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舞台 >> 评论 >> 评论 >> 正文

什么才是海派话剧的文化标识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4月12日14:03 来源:中国作家网 余 非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三台剧目赴京演出引热议——

  什么才是海派话剧的文化标识

  继2012年夏北京人艺5台剧目南下上海演出之后,今年3月,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又携《原告证人》《资本·论》《活性炭》3台剧目北上交流。这是 继2004年该中心4台剧目晋京演出以后的又一次集中亮相。自1995年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成立以来,虽然每年都有多部自制剧目晋京演出,累积起来也有近 60次,但多是散兵作战,观众很难有机会去窥探一个剧院的风格特色和艺术追求。此次演出正好提供了这样一个近距离的观摩平台。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总经理杨绍 林表示:“这次演出的3部话剧,都是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近年经过市场检验的作品。就本人的审美趣味论道,以艺术精品标准衡量,不认为是最完美的作品,却是最 用心的作品,基本反映了当下我们对戏剧的理解和追求。”那么,此次命名为“玉兰绽香”主题的演出,会为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海派图景?演出背后的争议又引出了 怎样的创作话题?面对市场与艺术的两难,一系列问题摆到了戏剧人的面前。

  《原告证人》:推理带来的审美偏移

  《原告证人》改编自英国侦探小说家、剧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同名短篇小说。1953年,该剧在伦敦连续上演468场,随即又被搬上百老汇舞台 上演645场,并获得纽约剧评家协会最佳外国戏剧奖。1957年,还被改编成同名电影。此次搬演保留了原作情节精密、悬疑紧张的特色,英式风格原汁原味, 显然创作者在驾驭此类型戏剧上已经轻车熟路。

  该剧从老小姐埃米莉·弗伦奇被谋杀这一事件切入,寻找杀人凶手成为贯穿始终的叙事线索。在情节推进上,剧作对观众观赏期待的掌控准确到位,事件 发展在一次次突转中不断推进。被控杀人的伦纳德一再辩称自己的无辜,正当法庭上辩护律师威尔弗里德爵士为他有力辩护时,他的妻子罗曼却以原告证人的身份指 控他确实实施了谋杀。辩护陷入僵局之际,一个声称是罗曼情敌的女人来到律师事务所,她带来的新“证据”,揭穿了罗曼在法庭上做“伪证”的事实,于是,事态 又向着伦纳德有利的方向发展。结案当天,伦纳德当庭无罪释放,罗曼则将因伪证罪面临法律的惩罚。然而,剧情却在这里来了个大逆转。原来罗曼是在用伪装的方 式替真正凶手——伦纳德“解围”,法庭上、事务所里发生的一切只不过是夫妻二人合作的一出“戏”。正当观众以为他们二人就此远走高飞时,伦纳德的情人突然 出现,付出真爱的罗曼发现自己等来的最终结果是背叛,于绝望之中刺死了伦纳德……

  如此精巧、环环相扣、悬念迭起的故事架构,再配合高度写实的英国老贝里法庭、富有英伦气息的服饰装扮,整场演出可谓吊足了观众的胃口。剧中,我 们可以看到法庭上控辩双方的唇枪舌战,看到善良面具背后的自私虚伪,看到一个完善甚至无懈可击的爱情阴谋,可以说,它包裹了悬疑剧的一切类型叙事要素。然 而,当舞台上一切真相大白之时,除了应证自己推理的得失,惊叹阿加莎的编剧才能外,观众还能留下什么呢?再次走进剧场,他还能有触动心灵的观剧体验吗?

  近些年,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有计划地推出了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系列悬疑推理作品,像《无人生还》《捕鼠器》《空幻之屋》《蛛网》《死亡约会》等剧 目,形成一种演出品牌。这些剧目如电影中的类型片一样,反常规情节、制作精致、表演讲究、洋味儿十足,一方面能够满足部分观众对话剧故事性、可看性的欣赏 诉求,另一方面,能为话剧赢得更多的市场票房保障。对于此类话剧的创作者来说,他们的任务之一就是如何把悬念贯穿全剧,使观众始终处于观赏的亢奋状态,一 同追随剧情解开谜底。当然,除了悬念外,我们也能捕捉到剧作对人性与良知的拷问,如同该剧对人性弱点的揭示一样,但是这些思想上的闪光点却在精巧布局的推 理中不自觉地被掩盖了,而一些表演、场面调度中存在的诸如沉闷、单一的弱点也在紧张的推理中得到了掩盖。悬疑推理剧过于注重心理暗示和细节干扰,使多数观 众的审美发生偏移,更多聚集于寻找答案、谜底的“快感”,产生了欣赏国外电影的错觉。这种“错觉”的产生正是思想深度向推理难度妥协的结果。

