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访谈 >> 资讯 >> 正文

不要把抬得太高

——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副教授王晓渔专访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3月26日15:38 来源:羊城晚报 何晶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龙应台的这把野火,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一直烧到了今天,已成燎原之势。无论是大陆,还是台湾,甚至凡是有华人的地方,都能见到野火的影响。二十多年来,野火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共同符号。”这是龙应台代表作《野火集》再版时的内容简介。

  一提起龙应台,人们仍会想起上世纪80年代她那篇掷地有声的文章——《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除了写杂文,这些年来,龙应台的散文集亦受到众多读者欢迎。2010年11月15日,第五届“中国作家富豪榜”发布,龙应台以260万元的版税收入,荣登作家富豪榜第16名。且不说网上随处可见的龙应台语录,甚至,有人开始讨论,为什么她不能拿诺贝尔文学奖。

  龙应台的作品为何经久不衰?她的作品好在哪里?或者存在一个被神话了的龙应台?

  ●《野火集》有态度但欠分析

  羊城晚报:今天我们谈到龙应台,绕不开她早期写的那篇《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有人认为它是上个世纪80年代台湾的一个情绪缩影。

  王晓渔:对,当时我读到这篇文章的时候觉得很过瘾,它说出了我想说的话。说它表达台湾80年代的情绪,这个没问题,但这篇文章在台湾转型中到底有多大作用,不宜高估。在台湾转型最为重要的一二十年,龙应台只在台湾生活了大概三年时间。和很多经历过那个年代的台湾朋友聊天,他们会觉得有点奇怪,你们怎么会把龙应台和《野火集》的作用抬到那么高的位置?这本书在当时的台湾很畅销,但转型的主要动力是社会运动,对于这一维度,内地至今很陌生。

  今天我重读这篇文章,仍然觉得亲切,文章里说到的现象,于今天的大陆而言,非常熟悉。比如文章开头引用包德甫的《苦海余生》,提到他在台湾的一段经验,车子把小孩撞伤了,过路的人很多但没人停下来救助,这就和我们之前的小悦悦事件非常类似。文章还讲到毒食品、开车不按基本交规、往淡水河排垃圾……当时台湾也有歌曲讲到这些,比如杨祖珺的歌《超级倒霉小市民》就唱这些现象。

  羊城晚报:《野火集》给您的阅读感受是什么?

  王晓渔:90年代不仅读龙应台的文章,也读了很多其他作者的杂文,类似的批评读得多,虽然感同身受,但也发现虽是作者不同,但文章过于相似,就是表达一种态度。当然,表达态度也很重要,但读得多了就不太愿意再读。当时报纸杂志上杂文挺流行的,但都是表达态度、观点、立场,基本是表达“对不对”,深入分析“为什么”的文章不太多。只有态度、观点和立场显然是不够的。

  ●“心灵鸡汤”风格类似《读者》

  羊城晚报:1986年龙应台离开台湾去瑞士,其后她写了很多散文。像《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目送》,都很受读者欢迎。

  王晓渔:一开始见到她的文章还是会读一读,但后来有点读不下去了。尤其是母子间的通信,我个人不喜欢读这种,而且也确实没有读到太多新的东西,都是一些人生哲理,像心灵鸡汤一样。

  羊城晚报:2010年,龙应台以260万元的版税荣登中国作家富豪榜16名,为什么这些书如此畅销?是因为心灵鸡汤才流行吗?

  王晓渔:龙应台的散文和《读者》风格很相似,通常是一件或几件小事加上人生哲理。当然,也与她的影响力有关。如果一个人只写心灵鸡汤,大家可能会觉得此人比较低端,但一个人之前写过《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大家就会觉得,原来她除了有金刚怒目的一面,也有柔情百转的一面啊,那会更加对她写的东西感兴趣。

  羊城晚报:有些散文还是不错的,比如《目送》那篇散文我自己挺喜欢。

  王晓渔:直到现在,我都觉得她的文章是适合中学生、大学低年级学生以及非人文专业读者的理想读物。龙应台的基本价值观没有太大问题,其他心灵鸡汤的作者可能会把鸡汤变成成功学、厚黑学,这点龙应台没有。跟其他公众读物比起来,她的东西算是比较理想的读物,但现在把她的位置抬得太高了,变成华人世界的大师,这就夸张了。我看到有人讨论为什么她不能拿诺贝尔文学奖,就有点离谱。当然诺贝尔文学奖也不值得神话,但这种讨论还是比较离谱。

