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访谈 >> 艺术家访谈 >> 正文

没有茶杯,怎么盛水?

——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石小梅评说“春风上巳天”北大演出季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4月24日09:46 来源:中国文化报 刘 茜

 

 

 

 

 

 

 

 

 

 

 

 

 

昆曲《白罗衫》剧照,石小梅饰徐继祖(右一)。昆曲《白罗衫》剧照,石小梅饰徐继祖(右一)。

 

 

 

 

 

 

 

 

 

 

 

 

    石小梅,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文华表演奖、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传承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文化部“长期潜心昆曲艺术成绩卓著的艺术家”称号获得者。1967年毕业于江苏省戏剧学校。原工旦,后师承沈传芷、周传瑛、俞振飞,工小生。

    主要代表作品:折子戏《牡丹亭·拾画叫画》、《桃花扇·题画》、《西楼记·玩笺错梦》、《西楼记·拆书》、《玉簪记·琴挑》、《玉簪记·秋江》、《牧羊记·望乡》、《浣纱记·寄子》等。全本《白罗衫》、《桃花扇》,精华版《牡丹亭》,《宫祭》等。

 

    4月19日至21日,春风和煦,莺吟燕舞。“春风上巳天”——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2013北大演出季,让首都观众尽情领略了传统、规范、典雅的南昆风度。本次演出季由传统文化机构如是山房、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以下简称省昆)、石小梅昆曲工作室联合主办,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石小梅、赵坚联袂梅花奖得主李鸿良、孔爱萍等省昆中青年三代演员粉墨登场,演出了昆曲传统经典大戏《白罗衫》、《桃花扇》以及一台特色折子戏专场。

    与现今戏曲舞台演出动辄求大、求新、求绚丽不同,“春风上巳天”演出季的三台演出,采用传统的一桌两椅形式,将舞台最大程度地交给演员,使演员能最大程度地展现传统戏剧古典之美。如何让昆曲观照当代人的生活现实和审美情趣,同时又尊重传统、不失典雅,这是石小梅深思的话题。日前,她接受了记者采访并结合“春风上巳天”演出,对昆曲表演的真谛、昆曲在当下文化消费时代的艺术走向、艺术传承等话题发表了观点。

    全本《白罗衫》、《桃花扇》:坚守传统“一桌两椅”的表演样式

    石小梅首先回顾了《白罗衫》、《桃花扇》的创排过程。《白罗衫》整理改编自明代无名氏所著《罗衫记》。现存《罗衫记》是一有头无尾的残本,昆剧舞台上仅有零星折子戏留存。石小梅所演《白罗衫·看状》为昆曲大师周传瑛亲授。此版《白罗衫》是20多年前,著名昆曲编剧张弘以《看状》一折为中心,向两头延展,最终形成了《井遇》、《庵会》、《看状》、《诘父》共四折的完整戏剧结构。孔尚任《桃花扇》文辞精妙,在文学史上有极高的地位,然而它在昆曲舞台上并无折子戏传世。石小梅曾请教其故,南京大学吴白匋教授说:“造成《桃花扇》绝响的原因,可能与剧情触犯清王朝的忌讳有关。”张弘、石小梅多年前先是编排整理了《桃花扇·题画》,当时人们误以为这是一折“骨子老戏”,石小梅还凭借《题画》获得第五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这之后,全本《桃花扇》应运而生。

    记者问:“在多数剧种都极力追求大的布景、绚丽的灯光,以吸引观众到剧场看戏的大环境下,省昆这两台大戏为何选择坚守传统的表演样式来京演出?”

