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访谈 >> 文学机构访谈 >> 正文

用文学滋养耕犁人的“独一性”——吉林大学文学院院长徐正考访谈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4月15日09:35 来源:中国作家网 梁玉水
  

  梁玉水:人文素养的提高、人文精神的培育,是当前教育管理机构、高校屡屡探讨的热点话题,您怎么看大学中的文学教育与人文素养之间的关系?

  徐正考:“文学教育与人文素养”是一个非常有现实意义的话题。“充分发挥文学教育的潜能、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当代大学教育的重要理念。我 想我们首先应该厘清“文学教育”以及“人文素养”的内涵,然后才能更清楚地看“文学教育”对“人文素养”的特殊意义。实际说来,“文学教育”既是一个文学 学科命题,也是一个教育学学科命题。作为文学学科命题,它是以“文学对人的价值、意义、功用”为问题中心,对“文学的教育意义”作专题研究,换句话说这是 “文学能否教育”的问题。作为教育学学科命题,它是以“文学作为教育的手段、方法、途径”为思考中心,对“文学教育的规律”作专门探讨,简而言之,就是 “文学如何教育”的问题。这两个问题都是我们今天要着力进行强调并加以深入研究的。“人文素养”这个词的内涵,我觉得应该包含着人的“素质”和“修养”。 “素质”着力在“教”,重在“知识层面”,体现为知识的延展性、丰富性,打破专业化、学科化局限。“修养”立足于“育”,是对“精神要素”的关注,体现为 “精神层面”的价值关怀和理想追求的培育。而“人文素养”的关键在于“人文性”,根本在于“人文精神”。正是在这一点上,文学的人文关怀和人文旨向能够提 高人的人文素养、培育人的人文精神。我觉得美国学者理查德·加纳罗和特尔玛·阿特休勒在《艺术让人成为人》中的一段话很有启示:人文性是一种始终围绕着 “人”这个中心、始终贯穿着对“人”的成长和培养的关切、始终体现着以“人性完善”为内在目的的精神态度。而文学教育、人文教育就要是坚守“人”这个中 心,关注“人”的成长、秉持“人性完善”的目的,使我们这些“并不必然地生而为人便可成为人”的人成为“人”。

  梁玉水:文学教育、人文教育的目标是“人性完善”,是使人成为“人”,这其中就涉及到“我们该怎么理解‘人’”这个问题。

  徐正考:文学教育、人文教育必然涉及到“我们到底该怎么理解‘人’”这一更为复杂的人学问题,这是人文素养问题的人学前提和哲学基础。如何理解 “人”,直接关系到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教育旨向。考察古今中外,不难看出,自由、全面的发展始终是人的发展的目标和理想。在中国古代,就强调 人的培养目标要合“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西方自启蒙运动以来,更是将人的“自由”与“解放”作为一个宏大的人类叙事不断地建构起来,能够 “富有个性地、自由而全面地发展”成为人的生存理想和生活目标。德国哲学家、美学家、诗人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就以古希腊的“完满人性”为人之为人的 范本,试图以审美教育为中介,恢复、实现人的感性和理性的和谐统一。马克思则是在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础上,强调人要在实践中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占有 自己的本质,在人的生产、生活实践中脱离动物性的物种生存活动,从而实现人的自由发展的“超越性”和全面发展的“丰富性”。

  我们今天所谈的文学教育、人文教育就是以这种自由全面的、富有个性的人的教育、培养为目标的。文学在人的自由、全面、个性发展的理想追求中能否 有所历史担当,我觉得,这与文学的本性和功能有关。文学作为人类审美地把握世界的方式,不是通过伦理说教、政治宣讲,不是通过哲学抽象、数理逻辑,而是以 感性的、形象的方式把握历史和现实、融汇感性和理性、诉求价值和理想。文学,尤其是小说、戏剧,它是将人的存在作为一种“处境”本质性地呈现出来,将人生 的意义作为一种“领会”本真性地揭示出来。这就如同米兰·昆德拉说的:小说(文学)“在现象学者们之前就实践了现象学(寻找人类境况的本质)”(《小说的 艺术》)。19世纪德国的浪漫派哲学家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曾把长篇小说看做是他们那个时代的苏格拉底式的对话。恩格斯视狄德罗的《拉摩的侄儿》是辩证法 的杰作。所以,我们能够看到,文学与哲学、科学等在把握现实方面虽然方式不同,但却表达着共同的时代主题,发现着同一个世界的本相和真理。而且,文学在这 些方面甚至“优越于”其他学科。杜夫海纳在谈到哲学与美学的关系时说,“哲学不得不辛辛苦苦才能获得的这个真理,在审美经验中却几乎是直接地被提供了出 来:理念在其中是以感性形式呈现出来的”(《美学与哲学》)。美国学者威廉·巴雷特也曾认为哲学家在思想中把握时代的努力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他们是带着许 多理智的先入之见前来经验,而艺术家就比较容易,毕竟,艺术家就是干这个的——非体验生活不可(《非理性的人》)。

