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访谈 >> 作家访谈 >> 正文

刘心武:写作最高境界是“见自己”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3月19日10:40 来源:山东商报

点击进入下一页

  作家简介:刘心武,当代著名作家、红学家。1942年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曾当过中学教师、出版社编辑、《人民文学》杂志社主编。1977年发表的短篇小说《班主任》被认为是“伤痕文学”的发轫作。长篇小说《钟鼓楼》获得第二届茅盾文学奖。长篇小说《四牌楼》获第二届上海优秀长篇小说奖。1993年出版《刘心武文集》8卷。2005年起陆续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录制播出《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红楼梦〉八十回后真故事》系列节目共计61集,并推出同名著作,2011年出版《刘心武续红楼梦》,引发国内新的《红楼梦》热。2012年出版《刘心武评点〈金瓶梅〉》。除小说与《红楼梦》研究外,还从事建筑评论和随笔写作。

  1

  关于过往“文学史是文学研究者做的事,不在我的考虑中。”

  2011年在北京采访刘心武时,话题围绕着他续写的《红楼梦》。他多次提到《红楼梦》研究是自己种下的四棵树。这比喻,我一直记得。“我种四棵树的准确说法是:小说树、散文随笔树、建筑评论树、《红楼梦》研究树。2012年年初出版了《刘心武种四棵树》,展示得相当充分。它们的写作是相辅相成的。比如我最新的作品集,漓江出版社出版的《空间感》,里面第一辑是散文随笔,但从空间入手,就有建筑评论的因素,而注意出人物、有情节,甚至有悬念,就又很有小说的味道,更何况其中第二辑就是一组小小说,并且全书多有受《红楼梦》 影响的印记。”

  在电子阅读与快餐文化并行的今天,刘心武对于年轻一代的阅读倾向也有着自己的认识:“就像1919年以后的年轻人更倾向于读白话文而不再专注文言文一样,乃大势所趋。”

  山东商报:上次见到您是在北京举办您续写的《红楼梦》发布会的时候,我也住在那个酒店。过去两年了。这部书带来怎样的读者反馈?达到您的预期了吗?

  刘心武:我的《续红》,喜欢的、容忍的、喜厌参半的、厌恶的、不容的……各种反应都有,就反应的强烈程度而言,基本上达到了预期。也有不少人提出了许多具体的意见和建议,或指出语言文字上的硬伤,我深表感谢。这个文本现在还不够成熟,需要静下心来修订,所以,2012年年底出版的《刘心武文存》,未将其收入。我希望今后经过细心修订的续书,能形成一个基本稳定的面貌,使它能够流传下去。

  山东商报:提到您,很多老读者喜欢和《班主任》、《钟鼓楼》联系在一起,新读者容易和百家讲坛讲的《红楼梦》联系在一起,您对自己哪部作品比较满意?写文学史介绍您的时候,更想把名字和哪些现当代作家放在一起?

  刘心武:我自己比较满意的作品是长篇小说《四牌楼》,它的写作和对《红楼梦》的研究是同步的。这个作品学习曹雪芹写《红楼梦》那“真事隐,假语存”的手法,通过一个家族在20世纪的生死歌哭,透视世道,探索人性。文学史是文学研究者做的事,不在我的考虑中。

  山东商报:作家画画、写字的很多,但写建筑评论的似乎没多少,您是什么时候对建筑感兴趣的?

  刘心武:我中学时期就爱画水彩写生,常画城里的古典建筑,那时候就对建筑艺术产生了兴趣,但写出并发表建筑评论,应该是1996年开始的。2012年年底出版的40卷《刘心武文存》,其中第17、18卷就都是建筑评论。

  2

  关于新书“我总希望读者能从凡人小事里感悟人生、人性。”

  刘心武的散文,我以为是大散文。他从空间回望时间,以一个个独特的空间作为切入点,记录亲身经历或亲闻的一些往事,半个多世纪的历史烟云次第展开:改革开放前后的北京饭店、巴黎市内卢森堡公园宽阔的台阶上的路线之争、落实政策之后北京的“政策楼”、东四胡同里的平凡市民在大时代中的悲欢离合、在巴黎与高行健的交往……这些对历史的“人文”的解读,读来感觉并非苦旅。“要多隔一些时间再回看刊出的文字。当然往往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刘心武说。《空间感》里的很多篇目,如《斜放的拖鞋》、《小炕笤帚》等,从生活细微处见人生态度。对此,刘心武说,“宏大叙事固然很好,精微勾勒也很重要。我总希望读者能从凡人小事里感悟人生、人性。”

  山东商报:这个年代,散文比小说更边缘化了。您选择在文学刊物《上海文学》杂志开辟了《空间感》的专栏,写纪实性的大散文,因为什么特别的原因吗?

  刘心武:因为《上海文学》的社长赵丽宏和编辑部主任张予佳给予我挥洒的自由。任我写,照发,从不删改一字。山东商报:对于这种纪实性大散文,您有什么特殊的情感?每篇大概要写多久?

  刘心武:前两天我给上海《文汇报》“笔会”投去一篇《回忆无禁区》,最后我这样说:“对于一个有尊严的生命而言,回忆无禁区,而且,应该与人们分享回忆,将我们各自的回忆整合起来,也许,那就接近于信史。”我2009年在《上海文学》的专栏是《十二幅画》(后来出书叫《命中相遇》),2011年的专栏是《人生有信》,2012年就是《空间感》,每期一篇全年十二篇,每篇万字上下,每篇大概写三天。山东商报:书中您特别为这个集子创作的绘画作品,您很重视书的配图?

