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访谈 >> 资讯 >> 正文

舞剧《牡丹亭》何以成功走出去——访主创方鸣、吕玲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4月01日09:28 来源:文艺报 秧 子

  大型舞剧《牡丹亭》由南京军区政治部前线文工团根据汤显祖的同名昆曲名作改编而成。曾作为迎奥运优秀剧目和第十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大戏在国家大剧院、上海大剧院上演,并一举将中国舞蹈“荷花奖”六个金奖中的五个收入囊中,赢得了业内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自2008年推出以来,已在国内演出百余场、观众达十余万人。

  2012年初,舞剧《牡丹亭》成功登陆美国纽约林肯表演艺术中心大卫·寇克剧院,前线文工团则一举成为首个在此上演完整舞剧的中国表演团体。时隔一年,《牡丹亭》作为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品牌项目“中华风韵”系列之一,又一次应邀远赴澳大利亚、新西兰两个国家的四个主要城市进行巡演并获得热烈反响。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文化走出去的大语境下,舞剧《牡丹亭》一再在海外市场取得良好反响说明了什么?又为未来更多舞台作品走出去留下哪些经验和启示呢?舞剧《牡丹亭》的两位主创——音乐总设计方鸣、编导吕玲就此接受了采访。

  一次跨越文化的握手

  问:《牡丹亭》赴澳、新演出之前的心态如何?

  方鸣:其实是既有自信,也有顾虑。说自信,是因为《牡丹亭》已经有过海外演出的成功经验。去年,我们在林肯表演艺术中心连演4场,场场爆满,新闻联播是用“一票难求”来形容演出盛况的。所以说,我们是有底气的。但说没有顾虑也是不可能的,毕竟这次演出面临的困难比在美国要更多,而且我们是纯商演,全部对外售票,没有赠票,票能不能卖出去、能卖多少,都是我们挂心的。

  问:两位在现场感受到的实际演出效果怎么样?

  方鸣:说实话,我们没有想到上座率会这么好,观众反应会这么热烈,可以说是赢得了当地主流社会观众群体的喜爱和好评。奥克兰的首场演出中,不少观众被演出感动得流下眼泪。中场休息的时候,我和导演很高兴地听见很多观众非常激动地在讨论剧情。第二天,当地最大的日报、电视台都报道了我们的演出,用“震撼”、“梦幻般的” 来形容,《先驱报》还配发了两篇评论。后来的几场,经常是提前一个小时剧场前就站满了等候的观众,来观看的当地社会名流和各界人士也越来越多。《牡丹亭》这次一共演出8场,可以说是场场爆满,每场演出结束时,全场观众都起立鼓掌、吹口哨、欢呼,连我们演职人员都被感动得热泪盈眶。其实国内对《牡丹亭》的改编版本有不少,比如“青春版”的昆曲,还有芭蕾舞剧等等,每年在国外演出的中国舞台作品也不少。但舞剧《牡丹亭》的演出在当地的反响之强烈,是近年少有的——这是这次演出的当地承办方亚太文化交流中心和澳新传媒集团的原话。我觉得这次演出与其说是商业行为,不如说是一次跨越文化的握手,而且事实证明,这次握手很成功,很愉快。

  用内在和外在的力量打动观众

  问:《牡丹亭》讲述的是中国古典故事,它与现代西方观众不仅隔着400年的时间,更隔着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那么,舞剧《牡丹亭》是以什么打动了当地观众的?

  吕玲:舞剧《牡丹亭》是以“内在”和“外在”共同达成了东方古典题材与西方现代观众的沟通。首先说“内在”。我认为《牡丹亭》最核心、最内在的东西就是人类共同拥有的美好情感,是美,是爱,是对自由的追求,是真善美的普世价值观。其实西方也好、东方也好,不论哪一类艺术,最重要的是表现人——这个“人”是大写的。在《牡丹亭》里,我们删去了很多旁线,集中力量表现人的命运,表现爱和生命的本质。我始终认为,这部戏的力量和感染力,正是在于它对理想的描写,寄托了人们理想中的爱——这也是很多西方观众感动流泪的原因,因为这种“打动”是从内心深处开始的。这跟汤显祖的原意也是相契合的,不是“存天理而灭人欲”,而是“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在这个过程中,就自然而然地表现出一种深层次的美,这个“美”也是大写的,能够呼唤出所有人心中对善和美的向往,用现在流行的词来说就是“正能量”。我印象特别深,有一位前英国伦敦皇家芭蕾舞团的演员,一边看一边哭,说这是她看过的最美的爱情。这个“美”不仅是舞蹈的美、舞台展现的美,更是内心的美。澳大利亚、新西兰在推广的时候,都说我们的《牡丹亭》是“唯美舞剧”,这也算是对这部剧的一种恰当的定位吧。另一方面,《牡丹亭》也采用了现代主义的表现形式。这不仅仅是说舞蹈语汇和舞蹈形式,更是在整部剧的叙述方式和整体结构上。很多外国观众都说《牡丹亭》很容易就能看懂,这不单单是“通俗易懂”四个字,而是编剧导演运用了现代西方的艺术结构和叙述方式。比如利用舞台空间制造出多维空间结构;比如将杜丽娘死去3年之后的故事浓缩在丽娘灵魂离体的那一瞬间;比如剧情发展中忽然将时间凝固,突出表现一瞬间的人物心理……这些近乎“时空穿越”和极富镜头感的讲述方式,在现代电影中都有应用,外国观众自然而然就理解和接受了。当然另一方面,我们在舞蹈本体上采取了杂糅的方式,编创出既有东方古典意蕴又具备现代特质的舞蹈语汇,从演出效果来看,是利于西方观众接受的。综合这两个方面,我们给《牡丹亭》的定位是新古典主义。

  “走出去”应当回归作品本身

  问:近年来,几乎每年都有不少中国艺术作品走出国门、走向海外,对此是存在不少争议的。比如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谭利华就曾经炮轰许多中国团体远赴海外演出是“花钱买吆喝”,为了营造热烈的效果,大多靠送票和请客来提高上座率,甚至形成了一种“自娱自乐”的恶性模式。对这一点怎么看?