    石小梅回答:“这两台戏的定位和风格都相当传统,舞台呈现就是一桌两椅,没有什么布景、灯光来帮助演员完成这个戏。具体来讲,对表演艺术而言,演员是最重要的,演员唱念做打的重要性远胜灯光、布景。”

    介绍本次两台大戏的看点时,石小梅说:“全本《桃花扇》是个庞大的作品,这一版中,只有9个演员,担纲3个小时的大戏,有的演员甚至要扮演多个角色。我们要相信观众有自己的评判能力。有的人也许更注重一些外包装,但也有一些观众喜欢实实在在内里的表演。《桃花扇》这台戏去年3月曾到美国演出,美国观众也接受了一桌两椅的演出形式。《白罗衫》剧情张力比较大,很受观众欢迎,是省昆有史以来演出最多的剧目之一,仅我自己个人演出就达100场以上。”

    记者接着问:“昆曲发展一定要有所创新,其中有什么样的尺度可以把握?”

    石小梅说:“如果不把过多的钱花在灯光、背景上面,而把钱省下来培训年轻演员,戏可能会更好看。我们应该引导观众怎么去欣赏,而不是单纯地去迎合他们。梅兰芳《贵妃醉酒》为什么百看不厌,因为它没有哗众取宠,观众要看的是艺术。我是倾向传统的,传统学得越多,就越能知道怎样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 石小梅还形象地打了个比喻:“传统是个茶杯,没有这个茶杯你怎么盛水?”她反复强调:“千万别小瞧传统,‘新’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不知道‘老’的好在哪里、不好在哪儿,那怎么会知道如何创新?”

    石小梅还谈到了对这两台剧目的期待:“《白罗衫》已经全本传了下去。而省昆自从排了《1699·桃花扇》之后,暂时停了本版《桃花扇》。近年来刚刚恢复演出,如果效果好,也要传承下去。因为本版《桃花扇》没有太多舞台布景,一桌两椅不需要大卡车来回搬运,只要把它固定下来,就能传承下去。”

    被观众誉为“冷峻小生”:演员的创造力很关键

    石小梅是昆曲界唯一一位同时拜昆曲名家沈传芷、周传瑛、俞振飞为师的人,她戏路很宽,能演巾生、娃娃生、冠生等;个人风格极其鲜明;唱腔声茂情酣、绚丽多姿。石小梅说,可能是悲剧人物演得较多,所以给大家留下“冷”的印象。出于对观众的尊重,她接受了这个评价。但“冷”并不是她刻意追求的风格。“对我来说,只知道演好、演活剧中人,演出‘这一个’人物、‘每一个’人物。”石小梅认为好的表演,“必须从人物出发,拿捏好表演的分寸感。”

    记者问:“能否结合具体剧目,说说塑造人物的心得?”

    石小梅说:“要细心琢磨角色。比如《白罗衫》中徐继祖的戏份很重。这个戏不是简单地完成一个故事,更重要的是对人物心理层次的揭示。从表演上说,这个过程经历囊括了娃娃生、巾生、小官生三种行当,在给予演员考验的同时,也提供了很大的发挥空间。最初,徐继祖年纪很轻,带着率真和热情,尽管是风流倜傥的巾生,却带着一点娃娃生的味道。后来身份起了变化,他进京赶考高中,当了八府巡按,这时就要表现出小官生的官架子。这个人物才会比较丰满。当然并不是每个角色都需要这样来演。演侯方域就不需要有娃娃生的味道,他与香君一见面,就是风流、潇洒、飘逸的巾生。演员要对上自己的路,知道自己适合哪几种行当,这对演员创造角色特别重要。”

    记者问:“别人形容您是冷峻小生、气韵小生,您对演员创造力怎么看?”

    石小梅说:“我从没有想过要形成自己的风格,只是经过长期的舞台实践以后,用我的理解、我的悟性形成了我自己。我所有的表演都有节奏处理,不是随随便便的,即使很平稳地唱,也要想清楚为什么要平稳地唱。会动脑筋是做一个好演员的基本要素。嗓子好的话,就在唱上面动脑子;嗓子差一点,就在表演上动脑子。”

    昆曲人才培养之难:三年出不了一个好演员

    石小梅不仅是优秀的昆曲表演艺术家,还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她先后收钱振荣、施夏明为徒,培养传承人。

    记者问:“昆曲传承的关键在哪里?”

