历史、文化、现代发展都有不同感受,无需太多交流,总能心领神会,给人精神寄托,让人心里踏实。”

  湖北省作协副主席刘醒龙——

  阅读让生命更加丰富

  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这些都是刘醒龙身上最明显的标签。尽管在文学创作上早已声名远扬,刘醒龙还是随时保持阅读的习惯。即使在来扬州的火车上,他也不忘随手打开一本书。

  《圣天门口》是刘醒龙六年间三易其稿完成的史诗性长篇小说,被改编成电视剧后引起反响,但也有人反映这部剧有点“太文艺范”。对此,刘醒龙认为,影视作品有自身的规律,改编不代表彻底忠实于原著,“《圣天门口》的文学创作和我的阅历有关,作者无法只通过想象和虚构完成写作,电视剧改编团队的探索精神值得学习。”

  刘醒龙爱读书,在来扬州的火车上看了一本关于青铜器铸造文化的书——《范铸青铜》。“阅读是个积少成多的过程,会让生命更丰富。不阅读或没有阅读习惯,就等于放弃了生命的一部分。”

  烟花三月的扬州让刘醒龙大为赞赏,“不过比美景更具有吸引力的是写作,等从扬州回去后,我就要闭门专心写书了。”

  福建省作协副主席林那北——

  想写关于扬州的历史小说

  “这是我第一次来扬州,风景实在太美了。”虽然第一次来,但是林那北对扬州早已心生向往:“我最喜欢的一首诗就是《春江花月夜》,很想能亲眼看看张若虚笔下故乡‘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盛景。”

  林那北目前是《中篇小说选刊》的社长、主编,已出版长篇小说、小说集等十五部。目前,她正在酝酿一部20万字的长篇小说,暂定名为《剑问》。“讲的是上世纪30年代发生在福州的一段传奇故事。我对历史很感兴趣,也写过不少关于历史的小说。”

  尽管初次来扬州,但林那北与扬州的缘分由来已久。“我曾在一篇描写宋朝的小说中写过扬州,如果有机会,我也很想写一部关于扬州的历史小说。”

  林那北说,每个城市的背后都是历史多年的积淀。“一个有历史的地方,才是一个富有人情味的地方。历史永远是一座城市最有魅力的地方。这次来扬州,我最想去的地方就是宋夹城,想去那儿感知一下扬州的古风。”

  《人民文学》杂志副主编李平——

  愿更多年轻人读散文写散文

  第三次来扬,李平感慨万千。一直关注散文发展的她对朱自清散文奖倍加推崇,而目前国内浓厚的散文创作氛围更让她欣喜不已。

  “1983年第一次来扬州就是因为散文的指引。”李平说,这几年因为朱自清散文奖的原因,与扬州的接触多了起来。看着这个奖项的成长,就如看见中国散文的成长一样。

  “现在散文发展势头非常好,老中青三代作家都在写散文,这必将带来散文新的繁荣与发展。”但李平也指出,一篇好散文一定具备鲜活的时代特征以及贴近现实生活的真实,而这正是现在不少人创作的瓶颈。

  “已经成功举办两届的朱自清散文奖让不少优秀散文作者脱颖而出,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散文的发展。”李平说,如果有更多年轻人加入散文创作,必定能创作出更多视野宽阔、与社会紧密结合的好作品。“这是朱自清散文奖应当进一步推进的——吸引更多年轻人来阅读散文、创作散文。”

  中国作协副主席李存葆——

  散文创作贵在真诚

  眼前的李存葆,乡音未改,和蔼坦率,饱含激情,寥寥数语就能感受到他的热情与率性。“我爱我的家乡山东,我的很多创作灵感都来源于对它的记忆。”李存葆毫不掩饰对故土的热爱。

  即便进行散文创作,李存葆也都会搜集大量资料,查阅各类书籍。“我搞不明白的事从来不写。”李存葆笑着说,一篇好的文学作品,能让读者有所收获,发人深思;反之,则会误导读者,适得其反。所以,每一位作者肩头都应该有担当。

  近年来,李存葆改变了创作风格,走上了文化大散文的写作之路,“人性生态”和“自然生态”是他两大创作母题,其作品《鲸殇》等作品相继获奖,并在中国文坛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散文不仅是茶余饭后的奢侈品,散文贵在真诚。”李存葆说,我们的散文应该更贴近中国人生活,也应更关注人类面临的生存危机与种种困境。散文里应该有情感的浓度,哲学的深度,以及作家的正义和良知。

