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综述 >> 资讯 >> 正文

把脉中国民办教育

——长篇报告文学《中国民办教育调查》研讨会综述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4月03日09:34 来源:中国文化报 高 昌

  3月30日,由中国作家杂志社、作家出版社、文艺报社、山东省作协等共同主办的长篇报告文学《中国民办教育调查》研讨会暨新书发布会在京举行。何建明、艾克拜尔·米吉提、张胜友、梁鸿鹰、阎晶明、张陵、胡平、范咏戈、吴义勤、李炳银、白描、李建军、格非、孔庆东、邵燕君、何向阳、石钟山、刘涛等著名作家、评论家四十余人参加了研讨活动。

  由作家出版社近日出版的《中国民办教育调查》记录和反映了我国民办教育波澜壮阔的成长历程,被称为是一部中国民办教育简史。与会专家认为,铁流、徐锦庚两位作者以饱满的创作激情、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通过深入采访,为民办教育呼唤全社会的宽容、关爱、信任和扶持,为中国民办教育持续发展摇旗呐喊。作品全面把握和描述民办教育现状,以战略眼光综合审视,揭示了作为公益性事业的教育与盈利性企业双重身份的激烈矛盾冲突、对民办高校发展的制约与束缚,提示协调好公益性与民办性才是我国民办教育良性发展的关键。这也是作品独到之处。

  何建明说,尽管民办学校跟十几年前的境况大不一样了,但是在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它们的处境、奋斗的历程仍然非常艰难。成功的例子不是太多,失败的、坎坷的、艰难的占大多数。这其中可探索的经验也十分可贵。中国的教育是让我们感到又热爱又头疼又说不完的话题,而文学可以表达我们的爱与恨。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王佐书认为,民办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社会的一个稳定器,还是社会的一个“扶贫机构”。民办学校第一助学,第二助技,第三助业,想方设法帮助学生们就业,最后还是要助贫,相当多的贫困学生在民办学校读书成材。

  著名评论家胡平说,通过民办教育发展的历史,看到国家的进步。民办教育能够出现、发展起来,在过去来讲就像是天方夜谭,所以不管民办教育有多少缺点都是很大的奇迹。从民办教育大发展,我们看到了中国的发展,中国的活力。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孔庆东说,《中国民办教育调查》值得赞赏的是其调查的态度。他对民办教育尤其情有独钟,从民办幼儿园到民办大学,都接触甚多。他认为,利用民办学校自由的机制,能够培养出中国新一代的教育家,也能够培养出新一代的知识精英。

  清华大学教授格非说:“我有一次跟老清华的一位老教授出差时,我问他,你觉得过去的清华大学跟现在的有什么区别?老教授说,清华大学过去有一个工匠的传统。改革开放前所有清华大学的毕业生要毕业的话,必须跟我到车间做出一个东西。不管是什么东西,必须自己亲手做出来。对实际操作技能要懂,要有能力把它实际做出来。而现在的学生除了懂电脑,其他什么都不懂。听了他的话,我就想起过去我们有过八级工匠,做一个好的手艺人有很大的光荣。我觉得中国的民办教育大有可为,最需要的是培养一批有文化有修养,在技术上比较过硬的工匠。有了这样的生产者,中国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制造业的大国。”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邵燕君说:“这些年人们谈论较多的是扩招、高考、学位,但是缺了职业教育和技校这一大块。我们的一些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但是如果搞装修的话就会知道,手艺好的瓦匠、木匠的工钱都很高,都是很好找工作的。可是我们的教育,恰恰缺乏了这一大块,而这一块是不是民办教育偏向的方向?不去追求什么专升本、什么国家精品课,反而你的学生是能干活的。这样的民办教育也许是给我们的教育纠偏的。”

  中国艺术研究院青年学者刘涛认为,《中国民办教育调查》这本书反映出了一些很重要的问题。可以摸清一些底,了解民办教育的创办者、老师、学生的一些基本情况。正是通过民办教育折射出了当前的教育现状,才引起大家这么热烈的关注。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