  羊城晚报:她的散文读者很容易接受,其实里边的道理也都比较简单。

  王晓渔:龙应台的文字,读者接受起来非常容易。这种文字风格,表达的基本是正常的价值观。在一个正常的社会,需要这样一批作者,在一个不正常的社会,更加需要这样一批作者,但我们不要把这些作者抬到可怕的高度。

  内地这种书和这种作者相对比较少,尤其缺乏原创的亲子读物,给父母看的书籍未必适合子女,给子女看的书籍未必适合父母,但《目送》适合父母和子女一起阅读。如果中国父母希望让孩子看些本土的读物,龙应台大概是为数不多的作者之一,所以说中学推荐她的读物还是挺好的。国外相当多这样的书,类似《窗边的小豆豆》之类,成人和儿童读了都会很喜欢,不会觉得幼稚,也不会把早熟当做早慧。

  ●文章读来痛快但仍显单薄

  羊城晚报:她的文章很多排比句、反问句,气势很足,似乎感性更大于理性思考。

  王晓渔:《野火集》还是立场大于分析的。比如路上没人扶起小朋友,我们可以谴责,但为什么会这样?如果我们在现场,能保证自己当时会立即去救他吗?如果不分析背后的原因,我们太容易做出道德批判。有人往淡水河扔垃圾的时候,你跟他说要环保,他肯定也知道不该污染环境,即使扔垃圾的人,如果看到媒体报道其他环境污染的事件,可能也会义愤填膺。但他们为什么还要往淡水河扔垃圾?这与是不是“生气”没有太大关系。

  羊城晚报:20多年过去,今天再看《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我的感觉是,现在的中国人很容易生气,尤其有了微博后,情绪特别容易起来,但然后呢?

  王晓渔:《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对“生气”有个界定,不是鼓励民众之间互相生气,而要向公权机构说不,这点值得肯定。问题是这篇文章很容易引向国民性批判。文章开头讲到,生气的对象不是某位人士,“而是台湾1800万懦弱自私的中国人”。我们聊天时也经常说,十三亿中国人如何如何。这又变成素质论,中国人素质有问题,确实可以列举出没有公共精神等等一系列现象,但根源是国民性问题吗?今天内地游客去台湾,发现台湾跟龙应台描述的30年前的台湾,好像是两个世界,如果是国民性的问题,那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改变?她说“1800万懦弱自私的中国人”,但没有说国人为什么会懦弱自私?

  另外,生气到底有没有渠道和空间?文章最后提到:“你现在就去告诉你的公仆立法委员、告诉卫生署、告诉环保局:你受够了,你很生气!”但问题是怎么去告诉?公共平台何在?生气变成了投诉和上访。

  当然,投诉和上访似乎比忍气吞声、逆来顺受多一些捍卫个人权利的精神,但在制度没有变化的情况下,投诉和上访有可能解决个别的问题,但没法阻止问题的不断发生。所以现在再回头看《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就只是情绪,读来觉得痛快,但仍然显得单薄。

  ●历史写作有太多的“悲情叙事”

  羊城晚报:龙应台也写历史,您怎么评价她对历史的叙述?李敖对她有专门批评,说只看到现象,没有看到原因。

  王晓渔:她的历史写作,有着太多的“悲情叙事”,不断放大一些细节,突出悲情的一面。里边很多以小见大的地方,小细节被升华成大事件,比如“每一条航线翻起的白浪,画出的是一个民族的命运;每一个码头的挥别和出发,预言的都是个人的、难以掌握的未来”,这种句子偶尔为之,似乎有历史的沉重感,多了就变成文化苦旅。动辄挥一挥手一个时代的缩影过去了,很容易就变成这种描述。历史本身已经够残酷了,无需放大,无需升华,无需抒情,也足以打动读者。

  羊城晚报:之前龙应台出新书的时候,说自己写的是“文学作品”,不是历史著作。台湾作者张大春写了篇批评文章,说这是“速食史学”,也就不是史学,至于是不是文学,也该问问文学是不是有门槛。

  王晓渔:确实有点尴尬,要么你写跟个人记忆相关的,可以写得很文学,比如齐邦媛的《巨流河》,我很喜欢这部作品。虽然齐邦媛也抒情,但她写得比较节制。龙应台大概意识到别人会批评她太过抒情,所以里边有很多注释。她1952年出生,没法写1949年的经历,所以要通过母亲建立和那个时代的联系。这是有个人经验的内容,但她不满足于这样,当然,如果仅是“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不足以展现那一段历史。

  我个人觉得她不适合写历史类的东西,她似乎是靠文学经验来弥补她的历史感,这是非常不够的,甚至会有偏差。不过,通过她的写作,很多不为内地读者熟悉的历史事件进入视野,这也是好事情。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