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电影 >> 资讯 >> 正文
2012中国电影国际影响力全球调研数据发布——
编剧依然是中国电影国际化的软肋
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AICCC)日前在京发布“2012中国电影国际影响力全球调研数据”。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电影文化国际影响力 总体较弱,但是相对于2011年在观影数量、观影意愿等方面都有所提升,说明中国电影文化国际影响力在缓慢增长;中国喜剧类型电影的影响力显著提升,成为 功夫片和动作片之外最受欢迎类型片;排除文化差异、语言障碍等因素的影响,编剧依然是中国电影国际化的软肋。
“中国电影文化的国际传播研究”数据调研是以外国观众为对象的有关中国电影国际影响力的年度数据调研项目,首次举办于2011年。2012年度 数据调研时恰逢中国入世10周年。入世给中国电影产业带来了重大的挑战。然而,几乎所有谈入世的文章都只提到了中国的压力而忽视了中国的机遇,那就是,中 国电影拥有了一个更加开放、宽阔的舞台来展示自己,扩大中国电影的国际影响力。那么,入世10年后,中国电影的国际影响力究竟是什么状况?2012年度的 调研报告就试图以数据为比照,对此进行描述与分析。
喜剧类型电影的
影响力显著提升
本次调研引入网上问卷调研和移动设备调研两种方式,共回收有效问卷1117份,涉及107个国家,除了美国、法国、韩国、日本等国家之外,还涉 及了大量非洲国家和拉丁美洲国家,调研不仅涉及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多种母语的人群,还有越南语、斯瓦希里语、希伯来语、坦米尔语等母语的人群参 与,共涉及近40种语言的人群。通过SPSS专业统计得到数据近10万个。
调研报告显示,2012年,超过50%的受访者表示看过1-10部中国电影,看过20部以上的受访者达到了21%。2012年看过10部以上电 影的比例接近45%。2011年的调研中,只有20%的观众表示看过10部以上的中国电影。由此可见,外国观众看中国电影的数量大大增加。
在电影类型方面,动作片、功夫片一向是中国电影中受欢迎的类型。2011年这两种类型片的得分都在40%左右,2012年这两项的得分达到 50%左右。功夫片和动作片一直在中国电影的出口中占据重要位置,是中国电影中比较成熟的类型。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受到青睐的中国电影类型增加了喜 剧片,这说明近年来,中国电影在喜剧类型上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影响力得到了提升。轻松的、能够反映中国人当下生活的喜剧片不仅得到国内观众的认可,也 受到国外观众的欢迎。
中国电影最需要
改进的因素是电影故事
在对调研数据进行深入研究后,项目组指出,高达51%的受访者认为中国电影最需要改进的因素是电影故事,近50%的受访者认为中国电影故事逻辑 混乱,难以理解。故事是传播信息的有效载体,好故事具有超越国界的作用,能够在思想和文化层面上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展现文化的影响力。排 除文化差异、语言障碍等因素的影响,编剧依然是中国电影国际化的软肋。
在“中国电影需要改进的方面”这个问题中,报告指出,“字幕”成为中国电影难以被理解的重要因素。大部分观众只有通过字幕才能理解故事,但是中 国电影字幕存在许多问题。报告认为,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文化隔阂。汉语蕴含着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在翻译为外语的过程中,一些深层文化内涵很 难被翻译清楚;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中国电影故事传达本身有不小的问题。在发掘和整理传统故事方面,这几年电影界做了可贵的努力。但是,在以现代的观点阐述和 表达传统文化等方面,中国电影还存在明显的不足。如何在保持传统的同时与现代社会主流相适应,这是摆在中国电影人面前的一道难题。
报告同时指出,中国电影音乐是中国电影的重要特征,具有较高的辨识度。中国电影在国际化的过程中,盲目模仿所谓的西方流行音乐,缺乏独立创新精 神。音乐产业不仅仅是影视的周边产业,它对影视产业本身也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中国音乐的创新与中国电影的创新息息相关。此外,调研数据显示,中国电影在很 大程度上影响外国观众对中国的看法。对此,中国电影人不应满足于太极这样古老的哲学符号,而是应当讲述富于哲理的中国故事,创造更多代表中国古典哲学和现 代文明的文化符号。
扩大中国电影
国际影响力的四个对策
根据2012年数据调研结果,报告提出了扩大中国电影国际影响力的四个对策:第一,需要将中国文化的精神和精髓注入电影创作中,立足本土,面向 世界;第二,加强传媒理论研究;第三,中外合拍片应突出中国文化特征,在中国特色与国际视野之间寻找平衡点;第四,应建立以汉语为先导,以电影为工具的中 国文化国际传播策略。
针对这一问题,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黄会林提出,中国电影国际影响力的扩大,不是收购几个院线,或者设置进口障碍 就可以解决的,最重要的是发掘中国文化中先进的部分,并将其传播到全世界。外国观众对中国电影是感兴趣的,中国的独特文化吸引着世界的目光。但是,一味强 调中国文化中古老的、神秘的部分,将会对中国文化影响力的扩大产生不利的影响。创造中国文化中先进的、现代的符号,是我们进行文化输出至关重要的一个环 节。
通过数据比对,黄会林认为,外国观众对中国文化的理解障碍大部分源于中国人自己对中国文化的认知混乱。比如,中国武术的精髓并非击倒对手,而是 蕴含在武术中舍己为人的侠义精神。李小龙曾经作为中国的一个符号走向世界,他身上蕴含的不屈于暴力、追求尊严、行侠仗义的精神曾经成为一种思想资源影响了 世界。直到今天,美国好莱坞、日本、韩国等国家的电影中,还经常能够看到李小龙的影子。中国文化中并非缺乏吸引力,而是缺乏发掘这种吸引力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