  方鸣:这个现象其实说明,近年来随着中国实力和地位的提高,中国艺术“能不能走出去”已经不是问题,问题是“拿什么走出去”?经过这两年在海外演出市场的探索,我觉得,当然这不一定全面啊,一部舞台艺术的价值就体现在能把观众引进来、还能让观众留下来,这才是真功夫。舞剧《牡丹亭》海外演出都是商演全部对外售票。我们去年在纽约就尝试过,当时《牡丹亭》的票价跟同期上演的经典芭蕾舞剧《胡桃夹子》是同一个价位,在这种情况下,4场演出场场满座。在新西兰和澳大利亚,我们的票价也不比其他演出低,有的甚至还高一点。在悉尼,演出时间是在正常工作日的晚上,还与当地的某大游行撞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但悉尼的首场演出上座率仍达到了98%。这说明只要是作品好,就不怕观众不走进来、不留下来。

  问:你们认为什么样的舞台作品能“走出去”呢?

  方鸣:这几次赴海外演出,我有一个很深刻的感受,就是在世界舞台上“英雄不问出处”。一部中国作品能否被西方主流观众接受、得到舆论评价,一切全凭作品本身论英雄、以上座率高低论成败。这一点我们在纽约演出的时候就深有体会。当时也邀请了一些外国媒体,给他们介绍情况,但是他们说:“我们不听你们说什么,我们就看晚上的演出,我们只根据自己眼睛看到的发稿。”事实证明,他们看过之后发稿的内容比我们介绍的还好、评价还要高。这就说明,只有精品才能立足,真正好的舞台艺术是不怕媒体怎么来评价的。

  吕玲:我觉得,应该返璞归真,回到作品本身。其实这次有一个非常大的遗憾,就是我们演的是“简装版”,很多东西都因为硬件条件达不到而忍痛割舍了。这次演出的舞台视觉效果只能出来50%。但即使是这样,所有观众看完之后都一致称赞说“太美了”。这无疑是对《牡丹亭》在舞剧定位和艺术表达上的一次检验。在当前舞剧(特别是国内舞剧)强调大规模、大制作的浮躁环境下,这次的“简装版”更让我们看到舞剧本体的重要性,看到舞剧本身戏剧情节的重要性,看到了就算没有奢华的布景、没有绚丽的灯光,只要舞剧的情感线索、人物命运和舞蹈本身充分、完整,情节能不停地带动观众跟着主人公命运向前走,就足以撑起一个舞台,就足以打动这些甚至从没读过《牡丹亭》的外国观众。我们了解到,国外的演出环境就是这样的,没有几个国家有像国内那样豪华的大剧院、大舞台,基本都是小型的,特别是历史悠久、上演过无数经典剧目的著名剧院,很多都有百年以上历史,舞台条件往往受限。这就迫使我们的舞剧必须去掉华丽的“包装”,在外在条件衰减之后,一部作品要能站住脚、吸引住观众,就必须靠艺术本体说话,必须拿出“硬货”。这也是我们可以为未来中国舞剧走出去提供的一点经验吧。

  好的艺术应当是全世界共有的

  问:两位能不能就中国舞台作品走出去谈一点建议?

  方鸣:与其说是建议,不如说是我的一点感受。“走出去”实际上是一个中国文化融入世界文化海洋的过程,一方面要认真对待,一方面也必须有文化自信。认真对待就是说,文艺工作必须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取其精华、避其糟粕;在创作上既要有外壳、有载体,更要有内核、有底蕴。比如舞剧,外壳和载体就是舞蹈、音乐、舞美、灯光、服装等等,要是美的、有意味的、有中国元素的、有特色的;内核和底蕴则表现在舞剧的文化内涵上,表现在价值观和一种“风度”上,有时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说要有自信,是因为这几次在世界舞台上的演出经验告诉我们,中华文化、中华艺术不但在世界上有市场,而且其实对于外国观众来说,更具有一种“异文化”的吸引力,只要是好作品,优势是相当明显的。这同时也给中国的文化发展提出了课题,尤其是当前我国文化产品对外输出数量、种类还不多,整体质量参差不齐。对此,一方面需重建中华优秀文化、尤其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一方面还需全方位、长期的提倡和引导。

  吕玲:好的艺术作品应当是全人类共有的。以前很多人觉得东西方艺术是无法沟通的,但其实不然,只要找到一种合适的形式和载体,不仅是可以沟通的,而且是外国观众喜闻乐见的。就如中国舞协秘书长罗斌说的,中国艺术最急于做的,实际上就是为传统文化找到一种现代表述。简单地说,就是要把中国的故事更好地告诉世界,让世界听得懂中国的声音。(秧  子)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