  在文学的阅读、欣赏过程中,读者便能够在文本建立的戏剧情节和张力结构中洞悉和领会生命、生存、生活的本质。文学的理寓于情,文学的情叙于事, 情理交融,读者的欣赏过程也是感性、理性能力自然融汇,知、情、意全面统一的过程。其功能的实现也正如孔子所讲,“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是多方面的、多元的。通过文学的阅读、欣赏,我们作为读者能够获得知识、陶冶情感、滋润心 灵、提升境界,能够丰富感受力、培养洞察力、提高理解力,能够净化精神、涤除异化,求向本真,使得“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吴均 《与朱元思书》),能够使我们获得新的思想维度,能够思考、质疑、批判我们的社会、文明、制度、政治、文化等关乎社会现实和人生的诸种问题。我想这也就是 黑格尔说的审美(文学)具有解放人的性质的意义所在。它不是使人成为某种人,而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求向本己。文学教育就是应该充分发挥文学的这种“教育 人”、“解放人”的潜能。

  梁玉水:那么当前的文学教育是否发挥了这种潜能?陈平原曾谈到,我们应该“反省当今中国以‘积累知识’为主轴的文学教育,呼唤那些压在重床叠屋 的学问底下的‘温情’、‘诗意’与‘想象力’”,并深深感叹大学里的文学教育在“专业”与“趣味”之间苦苦挣扎,始终没能找到正确的位置。您怎么看当前中 国的文学教育。

  徐正考:确如陈平原所说。不只是文学教育,当前的整个人文教育总体来说确实是思想淡出,学问凸显,诗情减少,机心增多,考据与学问多于情性及文 章。我们的文学教育灌输了知识,却没有浇铸出精神,我们传递了信息,却没有锻造出思想。我相信今天的每一个文学教育者普遍感到困惑和忧虑的是,如何促成从 “教育”到“教养”、从“学问”到“学养”的实现。我觉得“养”这个字,恰好体现出了文学教育的价值关怀和特殊意义。“养”,说明了文学教育不是急功近利 的、而是春风化雨的,不是填鸭灌输的、而是熏陶浸染的。这是文学作为教育的方式,是审美教育的方式。

  一所大学不能没有文学,文学是滋养人心的东西,是焕发光彩的东西。对于当前中国的文学教育现状,很多人认为文学教育“缺失”、“边缘化”。客观 上来说,我认为是否能用“缺失”一词值得商榷,但是“边缘化”、“失重化”倒是事实。我们应该看到,现在很多大学都开展了包括文学阅读、品鉴等在内的人文 素质课程教育,从课程设置、课程建设到师资配套上都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文学教育的效果却普遍并不乐观。这种状况归根到底是大时代、大环境所致。德国哲 学家黑格尔曾说,“时代的艰辛”让人们过度地被生活中平庸的琐屑所羁绊,而无暇回应内心中真正崇高而纯粹的精神召唤。倒不是说我们今天的时代是一个多么艰 辛的时代,但是,现代性的推进、市场经济的发展、消费社会的转型无疑给我们的价值观念、道德理想、精神操守以及生存状况都带来了巨大的历史冲击,给人的生 活披上了物质化、世俗化、功利化的外衣,使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之间失去了平衡,造成了当代人的精神危机和一系列心理症候。从教育部门来说,培养社会所需 要的“专业人才”是其首要目标,当然这其中涉及到一系列的资源配置等问题。对受教育者而言,“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才能成为“能够就业的人才”。大学生 们对生存和生活问题的思考、担心、忧虑,也就难免在价值天平上倾斜于世俗功利和物质计较。放眼望去,各个大学的学生每天忙着各种外语考级、各种资格考证, 为自己走向社会、求职成功增添砝码。文学生活是一种需有闲暇的时间、闲适的心境才能有的生活。当代大学生们太忙碌了!且不说非文学专业的学生,即便对于中 文专业的学生而言,文学阅读很大程度上也变成了一种功利性的阅读,要么为了完成作业,要么为了发表论文,文学阅读“异质化”了也就失去了文学阅读的意义, 也就难以实现文学教育的目的。社会的物质现实把校园的文学教育和人文精神逼到了犄角旮旯里。另一方面,当代社会网络文化、新媒体发展迅速,影视文化游戏娱 乐等消费文化盛行,并日益以“显在”的方式占据了文化、休闲的阵地。这也对传统的文学教育形成了冲击。直观欣赏、图像阅读越来越取代了文字识读和阅读想 象,信息的充斥培养了人的猎奇性的“新闻敏感”,却萎缩了富有人性的“文学想象”。要从根本上改变文学教育的边缘化、失重化,让文学以“文学的方式”发挥 和实现教育目的,提升人文素养,建塑人文精神,任重道远。它有赖于社会的发展、教育的方针、文学的状况、人性的需求等多重因素。

  梁玉水:吉林大学文学院有着良好的文学传统和人文传承,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杨振声、冯文炳(废名)、张松如(公木)、汪馥泉、蒋善国等都曾执教于吉林大学,作为文学院的院长,您认为当前应该在哪些方面改善、加强文学教育,推进文学教育的发展?