  《资本·论》:一场形式迷人的舞台秀

  由喻荣军编剧的话剧《资本·论》是此次展演剧目中争议最大的一部作品。该剧灵感源自马克思的经典政治经济学著作《资本论》,创作内容结合了美国 华尔街金融危机这一世界性事件,力求通过对资本本性、本质、特性的揭示,探讨人与资本的关系,展现资本对当代社会各个方面的渗透与制衡。剧作从“处于产业 链末端”的演员刘炫锐“罢演”风波开始切入。一个满怀戏剧梦想的青年,在对演出剧目不满、制作经费困难等现实问题的刺激下,触发了戏剧与资本共谋的计划, 以打造“戏剧帝国”为梦想,制造出一个虚幻的巨大产业泡沫,最终他的资本梦想不仅毁掉了戏剧,也带来了人性天平的失衡。乍一看,这是一个光鲜而新颖的故 事,题材也极富现实挑战性,然而,由于创作者过于注重对资本本质层面的揭示,急于想阐明当代资本流通和投机的某些规律,造成该剧的人物、情节被既定的理念 捆绑,叙事情节、舞台呈现暧昧而琐碎,灵魂游移。

  剧中,刘炫锐被资本裹挟前行,他把舞台上下所有的人推进了资本的旋涡,被迫让每一个参与者作出选择。异化的人生与膨胀的欲望,本可以使他的形象 更具典型性和深刻性,但剧作却让他承担起诸多额外的主题传达功能,从艺术层面折损了该形象的审美价值。在他的话语系统中,有对政治经济学术语的生动阐释, 有对戏剧艺术现状的牢骚,更有对观众观赏过程的干预,虽然各类信息含量庞大,却简单直白,难觅人物行为转换的内在依据,看不到人物形象的层次感、丰富性、 复杂性。此外,为了突出资本的无所不在和“两面性”,该剧还穿插了形式多样的场面、桥段。比如,用倒牛奶和工人辞职抗议的歌舞场面表现生产过剩、剩余价值 的内涵;以地产大鳄、艺术大师与刘炫锐的“高端”对话,表现资本对文化的侵蚀,调侃当下文化怪现状等。它们分散在剧情的各个节点,烘托出资本操控下的现实 图景,不能不说用心巧妙,但给观者的感觉是,似乎所有的问题都点到了,所有由资本引发的热点话题都得到了宣泄,却又仅仅悬浮于表层,浅尝辄止,缺乏深入反 思的锐度和光芒。

  观看该剧最大的感受就是剧作内容与形式之间的拧巴。导演急于想把各种新的表现手段统统打包压缩在以“资本”为名称的文件夹中,于是,舞台上集合 了音乐剧、肢体剧、集体舞等不同艺术类型,混搭了间离效果、小品元素、即兴戏剧等多种表演样式,杂糅了写实、荒诞、象征等数种艺术风格,并用声光电等科技 元素拼贴出带有“后现代”意味的剧场效果。如此多的元素组合在一起,以走马观花的形式一一呈现,演出效果确实花哨了,观众也开心、惊诧了。可当他们走出剧 场,重新打探剧中的形象脉络和叙事过程时,又能沉淀出多少感喟、思考呢?

  舞台上,演员时而唱歌、时而跳舞、时而朗诵,在不同的演出形式中转换角色,忙于应付各种形式上的“秀”,他们在视听上带来了海派话剧的新潮和时 尚。这种创新性的表演方式本无可厚非,关键看它是否有助于突出舞台的核心——人。现在看来,那些希冀欣赏表演艺术的观众,除了能津津乐道地讨论开场“罢 演”的真假外,剩下的审美感知都散落到了新奇、光鲜的晚会式呈现中,对表演追求、美学风格也难以产生完整、统一的印象。我们理解创作者的良苦用心,也能体 会该题材的现实意义,但是生活总归是生活,艺术不是摆事实、讲道理,而是需要凝练、含蓄,需要有更深的精神内蕴、叙事智慧,更高的审美体悟、原创品质。在 这一方面,该剧还有进一步的提升空间。

