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访谈 >> 资讯 >> 正文

杜光辉:文学是严肃的精神传承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4月18日10:09 来源:新华网海南频道

 

4月17日,作家杜光辉接受新华网专访。新华网海南频道喻涛 摄4月17日,作家杜光辉接受新华网专访。新华网海南频道喻涛 摄
杜光辉:文学是严肃的精神传承 新华网海南频道喻涛 摄杜光辉:文学是严肃的精神传承 新华网海南频道喻涛 摄

  新华网海南频道4月17日电(许颖) 他既是一个刚毅血性的军人,也是一个温儒尔雅的作家;他的小说磅礴大气,淳朴深刻,既剖析了善与恶,真情和利益的冲突,令人深省;同时又肯定和赞美生态精神,试图以此激发读者的生态意识。他就是海南作家杜光辉,海南作协副主席,中国当代小说家之一。

  记者:中国文坛上的“乡土文学”承传经典精神血脉,可在城市化步步紧逼中,农村陷落,农民精神逃离,“三农”作品越来越少,请问我们该如何守护“乡土文学”?

  杜光辉:人,是离不开土地的,我们的土地默默地养活一辈又一辈的人,就像那一群最淳朴可爱的农民。所谓城里人,他们的上一代,上上一代其实也是从农村里走出来的。我们不是非得用一条清晰且疏远的界限来区分城里人和农村人。只是在日益文明化的城市中,都市文化的形成,影响了人们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此时这种观念和文化肯定就会和农村文化有着明显的区别。假若说“乡村文化”是憨厚忠诚的老汉,那么“城市文明”就是机灵敏捷的新生儿。我们都不能否定任何一方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只是城市化的脚步越来越快,而且在逐渐地吞噬着农村的土地,农村文化举步维艰。想要解决这个问题,保护“乡土文学”和“乡土文化”,我们只能呼吁大家保护生态文明,尊敬大自然,还给属于农民的绿色家园。经济决定上层建筑和文化,只有让农民在脚下的那片土地解决温饱,快乐的生存下去,我相信,“乡土文学”总会回到蓬勃发展那一天。

  记者:曾经有个导演接受采访时曾说过遭遇“剧本荒”,许多作家把创作当赚钱手段,剧本的产量高了,可质量糙了,请问您对这些浮躁、一味追求功利的作者们有什么建议?

  杜光辉:我觉得现在的整个市场都很浮躁。文化浮躁,不能把这罪名一味怪罪到作家身上。物价上涨的那么厉害,而稿费跟不上速度,作家也是人,也要养家糊口,这时候他们把创作当作养家手段,我们不能去批评他们什么。那你看那些演员不浮躁吗?拍一集戏份动辄开价几十万;而那些导演呢?拍商业片圈钱,圈个上千万的就拍屁股走人,你说他们浮躁不浮躁?那我们这些作者辛辛苦苦写几年书,才赚了那么一点微薄的血汗钱,都比不上明星大腕们露一个脸,他们有什么资格批评作家们浮躁?就像我的《大车帮》,前后辛苦写了差不多20年。如果拍成连续剧,要60多集,如果每一集要给演员们几十万,那创作几十年的稿费都比不上一个明星露几个镜头的零头,那我心里多少有一点不平衡,我想这也不为过。

  记者:网络文学的阅读群体和影响正逐渐扩大,甚至一些网络作家年收入百万,千万。而对比传统作家靠低稿费勉强糊口,我想问:这样的现象下,传统文学家们是否愿意正视承认文笔不精,良莠不齐的网络文学的地位?网络作者不再是“写手”而是“作者”?

  杜光辉:作家,作者。这是个严肃,认真的名词。一般作家被刊登上杂志,报刊的作品,无不是经过编辑的一审,二审,三审,终审,才被刊登出来。这是编辑和刊物对读者,对文学的责任心,同时也是作者对读者们的尊重。一个好的作者,一部好的作品,必须要有其对精神和思想的引导价值,还应当有对民族和社会的责任。这样,才够资格成为作者。而网络文学,缺乏严格的把关,更多的只是追求阅读快感,精神自我满足的一种臆想状态,这样的小说,少了积累和沉淀,很难对人民的思考起什么正面的,向上的引导作用。当然,在我阅读过的网络小说之中,还是有一些是很优秀的作品,我们不能全然否定网络文学这个新生产物,无论如何,网络带来了文学创作的多元化,这是应当鼓励和支持的。

  记者:数字时代,免费便宜深入每个网民的心中,一个作者花几个月时间或者更长时间写的书,在网上下载只需几十秒,作家如何面对电子时代的盗版、侵权?

  杜光辉:对于这个问题,我也很无奈,现在的作者不仅要面对出版社的隐瞒印刷数量,还要面对网络数不胜数的猖獗盗版,这一定程度上伤害了作家创作的热情和对文学的信心,可关于这方面,国家也没有什么明确的法律可以保护我们的权益,作家就像一个弱势群体,力量有限,时刻面临着现实与理想的冲突和矛盾。

  背景资料:

  杜光辉,男,汉族,文学创作一级,现在中文系任教,担任琼州学院当代文学创作研究所长。上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文学创作,1983年发表处女作。迄今累计发表各类文学作品550余万字。已出版(发表)长篇小说《西部车帮》等3部,散文集《浪迹巴山》,发表中篇小说《哦,我的可可西里》等共40余部,短篇小说35部。曾获《中篇小说选刊》2000-2002年“优秀中篇小说奖”、“上海长中篇优秀作品大奖”、“全国首届环境文学优秀作品奖”、“辽宁省期刊优秀作品奖”、“全国铁路文学奖”“海南双年文学奖”等各类文学奖23次;1991年出席全国青年作家会议。19部作品被《新华文摘》、《中篇小说选刊》、《小说月报》、《报告文学选刊》、《新华月报》、《小说选刊》转载。20多部作品被选编作品集;15部作品被文学评论者和各类新闻媒体进行过评论,在读者中较大的影响。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