  徐正考: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改善、加强文学教育,推进文学教育的发展,就像我们谈到的,涉及到很多的层面和因素。我结合我们文学院的历史传统和实际情况,简单地谈几点我对改善和加强文学教育的看法和理解吧。

  第一,最主要的,就是要切实地转变教育理念,要真正地提高文学教育的自觉。转变教育理念从大的方面讲,就是我们的大学教育不仅要培养人才,更要 重视培养“人”。就文学教育而言,我们既要将文学实施为专业教育,更要将文学实施为人文精神、人格性情的培育,并且始终把人文精神的培育放在首位。文学教 育不是知识积累,尤其是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社会,网络的搜索引擎甚至能够帮你找到任何你想要的资料、文献、知识,但是活生生的精神、充满灵气的趣味则需要 文学教育的春风化雨般的滋养。

  第二,要加强文学教育、审美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归结起来主要就是“文学能否教育”、“文学如何教育”、“如何文学教育”这几个问题。对 “文学的教育意义”、“文学教育的规律或者审美教育的规律”的研究还需要再强调、再加强,才能实现理论的自觉和实践的自觉。在这方面,我们以吉林大学“国 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以及我院的“认知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等为依托,开展了一些基础性和应用性并重的研究和探索。

  第三,要整合教育资源,拓宽文学教育的思路。现在我们文学院包含有文学、历史学、教育学和艺术学四大学科门类,涵括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历史学、 世界历史学、考古学、新闻传播学、教育学和戏剧与影视学等一级学科。我们的文学院很大,可以说属于大文学学科吧。这种学科融汇了我们教育的“视界”和教学 的“资源”,使得我们的文学教育能够在传承老一辈文学教育家优良、谨严的教学传统,坚持“鼓励思想个性,保护学术叛逆”的办学理念基础上,得以结合新条 件、新情况做出有益的探索,打破学科禁锢,实现学科交融,为文学教育开拓思路。比如我们2006年以来开设的“文史实验班”,就是坚持“加强基础、淡化专 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教育思路,探索本科阶段低年级通识和基础教育、高年级宽口径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模式,突出基础、能力、精神、素质的全面发 展。其实,今天的大学文学教育,还是有很多可以资源盘活的空间的。大学文学院或中文系基本都有古代文学、现代文学、欧美文学、文艺理论、美学、语言学等专 业课程和教研人员,只要我们真正扬弃那种知识传授型、知识积累型的传统文学教育观,时刻把对学生人文精神成长的关注放在首位,我想大学文学院还是能够为学 生教育、人文教育做好营养全面、味道可口、怡情养性的精神配餐工作的。

  第四,我觉得最实际、最直接、最有效的,就是精心地设置教学科目,切实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文学教育的水平。这就涉及到很多文学教育的实践操作 问题,要从每一个教学环节上做研究、做文章。比如,课程建设方面,要使得教学科目科学化、教学大纲合理化,这是教育内容的设计;课堂建设方面,要使得教学 过程审美化、教学过程魅力化,这是教学实施的设计。文学教育要发挥提升人文素养的潜能,归根到底要通过文学教育本身的审美化实施才能实现。这对我们的师资 建设也提出了一些要求,就像习近平同志说的,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的文学教育实施者如何让自己的课程、课堂有魅力,有吸引力,有感染力,如何在知识传授的 过程中充分发挥、释放课堂的人文精神,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际的问题。文学教育者的魅力教学、感染力教学很重要。

  第五,学生始终是文学教育的主体,文学教育的实现、人文精神的培养不是别人“教”的,而是自己“养”的,因此,要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 性、主动性,鼓励学生自由阅读、自由创造、自由实践、自由思想,耕犁他的“独一性”。多年来,我们始终鼓励、支持、指导学生的社团组织活动,文学院的“紫 焰戏剧社”,《子衿》和《朔风》杂志,都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由文学院支持、学生自己组织的文学院系列学术报告已经办了170场,为学 生精神成长中所关注的问题、所需要的解惑进行讲座和互动;近年来,我们实施“名师班主任”计划,对入学新生开展专业学习教育,为学生的大学学习和精神成长 配备导师;我们也鼓励学生自己组织课外读书小组、鼓励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鼓励学生组织和参加各种文艺汇演、学术辩论等等。活跃的、丰富的 校园文化生活能够反映出一所大学的学生精神风貌,在某种意义上也表征着一所大学的文化精神状况。只有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主动性,校园才会成为 学生的精神家园。

  以上我只是粗略地、不成系统地谈了谈。发挥文学教育的潜能,推进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这是一项长期的建设工作,不仅仅是一项工作,更是一个工程,需要我们的文学教育者长期地从理论上研究,从实践上探索,不断地改善、加强和推进。(梁玉水)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