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作品 >> 杂文 >> 正文

阮直:絮叨出的“励志”有用吗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4月19日17:11 来源:中国作家网 阮 直

 

 

 

  别看中国人不喜欢读书,但喜欢写书,写书是成功人士的重要佐证之一,传统的人生成功信条有“三立”之说,“立言”虽说是“小三”,但有斯文、儒雅的光环罩着,“立言”这个“小三”倒有了卓尔不群之效。特别是当人们的道德崇拜情结处于零度低点的当下,“立功”者若无言可立,容易被误读为成功有背景,当官的花了钱。那么,要是有两部大作出版,往那一摆,絮叨絮叨自己成功的经验,就可证明我是能为他人输出心灵絮语的文化人了。为官的就成了学者化的领导,做买卖的就是一代儒商,这可比组织授封的荣誉更给人增辉了。

  中国每年出版的各类图书总数达25万多种,不可否认,这其中真有一批好书,但是不乏为“立言”而张扬自己是成功者的美丽谎言。这些用恕语絮叨出来为别人励志的书最有代表性。

  国人的成功者有一大毛病,就是好为人师,卖煎饼果子的一旦门庭若市,就自恋其当初的打拼精神;夹着尾巴一辈子低三下四才熬到个处长,就觉得是飞黄腾达的人生;能写出几篇编辑不改的文章就以为是知识分子;人生路上甩掉了几个同行者就以为是领头雁,于是其鸣就想为天下报晓,其言不忘为他人励志。

  但考察起来,能起到立志效果的似也不多。还是易中天的见解对:一个人有没有“志”是自己的事情,不是他人“励”出来的。实话实说,对现在的青年人而言,不是励志不励志,而是应该泼点冷水,降降温,减减负,让他们少些成功的梦想,多些健康的成长才是正道。

  连一度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近年来最操心的事儿也不是民本、民生,也愿意帮助别人励志。过去的人讲“立志”,是说自己要树立远大理想,不扫一屋也要扫天下。如今这“立志”变成了“励志”,你要是去书店买一本“立志”的书,连卖书的小妹妹都会说:“先生,你弄错了吧,应该是‘励志’吧。”

  这可不是换了一个字的小事儿,“立志”是自己给自己打气,“励志”则是他人给别人加油。由自己决定该不该干的事情变成了由别人督促着干的事情,是不用立志就能干的事情。一个人的宏远志向怎会匍匐在“立竿见影”的泥土之上呢。

  就像明朝那个“木匠皇帝”朱由校,无论哪个进谏他、“励志”他,让他在国难当头、内忧外患的时候要“祖法尧舜,宪章文武”,可他就是不立志,反倒对木匠活有浓厚的兴趣,整天与斧子、锯子、刨子打交道,只知道制作木器,盖小宫殿,将国家大事抛在脑后,成了名副其实的“木匠皇帝”。虽说人人生而平等,但每个人天生的禀赋还是各有不同,乃至区别很大的。朱由校皇帝大概因为天赋在于动手能力强,所以他的“立志”也就集中体现在了他对于木匠活的喜好上。

  历朝历代为了江山社稷,为皇子皇孙励志的给力程度不亚于“雷霆万钧”,可播下龙种,收获了跳蚤也是常事。那么咱老百姓家里有点儿文化的靠苦口婆心,没什么文化的靠嘚啵嘚啵嘴,哪个家长没为孩子的成长励过志?可哪个杰出的天才是别人励志励出来的?我励志我的女儿要成为画家,光学费就花掉我两头牛,可如今她在纸上还是换不回我一条牛尾巴。

  如今不仅大人为孩子励志,专家、学者、作家们都开始为天下的人励志,好像这世上就没了“胸怀大志”者,有志的就剩下为别人励志的了。屡屡高居畅销书排行榜前列的都是励志的书,据调查,广州购书中心励志书多达1300多个品种。家长以为孩子读了这些励志的书从此就有“鸿鹄之志”了,错过了这些励志的书,就都是屋檐下的“小家雀”了。

  别说那些不懂事的孩子,就说那些为别人写励志的“文化人”吧,他如果还有点智慧就不会干为别人写励志书的扯淡事。写励志书,编励志格言、警句,拍励志电视剧的那些人连自己都找不着立志的方向,还能为人家励志吗?易中天对励志的评价是“我对励志和培优深恶痛绝,这是摧残人性”。

  我们的文化价值观中励志的含量从古至今都是超标的,从家长到师长,从领导到学者,稍稍混出个人模狗样的就喜欢为别人励志了。总是操心别人不成材,可你真的稍稍崭露头角,保准就是他出来掐尖了。就是当初为你励志的亲人、师长也怕你的志向是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当初的励志也变成了当下的拖后腿。所以,那些被白领、小资、小清新一族视为心灵家园的文字虽说还不是灵魂的鸦片,但它至少也算是精神的烟草,弥漫到了每一个青少年的阅读空间。

  某出版社编辑认为:“国内图书市场每年都有假书,规模或大或小。其实只要励志意义做到了,能给人一种生活的启发,故事的真假就不用追究了,这个世上不能缺少谎言。”此观点在出版圈内有一定的代表性。从表面上看是对“励志”的肯定,实际上则是伪造人性与生命的真实,这种极端可怕的观点付诸行动之后就是完全歪曲了生活的真相。如果虚假能引领人生,救赎苦难,那咱们读书人就天天扯淡吧。如今的人哪个不是被欲望摧残得都近乎狂热?我认识一个收废品的小子,连他都想做一条街上的老大。估计也是中了“励志”那些豪言壮语的奸计了。要我说,为了人的幸福指数着想,倒是该为人的欲望减压、放气,套用马斯洛的一句话:励志学永远不会产生奇迹,真正让一个人改变的是对自我的觉察!为什么最不用别人操心的事儿总有人为他人操心呢?怪了!(阮  直)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