  刘心武:我不喜欢“看图识字”般的配图。我总希望图画与文字既分驰而又交融在一起,构成一种特殊的感受。

  山东商报:《空间感》的第三部分随笔中您还提到人生的低谷。

  答:《空间感》第一辑里《听得见冰吼的小屋》就是写我人生低谷的,可参看。另外,漓江出版社2012年年初出了我一本《风雪夜归正逢时》,其中用来做书名的那篇更是“低谷足音”,有兴趣无妨一读。

  3

  关于写作“对于写作者来说,最高的境界是‘见自己’。我正努力接近这个境界。”

  刘心武说,自己刚刚踏上文学之路时写作主要是两类,一类是参照别人刊出的文章,琢磨什么样的文章能够被采纳,就顺潮而动,也那么地去写; 一类是完全从自己的良知出发,“童言无忌”。事实是,根据投稿的经验是第一类文章被采纳的几率高。

  他也有过挣扎和矛盾,到底采取哪种写作方式?“早期写作是为了发表,为了名。当然有内心矛盾。《班主任》之后才转为为真实而写作,尊重客观真实,听命内心的良知。”他说。“我认为对于写作者来说,最高的境界是‘见自己’。我正努力接近这个境界。”

  刘心武告诉记者,他正断续地写一部长篇小说,“已有5万多字。现实题材。”尽管事务繁多,写作任务重,他仍然保持着高效。“以前从未有疲惫感。但七十岁后开始觉得写作是体力活儿。”

  山东商报:您说,“我的写作追求,从中篇小说《立体交叉桥》、长篇小说《钟鼓楼》、短篇小说《5·19长镜头》 等就清晰地表明,不魔幻,非惨烈,而是对现实作精微逼真的描绘,倡宽厚,吁温良。”而魔幻和惨烈,是很多人认为莫言获得诺贝尔奖的原因,尤其是外国评委认为的魔幻。您想过自己的作品会获得诺奖吗?

  刘心武:获得诺奖的一个前提是作品被翻译成瑞典文、英文、法文等的数量要多,我的作品被译成那些文字的数量还少。山东商报:对国人热衷于探讨哪位中国作家能获得这些国际文学奖项,您的看法是?

  刘心武:这是很自然的。凡有影响的奖项,总会引出热议。人类就是这么生存的。社会就是如此。人性就是如此。

  山东商报:报纸的副刊有多重要?当今时代,作为作家,您对副刊有什么期待和建议?

  刘心武:许多作家都是通过在报纸副刊刊发作品走上文坛赢得读者的。我希望副刊能“不薄老人爱新人”。

  记者手记

  写作非得 做文豪?

  “麻烦叫一下我的助手,请他拿药过来。”2011年2月26日,在北京见到刘心武时,他带病坚持参加“续红楼梦”发布会。尽管如此,当他发现因为位置问题,我不得不站在他侧面拍照时,很自觉的不断扭头,等我表示有了满意的照片才转回头去。

  那时,狗尾续貂,为维纳斯接断臂,是坊间对刘心武此次续写最具代表性的负面评价,也成为众多文化新闻稿件标题的灵感来源。简单说,就是说什么难听话的都有。拿着墨迹未干的印有刘心武签章的首批《刘心武续红楼梦》 典藏鉴赏本,我看得出,这是心血之作,圆的是他二十年的红楼梦。

  新书 《空间感》 将刘心武2012年的作品尽收其中,这部关于时代、社会、人生的特写,出版方给出的建议是:在网络书店上,标题可以写成:《空间感》(刘心武最新作品:从空间回望时间,从往事看人物,写社会与人生)。读完感觉很贴切。

  “书里有四幅水彩画,可以先翻看。它们不是所谓的 ‘插图’,不是摘取文章中的场景加以‘再现’。但这四幅图却又实实在在地与书里的文章血肉相连。”刘心武特别重视书里图的部分。这本新书的源起是2012年全年,刘心武在《上海文学》杂志开辟了《空间感》的专栏,每期一篇,是纪实性的大散文。“我的写作追求,从中篇小说《立体交叉桥》、长篇小说《钟鼓楼》、短篇小说《5·19长镜头》等就清晰地表明,不魔幻,非惨烈,而是对现实作精微逼真的描绘,倡宽厚,吁温良。如果以美术史上的例子来譬喻,则‘野兽派’、‘达达主义’等的变形狂放虽新颖别致,却也有‘超级现实主义’、‘照相现实主义’的另种趣味呈现。”

  书的第二辑,是一组为报纸副刊撰写的小小说。有人对刘心武说:“写这样的小东西是成不了文豪的。”“人写作为什么一定要以成为文豪为目标?”刘心武反问。“生命的意义可以设定得很伟大,也可以设定得很平凡。”他的心中一直有自己的读者存在,“我知道他们期待着什么,我要在他们面对现实的焦虑中,和他们相濡以沫。我无力成为一座巍峨的灯塔,却可以点燃一支支亮烛。现在将这一支支亮烛排成方阵,奉献给喜我纳我的读者诸君。”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