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小说 >> 作品评论 >> 正文

爱恨交织与精神成长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4月10日09:39 来源:中国作家网 李 壮

  叶弥《亲人》,《作家》2013年第1期

  爱恨交织与精神成长

  叶弥的新作《亲人》显示了作者一贯的风格,即对人物,尤其是女性主人公内心的关注。小说的心理刻画细致入微,在细腻温婉的文字之中暗藏着疾风骤 雨与惊心动魄。叶弥在这个文本中寄托了自己对世界的理解和期待:“世界就是一张纸,轻轻一捅就破了。在破裂的地方她看到了真相,这真相就是爱。”

  小说的基本结构较为清楚,可总结为:爱与恨、宽宥与怨怼的此起彼伏。如果说“爱”是情绪的高峰,“恨”是情绪的低谷,那么整篇故事的叙述都是以 波浪状的节奏前进:某天,何湘看见一个哭着“要妈妈”的小孩,这让她想起自己的母亲,于是煎了一锅石榴汁去看望她。到了母亲修行的寺院,得知母亲已死,心 底的敌意和仇恨又浮了起来。晚上,何湘在小旅馆借酒发泄,这时阴差阳错地遇到了“小二”,两人发生关系。小二试图进入何湘的内心世界,却激起了何湘的愤 怒;但最终,何湘还是被小二的真诚感动,向他倾诉了自己的内心。第二天,何湘取回母亲的骨灰,与母亲和解,自己也变得容光焕发。不久之后,何湘发现自己怀 孕,于是上网搜寻“最亲的人”小二,这时她忽然发现这样的自己很像当年的母亲,这又重新勾起了她心底的怨恨。在送还母亲骨灰的路上,何湘出了车祸,其灵魂 来到了母亲生前修行的寺院,经僧人点化,放弃了恨,走向了爱;最终,何湘被抢救了回来,8个月后,顺利产下了一个婴儿。

  如果说爱与恨的此起彼伏形成了小说的外在结构,那么,对“亲人”的寻找则成为了小说的内部线索。小说开始的时候,何湘是一个与母亲决裂的女孩 子,是一个“不要亲人”的人;当她受到触动探望母亲,发现母亲已死时,变成了“没有亲人”的人;初见小二,何湘对外部世界充满了怀疑与敌意,面对小二的关 心,她报之以愤怒,这时的她是“拒绝亲人”的;当她被小二感动并逐渐向小二敞开内心时,她已经开始“接受亲人”了;当她在网上发布启事、寻找“在这世上最 亲的人”时,她变成了“寻找亲人”的人。在经历了一路的波折风雨之后,何湘完成了精神的蜕变,她发现,只要自己用一颗充满爱的心去面对世界,“亲人”是无 处不在的。对“亲人”的寻找,既是对个体孤独的抚慰,也是对人与世界关系的协调;何湘寻找“亲人”的过程,也是学会爱与宽容的过程,是主体与命运、与世界 和解的过程。

  从某种程度上看,这篇小说可以被理解为成长小说,何湘在内心的冲突以及冲突解决之中完成了一次精神的蜕变。为了能够更好地表现这种内心冲突与精 神成长,小说使用了许多仪式化的场景和意象。例如,白酒总让何湘“想起妈妈和她之间水火不容的关系”,石榴汁则代表着和解;当何湘选择同时喝掉二者,她发 现自己的心潮像海潮一样凶猛。小说最后那场车祸象征着灵魂的死亡与重生,尤其是被救之时,她一只手护住腹内婴儿,另一只手护住亡母骨灰,意味更加深远。作 为对象征性的意象的呼应,叶弥还在文中多次使用带有哲理色彩的语言,如:“错了又何妨?世上所谓正确的事,不过是海市蜃楼”,“你朝另一处想,世界就会豁 然开朗”,“世上确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一种思维不断地得到,一种思维不停地失去”。

  《亲人》的重要内涵之一,就是人对世界的双向发现以及由此产生的双向解读。对与错、爱与恨、宽容与怨怼、得到与失去……对人世的种种,当我们从 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所塑造出的将是完全不同的精神世界。正是这种双重理解的可能,造成了主人公精神世界的矛盾挣扎与不稳定性。这种内心的矛盾,提供了小说 最直接的叙事动力;这种不稳定性,赋予了文本较强的戏剧性。爱与恨的对立,构成了《亲人》的主体;爱与恨的消融,揭示了《亲人》的主题。我们仿佛感觉到作 者期待的眼神以及无声的呼唤——那是对爱的渴望,是对宽宥的赞许,是对一切孤独生命的温暖关怀。(李  壮)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