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访谈 >> 资讯 >> 正文

赖声川谈《如梦之梦》》:想做午夜场,散场看日出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4月02日09:37 来源:京华时报

点击进入下一页

赖声川资料图片。新华社发

点击进入下一页

新华社发

    由赖声川执导的话剧《如梦之梦》在创作近20年后登上了内地的舞台,场景众多、人物纷繁,演出近8小时。近日,赖声川接受采访时说,他有一个愿望,想做一次午夜场,“走出剧场,看日出,那会是很棒的感觉。”

    □谈灵感

    源于旅行中看到的书籍

    赖声川在采访中多次提及,《如梦之梦》不是他的代表作,“这部作品只是我最特别的作品之一。”谈到这部戏的创作灵感,他说是从一次印度旅行中找到的:“有一年,我到印度的菩提迦耶旅行。在那趟旅行中,我随手抓了《西藏生死书》随行,书中的一段文字叙述着一位医学院刚毕业的医生,第一天上班,结果病房中的五个病人一下死了四位,这位医生发现他从前所受的训练完全没有叫他如何面对这一刻。在那个晚上,我脑中交织多年,很多互不相关的故事,千丝万缕地突然在一瞬间被牵在一起。隔天的下午,我就开始把脑中涌现的故事一一地写下来,形成了《如梦之梦》。”

    □谈角色

    不知道更喜欢哪一个

    与很多话剧作品不同,话剧《如梦之梦》没有绝对的主角,医生、五号病人、江红、顾香兰、伯爵,他们每个人都曾是舞台上最主要的角色。谈及最喜欢的角色,赖声川说不知道更喜欢哪个角色,因为这些角色都是故事的主人翁。谈到创作由来,赖声川说早在1990年,他在罗马看一个巴洛克时期的画展,看了一幅鲁本斯的画,题材就是画,画中有几百幅的画,像是一个画作的仓库一样,“当时我在笔记本里写下一句话:‘在一个故事里,有人做了一个梦;在那个梦里,有人说了一个故事。后来这句话就发展成《如梦之梦》,也意味着真正要了解一个人的故事,必须穿过许多其他人的故事,所以这个戏中人物多,故事长,场景多,就是这个原因。”

    □谈困难

    剧院改造才符合要求

    对于一部近20年前的作品,很多观众都很好奇,此次内地演出的版本和之前在台湾、香港演出有没有什么不同。对此,赖声川介绍:“《如梦之梦》从首演至今也有10年多了,每次重新复排剧本修正不多,可能是当初创作时已经是一个非常有机的过程,就像故事有生命一样。”

    赖声川提到这部剧呈现最困难的地方——特殊剧场形式,观众在中间,戏在四周围。一般剧院没有适当的场地可以满足这部剧的需求,所以得改变现有剧院,把舞台改造成观众席,观众人数也会变少,所以这是造成《如梦之梦》演出的巨大障碍,“做一次不容易,每一次演出我都当作最后一次,所以我很珍惜每次《如梦之梦》演出的机会,也很期待。”

    赖声川说他一直有个愿望,做一次午夜场,大约八点入场,看到早上六点,中间吃消夜:“我觉得八小时也就像是一个晚上的睡眠,像是一个晚上的梦,看完,醒来,走出剧场,看日出,看着清晨的都市,从一个遥远的心灵境界直接回归到生活中,我认为那会是一个很棒的感觉。或许以后吧!”

    □相关·制作人可然答疑

    剧中每个重要角色都有两个演员扮演,他们每天的演出角色会互换吗?

    制作人可然:基本不会。除了五号病人和江红的角色,因为扮演五号病人的孙强同时出演伯爵,而在这个过程中,也会有五号病人的戏,所以胡歌要在此时和孙强互换;江红的扮演者也面临同样的问题。除此之外,所有演员角色都是固定的。

    剧中演员有时一天要演出8个小时,请问会有A、B制吗?

    制作人可然:这个戏不会有A、B制,如果演员哪天生病,我们只能选择给观众退票,因为很多角色都是别人无法取代的。比如顾香兰的扮演者,如果换了别的演员,而不是许晴,观众会认为我们是欺骗。

    如果上下本不是一口气看完的观众,是否会对观感产生影响?

    制作人可然:走进剧场,就是一个寻梦的旅程,同样的一个梦,会因为时间、地点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感受。连起来看与分开看都是不同的造梦感受,各有各的奇妙之处。

    《如梦之梦》在演出中,有一些台词非常本土化,是否有意做了修改?

    制作人可然:我们没有为了迎合观众而做任何的改变,但是在排练的过程中,导演会根据演员的特点做出一些调整。

    □观剧提示

    1.坐在莲花池内的观众应尽量早到,迟到的观众会经过舞台走到观众席中,影响该剧的演出。

    2.二楼看台的观众在演出时会存在看不到的死角,观众需要借助多媒体补充无法观看的角落。

    3.剧中有一些看似与剧情无关的场景出现,请留意,这些散落其中的场景将与后面的剧情相互呼应。

    4.莲花池的观众旋转座椅时如果和邻座方向相反,可能会产生碰撞。

    5.演出结束时已经是第二天凌晨,观众需要提前做好出行打算。

    记者杨杨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