    石小梅说:“昆曲的美是依附在具体的剧目和行当上的。把剧目一代一代往下传,昆曲的美也就传承了。重点是要有对昆曲认真负责的好老师和热爱昆曲的学生,才能使艺术的传承之路走得扎实,不至于走样。”

    记者又问:“有没有令人忧虑的地方?”

    石小梅说:“以前南京大学老校长匡亚明曾说,三年出一个状元,但是三年出不了一个好演员。你想我们八年科班,最终会有多少学员从中走出来,走出来、拔尖的毕竟是少数。”

    她接着说:“我的生活是无忧虑的,但是年轻人生活上的窘迫带来他们在事业上的茫然。我可以教给你怎么演戏,可在生活上我没办法让他们充满信心,那又怎么会去专心学戏?人才的流失应该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昆曲发扬、壮大:不只是政府,还是演员的事情

    石小梅认为“应该有人为昆曲的宣传、发扬、壮大尽一点心力,这不只是政府的事情,还是演员等从业者的事情。”她从省昆退休后,就成立了自己的昆曲工作室,完全由民间资本支持运作。

    她向记者简单介绍了石小梅昆曲工作室的情况。工作室成立于2011年,旨在以绵薄之力,着力于昆曲剧目的整理与挖掘,以舞台表演为本体,继承与彰显前辈大师们一以贯之的昆曲内涵及遗韵,展呈我们这一代对昆曲的感觉、感悟。自成立以来,工作室出版发行了《石小梅从艺五十周年唱段精选》个人专辑、复排《桃花扇》并赴美演出、策划并参与组织了《梅下歈声——石小梅个人专辑发行签售专场演出》、《秣陵重到》等系列演出。与省昆合作,联袂制作了昆曲折子戏《红楼梦》系列之《别父》、《胡判》、《弄权》、《识锁》、《读曲》,并将继续完成后续新《红楼梦》折子戏的创作。

    当记者问起“工作室下一步的工作计划”时,石小梅高兴地说:“现在工作室的运营出现了一环套一环的局面。比如本版《桃花扇》演到美国,现在又来北京演出,还收到了香港方面(香港戏剧节)的邀请。演员把戏演好是关键,这样才对得起自己、对得起观众。”

    在采访即将结束之时,石小梅进一步补充了她对昆曲继承发展的看法:“树高千丈,终有其根。好的折子戏都应该保留,折子戏的精华都应该被借鉴与延伸,这种借鉴、延伸,就是昆曲之发展。至于经验,我想说的是,传统折子戏基本功越好、越熟悉折子戏的路数,对排新戏便越有利。”

    她说:“我们就是这样一路走过来的。目的是以传统、以演员的表演来吸引观众。对舞台艺术而言,演员的实力是最重要的。我们坚持这样做,也是想鼓励年轻的一代一定要用功,坚持昆曲传统,没有近路可抄。勤勤恳恳、埋头耕耘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我们仍要坚守下来,坚持就有前景。”

 

    “春风上巳天”演出方简介

 

    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位于六朝古都南京,在昆曲界具有鲜明的南昆风格。剧院坚持对昆曲传统的挖掘、保护和传承,致力于古典名著的整理改编系列工程,将继承传统、保护国粹作为剧院的首要任务。本次“春风上巳天”演出季,演出阵容强大,除了石小梅、赵坚两位老艺术家联袂梅花奖得主李鸿良、孔爱萍主演两台全本大戏《白罗衫》、《桃花扇》外,钱振荣、徐云秀、龚隐雷、顾预……剧院正值演艺盛年的国家一级演员悉数登场,在折子戏专场中演出拿手剧目《西厢记·佳期》、《跃鲤记·芦林》、《烂柯山·痴梦》、《牡丹亭·幽媾》。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