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作品 >> 杂文 >> 正文

向付和:告别山路十八弯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4月22日09:25 来源:人民日报 向付和

  老爹老娘打来电话,说家乡修通了公路;小侄QQ留言,说今后回家再不用走山路十八弯了。我欣喜异常,急切踏上归程,回乡验证这个众口相传的神话。

  故乡坐落在湘西泸溪、沅陵、辰溪三县的边界,有溪有河,叫小溪河,属辰溪县船溪乡管辖。因一脚踏三县,又天高皇帝远,曾被称作“三不管”地带,交通条件十分落后。由于村落三面环山,一面又受沅水阻隔,通往本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就只能走一条20来里的崎岖山路。山路蜿蜒狭窄,其中有一处特别崎岖险要,高悬山腰,且大弯套着小弯,人称“十八湾”,令过往者却步。因此,村中客居在外的人多有种种借口,一年难得回乡几次,即便要回,也必得穿上薄底快鞋,换上短衣打扮,做好远征跋涉的准备。于是,修通一条连接山外的公路,便一直就是村里世世代代孜孜以求的梦想和奢望!

  在外求学工作已20余年,因种种原因每年也没有回乡几次,今天,我特地换上运动装束,坚持轻装上路,疾步快行在新修的穿越山间通往家乡的宽阔平坦的水泥路上,心儿像长了翅膀。及至跃上昔日七弯八拐的九曲十八弯的坳口,看一条笔直的大道化繁为简另辟蹊径顺着山坡直插下一坳口,把个九曲十八弯山路一下甩进了历史的回收站,多年来对这山道弯弯的复杂情感便又一起涌上心头,令思绪也山路十八弯了。

  想起湖北歌手李琼在一首歌里把山路十八弯唱得是异常的动情与缠绵,可咱这山路十八弯弯出的却是村人的痛楚与心酸!记得孩提时代,那还是人民公社时期,咱村里人多田少,又连年干旱,全村人均每月只能分到5斤口粮,且还只能持续大半年,每到春荒时节,便只能靠吃返销粮度日了,而那返销粮就必须由大人们肩挑背驮步行往返去20里外的公社粮站背回,且背回来的还不一定都是大米,往往还要搭售一包玉米高粱或是红薯杂粮,不过总比饿着肚子要强。于是我便和一些光屁股小伙伴早早地就去那后山的坳口守望,巴望着山路十八弯的那头坳口能有自家大人的身影出现。然而,这山路十八弯是两头一眼能看得见,等到对上面却还要大半天。因此,当那久盼的身影终于在山对面出现后,需要忍受的依然是饥饿难耐和望眼欲穿。

  到了后来我去乡中学上学,经常往返要走的还是这山路十八弯。不过,我自有妙招去排遣那穿越山湾险道之苦。我双手握成开汽车状,顺着弯道不时左右转动“方向盘”,嘴里再模拟出汽车发动机轰鸣的突突声一路小跑往前冲,居然很快就走出了山湾,并充分体验了驾车疾驰的乐趣,同时也因此让我想入非非,落下了什么时候能驾车穿越十八弯的心病。

  其实有这梦想和心病的远不止我一个,村人要求修通去往乡政府公路的呼声是一浪高过一浪,每次见我回乡都要拉着我诉说衷肠,说有关部门已深入实地勘测了几次,可都因山路偏远资金无法落实而搁置。遗憾的是,我在外刨食,也是人微言轻,许多事情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及至去年2月,一封署名为小溪河村全体村民的求路信在怀化红网贴出,引起了县委领导的高度重视,新上任的县委书记亲自带领四家班子和相关部门深入咱村现场办公,当场作出了修通公路的决定,于是短短不到10个月时间,一条近10公里的山区公路通达通畅工程实现全面竣工。

  说起这段修路的故事,村里人都难以掩饰内心的喜悦,老娘在电话里更是眉飞色舞,说通车那天咱村里比过年还热闹,村人杀猪宰牛燃放鞭炮以庆贺,并搭起高台表演了传统地方戏曲《辰河高腔》,把政府帮咱修路的段子都搬上了舞台进行表演,我也甚感欣慰。

  我完全理解乡亲们的欢欣鼓舞与热情执着。试想,一个做了千百年的美梦,今朝终于梦想成真,能不叫人欢呼雀跃吗?况且,这条路拓开的不仅仅只是空间上的障碍,有了这条路,村里每年100多万斤西瓜、柑桔等优质水果就不会因转运不及时而腐烂,父兄叔伯也不用再肩挑背驮长途跋涉去贩卖山货了,所以,这条路拓出的是咱村人走向富裕的快车道啊。此情此景,让人难免诗情涌动,我努力搜寻道旁,我想应该立一块大大的功德碑:群山苍苍,沅水泱泱;筑路情怀,山高水长……

  正这么沉吟着,一声汽笛把我从意念中唤醒。小侄开来一辆小车在我身边戛然停住。我钻进小车,脑中残留的记忆的片段依然驱之不散。看窗外十八弯山路游蛇一般往后飞蹿,一种异样的情愫又袭上心来。我知道,今后再也不会有人去走那山路十八弯了,倏然间,感觉往日曾望而却步的“十八弯”的身姿竟然婀娜曼妙起来,令人萌生出许多不舍和流连。难怪李琼在歌声里会唱得那么荡气回肠,大概人都是喜欢怀旧的,许多事物在淡出历史舞台之后总会幻化成一些色彩斑斓的意象,于蓦然回首间拨动人们思念的心弦。不过,思念归思念,我已乘上疾驰的小车,风一样向前飞奔……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