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外国文艺 >> 新闻 >> 正文

关键词:最佳 欧洲 小说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3月29日09:07 来源:文艺报 萧 萍

  刚接到书评邀约,我的脑海里率先蹦出一些题目来,比如:“在这里,读懂欧洲”;或者,“小故事,大历史”;又或者,“文字三棱镜:人与社会”。 自然是一些俗不可耐的标题。不过多少能反映出,《最佳欧洲小说2011》虽只是由一些小说汇辑成的一套小书,却能从中读出大意味来。

  《最佳欧洲小说》(Best European Fiction)系列可以说是美国Dalkey Archive Press出版社的一个壮举。自2010年始,每年一本。出版社约请各语种翻译,将欧洲各国或地区近一两年出版的大量小说(包括短篇小说和长篇节选)译成 英文,再由波斯尼亚裔美国知名小说家亚历山大·黑蒙(Aleksandar Hemon,1964-)从中遴选,基本上一个国家或地区仅选一篇,是为“最佳”。黑蒙坦承,遴选是一项“残酷的工作”。文学创作不是有标准答案的试题, 难以评分。我们在阅读这些“最佳”时,要想着还有更多的“最佳”尚在“深闺”或隐于“深山”,等待我们去觅其芳踪。这套书只是在因地理阻隔和语言障碍而造 成的认知黑暗隧道尽头召唤人前行的一片光亮,让人预知,出了隧道,将能亲见一个广阔的世界,那片神奇的大陆——欧洲。

  我们亟待认识欧洲,或者说重新认识欧洲。工业革命后的欧洲,两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冷战后的欧洲,柏林墙倒塌后的欧洲,苏东剧变后的欧洲,自由 民主后的欧洲,经济危机后的欧洲,性解放后的欧洲,移民潮后的欧洲——当下的欧洲。我们需要刷新“欧洲”这个概念,以及“欧洲文学”的概念。我们脑海里不 再只跳出英法德俄的阵容。不再只是乔伊斯、贝克特、萨特、卡夫卡这些地标名字。读过这套书后,我们将再也不会忘记,黑山、摩尔多瓦、塞浦路斯、拉脱维 亚……也有自己的作家,也有优秀的文学。在那么多分分合合后,这片大陆正在寻求政治和经济上的更强联盟,而其文学表达似乎透露出各国民众的别样心声:既渴 望超越国界,成为更强大的统一体,又更加珍爱自己的历史文化遗产,更加希望彰显自己的个性特点,而不愿湮没于大一统的模糊面目中。

  不能不说,小说是表达这一诉求的绝好媒介。在本书中结集的小说,不仅展现了各个作家独特的风格,也折射出作家所来自的国家或地区的独特历史和文 化背景。这些作品或对当下生活人生百态社会万象有着敏锐的捕捉、细腻的描摹,或通过小人物、小事件而对民族和国家的历史进行深入审思。有的作品有着谐谑的 外表、严肃的内核,有的作品用诗意的语言来传达历史的雷霆。传承与创新,与传统经典的呼应和别出心裁的实验,在这些作品里都有出色的体现。不过让我们聚焦 到“人”,因为小说的核心永远是“人”。是个体的人,在通过各自的呼吸、梦想、回忆、抗争,体验和回应着集体的社会、文化、历史。是个体的人,作为永恒主 题的人之生活与情感,在小说中咏唱,并叩击我们的心扉。面对速朽的独裁统治,是个人想象力的胜出(《铁丝书》),是古老语言赋予现代人的力量(《预 言》);面对纷繁变幻的历史,是巴塞罗那街头流浪汉对梦想的执著(《一分钟:蠢蛋之死》),是纽约秋日里老妇人飘忽的久远回忆(《艾尔莎·库戈的老年健忘 症》),是俄罗斯小村庄里男孩在干草仓木墙上用指甲镌刻的咒语(《邪眼》);面对庸俗、肮脏、残酷的成人世界,是两姐妹羸弱的身影和纯真的情谊(《她的心 脏急性衰竭了》),是小孙子惑然的眼神(《寻鹅记》),是侨居外邦者在文字中不断的追问(《哆是一头鹿》),是最丑的女人俯瞰芸芸看客的淡定(《世上最丑 的女人》);面对诡异的命运和人生,是小丑面具后的真实悲喜(《小丑》),是小女孩苦苦搜寻父亲失踪的线索(《人之空洞》),是摩尔多瓦主妇为肥皂剧里南 美女奴一掬浊泪(《弗洛西亚姨妈》),是拿哲学学位的美容师失手杀人(《擅入》);面对性欲这一亘古难题,是白人少女的青春期宣言(《欲望》),是老鳏夫 的迟暮之曲(《窗户那边,一座暮色朦胧的公园》),是富裕与礼仪之邦中产阶级夫妇的心魔(《管子工》),是格鲁吉亚屌丝男女可笑亦可悲的相遇(《冰箱奇 缘》)……

  当我们在读这些故事,读这样一套书时,我们自然在读作者的才华和灵感,深邃思想或敏锐感触,小说技巧以及文字才能,在读编者的眼光和品位,但不 要忘了我们同时也在读翻译者们的文学修养,包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力,还有不输原作者的文字造诣。黑蒙在本书序言中提到“这个文学项目的幕后英雄”——翻译 家们。是这些不计得失而珍爱文字的优秀译者,包括我们的中译者,使我们阅读这些小说成为可能。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