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作品 >> 杂文 >> 正文

宋志坚:父权主义不是孝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4月25日09:45 来源:北京日报 宋志坚

  在唐代大儒韩愈所立的儒家道统中,舜和禹都是儒家源头的重要人物。而孔子的一句“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却将他们置于一个尴尬的境地。

  如果仅从个人恩怨而论,舜与禹的关系相当微妙。舜是推举禹继鲧治水,使其施展自己的才华并最后将帝位禅让于禹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说,他对禹有知遇之恩;舜是“殛鲧于羽山以死”的人,鲧是禹的父亲,从这个意义上说,他又是禹的杀父仇人。从《史记·夏本纪》所记之情节看,无论是舜还是禹,都未曾因个人恩怨而产生冲突,他们考虑的是如何治水。鲧之所以被舜“殛”于“羽山以死”,乃是因为“治水无状”;舜之所以“举鲧子禹”,也是为了“续鲧之业”。禹要“续鲧之业”而不“治水无状”,就不能再走鲧的老路,改“湮”为“导”。于是便与日后孔子所说的“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直接发生了冲突。

  按照“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的儒家信条,禹不能改“湮”为“导”,鲧原先怎么治,禹也得怎么治,即使要改“湮”为“导”,也得过了“三年”再说,否则就是不孝。因袭鲧的老谱,一味地靠“湮”治水,虽能获“孝”之名,“治水”只能适得其反。洪水滔天,下民其忧,你能耽搁得起“三年”吗?舜也一样面临着这个难题。他是以“孝”著称的,按照“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的儒家信条,就不该支持或听任禹改“湮”为“导”,甚至根本就不该“举鲧子禹”去“续鲧之业”。孟子曾经设想,如果舜的父亲瞽瞍杀了人,被皋陶抓了起来,舜会放弃帝位而私下背着父亲逃走,到寥无人迹的海边去享受天伦之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怎么能让禹去做自己不想做的有违孝道的事呢!

  当然,这只是一个潜在的难题。因为大禹治水之时,孔子还远远没有出世。在儒家的道统中,孔子还得排在成汤与文武周公之后。孔子那句对后世有极大影响的“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的名言,也还远远没有影子。将禹(也隐含着舜)置于这个潜在的难题之中的,是鲁迅的历史小说《理水》。你听那位白须白发的大员,在责成禹收回改“湮”为“导”之“成命”时的慷慨陈词:“湮是老大人的成法。‘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老大人升天还不到三年。”一起发难的不仅是白须白发的大员,还有花须花发的,小白脸的,胖而流着油汗的,胖而不流油汗的,等等等等。其实,与其说鲁迅将舜与禹置于一个潜在的难题之前,倒不如说鲁迅给孔子的“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以致命的一击,这一击就击在儒家道统的源头上。

  早在五四时期,鲁迅就评说过孔子此言。那时,鲁迅是从进化论的角度立论的,批判的是父权主义。他说:“只要思想未遭锢蔽的人,谁也喜欢子女比自己更强,更健康,更聪明高尚,——更幸福;就是超越了自己,超越了过去。超越便须改变,所以子孙对于祖先的事,应该改变,‘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当然是曲说,是退婴的病根。假使古代的单细胞动物,也遵着这教训,那便永远不敢分裂繁复,世界上再也不会有人类了。”这话出自《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写于《理水》发表前16年,可见在这个问题上,鲁迅是“一以贯之”的。即使现在去读,似也无可挑剔。

  孝是人类美德,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这并不等于依附于一个“孝”字的种种观念,包括父为子纲,包括父权主义,一概都是人类美德或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于一个“孝”字,孔子有过不少经典的论述,例如:子游问孝时,孔子说的“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就说得相当精辟。然而,即使“圣人”说的话也未必句句都是金玉良言,“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就不值得推崇。如今孔子走红,当年《新青年》诸公对孔子的批判——其实主要是批包括“父为子纲”在内的“三纲主义”——正在受到某种“清算”。然而,“清算”之时,最好不要一概而论,不要以为孔子以及儒家的孝道都是传统美德,也不要以为当年对于儒家孝道的批判都是对于传统美德的否定。父权主义不是孝。鲁迅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暂且不说,就是鲁迅小说《理水》之中舜与禹的潜在难题,也是“清算”者难以跨越的一道坎。倘若只是来一个翻烧饼,甚至重新搬出“铲伦常”与“禽兽行”之类的恶谥,那毕竟是缺乏说服力的。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