  《活性炭》:小剧场流淌出淡淡的温情

  如果说前两部作品求洋求新的话,同样由喻荣军编剧的《活性炭》则属于地地道道的中国式情感表达。已离婚的夫妇董米雪与陈子来暂住在同一屋檐下, 他们身处喧嚣浮躁的都市,内心世界几近被各种物质欲望、冷漠人情所占据。为了不刺激父亲董雄山的病情,他们只能以隐瞒做戏的方式再次走在一起,过着看似和 谐的“家庭生活”。而董雄山并不仅仅是为看病来到上海,更是为了完成深埋内心30多年的夙愿。他与梅映雪虽然都是当年那场浩劫的受害者,但是由于一次错误 地划清界限,是他在最后一刻把梅映雪推进了绝境。这些年来,他的内心没有一刻安宁,始终带着当年的愧疚和悔恨生活。当他有机会带着忏悔见到梅映雪,等待她 的宽容时,梅映雪并没有怨恨,而是用自己的大度和宽容,化解了几十年的伤痛。这里,父辈人对情感的抉择与担当,犹如活性炭一样,涤荡着现实生活中的虚假、 隔膜,感化着年轻人的心灵。最终,董米雪与陈子来彼此反思,重新走到了一起。简单的故事、简单的人物、简单的舞台,却触碰到了每个人脆弱的情感神经,传递 出呼唤真爱、真诚,渴求交流、宽容的温情主题。

  选择小剧场,本身就为剧中情感的流露提供了最合适的空间。真挚自然的舞台表演、诗意温馨的话语言谈、素雅时尚的舞台设计,都为该剧温情主题的展 现增分不少。尤其是许承先、宋忆宁两位演员的精彩表演,把内心激烈的情感无声地收敛在每一个细节动作的演绎中,并以含蓄、细腻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体现 出两位演员对各自角色的精准把握和情感投入。此外,虽然剧情略显老套、台词中不乏说教成分,但该剧体现出海派话剧精致化的追求,它不苛求沉重,也不止于浅 显,而是于平淡中蕴含纠葛、忧伤中潜伏着温馨,犹如一坛陈年美酒,味醇甘美,日久弥香。

  从《留守女士》《OK,股票》到《去年冬天》《活性炭》,以都市生活为表现对象,海派话剧曾开风气之先,并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和优秀剧目。这 类话剧在内容上关注社会热点,注重挖掘都市独特的生存体验;在人物形象上,展现都市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异化的生存图景;在运作上,积极寻求创作与市场的接 轨,将商业化作为自身生存的重要策略。总之,它们为使话剧更好地招揽观众进行了积极探索,但其中暴露出的问题也值得关注。部分剧作家在表现都市时视角单 一,故事情节雷同,内容主题始终围绕情感纠葛、欲望、物质、金钱等,缺少对都市文化个性的开掘,缺乏对人的共通情感的深入发现,呈现出某种模式化、类型 化、庸俗化的倾向。这一切成为都市话剧缺乏精品、经典的重要原因。

  我们期待从海派话剧中看到什么

  这些年,上海在话剧市场化方面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上海话剧艺术中心采取企业化管理,推行制作人负责制、项目聘任制,以及全新的资本分配、人才 管理、激励机制等都在全国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多元化的创作原则、灵活多样的制作方式、不拘一格的演出样式,上海话剧艺术中心逐渐在摸索中确立了自己的 话剧品牌和市场口碑。但是品牌并不意味着文化标识的形成,口碑并不意味着艺术美誉度的确立。从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几次进京演出看,京派、海派、欧美派风格夹 杂,题材内容包罗万象,主流、实验、商业戏剧兼容成为观者最大的印象。此次演出剧目引发的争议也说明,观众对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海派话剧的风格、艺术追求 并没有完整的概念,审美标准也相对散乱。我们可以用多元、新潮、前卫来形容近年来海派话剧的艺术特色,但这种“多元”和“新潮”更多停留在题材的丰富、形 式的驳杂、手法的逐新上,作品优点相似,短板弱点也趋同,缺少相对统一的美学自觉,更难找到醒目的文化标识。

  就目前戏剧的生态环境而言,市场、观众虽然仍是话剧亟待解决的课题,但这显然不能成为规避戏剧创作本真的依据。衡量一个剧院的艺术风格、国际影 响力,需要有深厚的传统积淀和一批经典的保留剧目,更需要文化的气度、精神的气质和风格的底蕴作坚强后盾。剧院如此,一种演剧艺术流派的确立更是如此。在 创造话剧中国学派的道路上,戏剧人还有很多课题需要破解、还要在原创力和表演艺术上狠下苦功。(余  非)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