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作品 >> 杂文 >> 正文

柳萌:让死神惧怕的父爱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4月17日13:16 来源:人民日报 柳 萌

  翻开中外古今文学名著,赞颂母爱的篇章比比皆是。可是谁能想过或知道,父爱有时也会如此强大,竟然能把女儿从死亡线上拉回来。我认识的作家朋友汪浙成,就是有这样力量的父亲,硬是在与病魔的抗争中,把女儿汪泉的生命夺了回来。

  汪浙成、温小钰作家伉俪,是我在内蒙古结识的朋友。当时,浙成在《草原》杂志当编辑,小钰在内蒙古大学教书,我在《乌兰察布日报》工作,虽说相隔两地难得见面,只要有机会出差,我们总要互相拜望。我中学时代的朋友翟胜健、李沛然,跟浙成、小钰是北大校友,他们先后支边到内蒙古。有了这层关系我们的友谊越发亲密。后来我们先后调回内地,浙成夫妇在杭州我在北京,这么多年始终未断联系。小钰几年前因病去世,浙成跟女儿相依为命,日子过得还算平静安逸。

  有次中国传媒大学友人张善明,给我来电话说:“大汪来过北京,你知道吗?”善明原是浙成在《草原》的同事,中戏毕业后支援边疆到内蒙古,20多年前调回北京在传媒大学任教,每次浙成从杭州来北京,我们这些内蒙古“乡友”,都会相约一起聚会畅谈。这次浙成来京竟然未告诉我。我正在纳闷时,善明对我说:“大汪这次来,是给女儿治病。”这时我才知道浙成女儿汪泉,一位年轻的出版社编辑,当时患上了严重的白血病。事后我责怪汪浙成:“怎么不告诉我呢?我总还可以给你搭把手吧?”他说:“你年轻时受的苦比我多,后来又照顾重病妻子,好容易晚年消停了,我怎么能让你操心呢。我怕麻烦朋友们,就谁也未告诉。”他替朋友们着想,却把困难扛到自己肩上。抢救汪泉的过程中,医院曾两次报病危,医生和家人都婉言相劝,看是不是放弃继续治疗,因为这种病花钱多难治好,最后很可能人财两空。就在汪泉住院期间,他们也亲眼见到,有的病友先后离世,家人却为此负债累累。可是,汪浙成想到妻子去世后,女儿汪泉成了他唯一的亲人,如果万一再失去汪泉……他总是恳求医生,哪怕有一线希望在,挽救女儿的生命绝不要放弃。

  作为父亲的汪浙成,愿望是好的,可是有两个棘手问题如同鸿沟,他不得不真实面对:一个是寻找移植干细胞的捐献者,一个是筹措一笔相当数额的医疗费。靠固定工资和微薄稿费维生的作家,汪浙成的积蓄本来就无几,即使砸锅卖铁也凑不够这笔钱,朋友中也都是穷“秀才”,让他往哪里找几十万元钱呢?另一个问题就更让他为难了,干细胞得从患者亲人中移植,而汪泉并非他的亲生,是1970年1月11日天寒地冻的清晨,汪浙成夫妇去医院看病,见到被人遗弃的小生命,躺在医院长廊椅子上哭叫,两人动了恻隐之心,一商量就收养了她,至今还瞒着女儿汪泉。此时在茫茫的人海中,去哪里寻找她的亲人呢?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一时陷入艰难境遇。

  汪浙成苦思冥想,依稀记得,抱养女儿时她穿的内衣,是用一块邮包布做成,衣领上有“阳泉幸福街92号贾”的字样,说明遗弃汪泉的人应该在此地。想起这个情节,汪浙成异常兴奋,即刻便给山西省公安厅长写了封求助信,恳请公安机关协助寻找汪泉的亲人。他把挽救女儿生命的希望寄托于此。阳泉公安机关经过细致查找,都没有找到汪泉亲人的线索,汪浙成的希望完全落了空。在近乎绝望之时,北京道培医院通过台湾“慈济会”在海峡对岸,给汪泉找到了干细胞捐献者,更巧的是捐献者各项指标,都与汪泉需要指标相吻合,这让汪浙成心中重新燃起希望之火。谁知正要准备移植干细胞时,台湾“慈济会”告诉北京道培医院,捐献者跟他们突然失去了联系,不知是不是反悔了不愿再捐献,这让汪浙成再次陷入茫然的苦恼之中。唉,真是好事多磨呵。过了几天捐献者又找到“慈济会”,这是一位台湾的普通母亲,其间因独生子不幸遇车祸,被巨大悲痛击倒而卧床,当从悲痛中挣扎出来以后,她首先想到的是:不能让大陆的父母失去孩子。她强忍着失子之痛捐献干细胞,给了汪泉一次重生的机会。汪浙成暂时获得了宽慰。

  可是,移植造血干细胞,得花一大笔钱,汪浙成去哪里找呢?万般无奈情况下他想到,自己的小说《土壤》手稿,如果能拍卖些钱就可救女儿。《土壤》是他和亡妻共同创作的,是他们爱情的结晶和象征,每个字都记录着他们的艰辛。这部作品获得全国中篇小说奖,让汪浙成、温小钰夫妇一举成名。只要有一点办法谁愿意出此下策。想到妻子“照顾好女儿”的临终嘱托,想到女儿正濒临死亡线上,汪浙成再也顾不得这些了,立刻通过网络发布消息拍卖书稿。汪浙成家乡浙江奉化一位企业家,从网上得知情况立即伸出援手,以及汪浙成所在单位浙江作家协会,汪泉所在单位浙江大学出版社,温小钰的单位内蒙古大学的学生们,都极力劝阻汪浙成拍卖《土壤》手稿,他们合力为汪泉筹措了这笔救命钱。

  汪泉垂危的生命,在父爱的感召下,在众人的帮助下,经过一段时间治疗,终于起死回生。

  我2012年去杭州的时候,汪浙成来看望我,几年不见的老朋友,明显地疲惫和衰老许多,而那善良和顽强的品性,在他那明亮的眸子里却依然闪光。当问起汪泉的近况时,汪浙成欣慰地告诉我:“经过这场重病磨难,汪泉好像一下子长大了,原来是生活上我照顾她,现在是她给我做饭洗衣。”汪泉跟他说:“今后,不管别人怎么说,你两次救了我这条小命,还默默地照顾了我这么多年,你永远是我的老爸!”汪浙成还告诉我:“汪泉这会儿知道关心别人了,她知道你患癌症后,就说,‘我吃的铁皮枫斗颗粒不错,你快给柳伯伯寄去。’”汪浙成原以为养女汪泉知道自己的身世以后,会经受不住沉重的突然打击,不曾想反而让她更懂事了,因此,这父女俩比过去更知彼此疼爱。

  那天,汪浙成从我下榻地方离开时,望着他渐渐远去的背影,身材还是那么魁梧高大,脚步还是那么坚实有力,只是头发稀疏花白了许多。不禁对这位小我两岁的老弟,心生莫名的怜爱之心,唉,这人生是多么难测呵,老了老了让他经历一场险些失女之惊。这时,看着他背上的背包,在他宽厚的肩膀上晃悠悠,俨然小时候的汪泉,不就是这样年复一年地背大的吗?

  如今,女儿汪泉大了,父亲汪浙成老了。相信经历过这场大难,这父女俩会相扶相助,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走得更安稳、更快乐。我真诚地祝福他们。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