 

  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

  亲历地震,心怀感恩书大爱

  “扬州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绿意盎然,底蕴深厚,人杰地灵。”刚到扬州,关仁山便不禁被绿色所吸引。

  在业界,人们称关仁山为地震题材创作“专业户”,因为亲身从地震废墟里脱险,又愿意揭开伤疤,将这段经历创作成文学作品的人不多,因此由其创作的《重生——汶川大地震三周年祭》、《唐山绝恋》等作品备受关注。

  “我十二三岁时经历了唐山大地震。灾难时,我们曾接受过八方支援,现在,哪里有困难,唐山人就应该伸出援手。”关仁山说,汶川地震时,自己亲赴汶川,20多天写成了30万字的《感天动地——从唐山到汶川》,向人们讲述关于“生、死、爱”的真实故事。听闻芦山地震后,关仁山同样以各种方式给予震区支持和帮助。

  “文学创作应关注当下。”关仁山建议,文学创作者应该坚持“打深井”,用思想穿透时代,透过浮华找寻精神,写出历史真相,写出更多震撼人心的佳作。

  湖南省作协专职副主席王跃文——

  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作家

  “千家有女先教曲,十里栽花算种田。”透过落地窗远望,王跃文喃喃自语,难怪自古文人墨客独爱这方千古之地。

  对于被冠以“中国官场小说第一人”的头衔,王跃文说:“我创作过乡村题材、历史题材等多种类型的作品,目的很简单——因为快乐,所以写作;因为喜爱,所以坚守。”

  很多文学爱好者向王跃文“取经”,他总会以自己为例。“尽管文学来自生活,但未必都有真实原型;平日除了阅读经典作品外,还要庞杂无类地读书。”

  对于网络创作前景,王跃文认为,网络发表没有门槛和编辑过程,这种自由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文学作品更有创意,促进诞生新的文学潮流;另一种就是良莠不齐。

  “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作家。”王跃文说,近年来,中国的写作队伍史上空前,每年出版的文学作品在数千部以上,当然,文学精品一定需要较长时间的积淀。

  天津市作协副主席肖克凡——

  扬州对文化的重视令人尊敬

  “时隔五年,烟花三月我又下扬州了。”五年未见,肖克凡说,“扬州城市更现代化了,高楼林立,交通也非常便捷,不变的还是这股文化气息。”

  《山楂树之恋》打动无数观众的心,作为这部电影的编剧,肖克凡坦言,他最想呈现给观众的是那个年代人们纯真的思想感情。“不管处在哪个年龄段,都会被片中的纯爱所感动。”

  对于文学创作,肖克凡也有自己的见解:“文学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虽然不会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但它会对世道人心产生影响。”首次参与“朱自清散文奖”中国作家采风团活动,肖克凡对此十分感兴趣:“不是所有城市都有力量举办这样的文学活动,扬州是座历史文化厚重的城市,扬州人对文化艺术给予高度重视,值得称道且令人尊敬。”

  肖克凡介绍,目前他正在创作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七七事变”以前发生在天津的爱国故事。

  《人民文学》杂志副主编邱华栋——

  文学应关注新闻结束的地方

  面对采访,邱华栋格外亲切与自然,这都缘于他多年前的工作经历。“我也曾经是一名记者,亲自奔跑在新闻的第一线,因此对于这个行业有着深刻的了解。”

  邱华栋说,新闻也让他开阔了眼界:“新闻的结束就是文学的出发,早上奔跑于现场,晚上就酝酿着如何把事件变成文学的东西。”

  正因为有过当记者的经历,在全身心投入文学创作后,邱华栋提出了“让作家承担记者的功能”。他说,很多新闻刚发生的时候,人们需要的是直观、深入、准确的报道,以便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但新闻事件背后往往有很多能引发人思考的东西,甚至能让人了解一段历史,了解一个群体。

  “这就是新闻的延伸,这也是作家进行创作的契机。”邱华栋介绍,“从某个角度来看,新闻和文学的关系其实很近。文学应该关注新闻结束的地方,去思考和呈现新闻事件所不能包含的人性之复杂性。” 文斌/图

  王鹏 赵天 孔茜/文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