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交流 >> 中外文学交流 >> 正文

第一次,我们离欧洲文学这么近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3月19日09:29 来源:深圳商报
1

  《最佳欧洲小说(2011)》(四册)亚历山大·黑蒙 编 李文俊 等译译林出版社2013年1月 定价:128.00元

  深圳商报记者 谢晨星

  说起欧洲文学,你是否最先想起的是《简·爱》、《悲惨世界》等经典名著;而提到欧洲当代文学,映入脑海的则是两度获得“布克奖”的英国作家希拉里·曼特尔这样的热门作家?长期以来,由于小语种的限制、译介不够系统过于零散等诸多原因,国内读者对欧洲文学的了解大多停留在上世纪的西欧,对于东欧和中欧的作家及作品则很少关注。日前,译林出版社为国内文学爱好者引进推出呈现欧陆小说全景观的书系《最佳欧洲小说(2011)》,这也是国内出版界首次如此细致精当、成规模地译介欧洲当代文学最佳作品。

  《最佳欧洲小说》是欧洲文学出版社甄选出的欧洲当年或近年最佳欧洲小说作品,由欧洲著名文学评论家亚历山大·黑蒙主编,相当于欧洲小说的年鉴,体现欧洲文学前沿高度。甄选作品的国度达到四十个,横跨东欧、中欧、西欧、北欧、南欧,代表了当代欧洲文学最为前沿的整体趋势和走向。全书名家新人兼具,传统文学强国和欧洲文学小户并包,普适性主题和流行文化共存,多样化的地域文学特点和多样性的文风,使得本书宛若流动着的“欧洲当代文学”博物馆,读者可从中领略广博多姿的欧洲多元文化。

  欧洲文学的“传统和新声”

  此次由译林出版社推出的中文版《最佳欧洲小说(2011)》一辑四册,四十篇力作。这套书的责编张睿在采访时告诉记者,四十篇作品,几乎是一个国家选取一篇作品。无论是英国、德国这样的老牌文学强国,还是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立陶宛、波黑、克罗地亚、马其顿这样的文学小户,异质性的多元存在打破了原本的刻板落套。

  除了摒弃“大国文学”、“小国文学”的概念,更难得的,是蜚声海外的名作家和名不见经传的新作家并肩站立,共同代表欧洲,这其中,既有两度获得布克奖的英国作家希拉里·曼特尔、有君特·格拉斯继承人之称的德国作家英戈·舒尔策、作品经常被著名电影大师贝拉·塔尔改编为剧本的匈牙利文学大师拉斯洛·克劳斯瑙霍尔凯等知名作家;而新生代的创作阵容则云集了俄罗斯当今最受欢迎的青年作家安德烈·格拉西莫夫、拉脱维亚最受欢迎的年轻女作家诺拉·伊克斯提纳以及波兰最具潜力的诗人女作家奥尔加·托卡尔克佐克等。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所所长陈众议表示:“黑蒙选的这些作家作品非常有历史的纵深感,没有想要标新立异,而是以传统文学的道义和文学的规律上作为落脚点,尽可能地包容不同的语种,不同的国别的文学,体现了一种传承。”

  不讲故事也很精彩

  而在小说的内容上,不仅涵盖爱情、艺术、战争等具有普适性、历久弥新的文学主题,也融入了身体、身份等当下流行主题。《世界文学》杂志编委苏玲谈到:“我们总是太注重获奖的作品,注重热点和焦点,但在‘面’上还是比较欠缺的。这套书让我看到,世界文学其实是挺丰富的。”她提到列支敦士登作家斯蒂芬·斯普任格所写的《尘》,“不讲故事也挺好看的,关于尘的化学、物理的科学的特性,也同样精彩,读起来也同样津津有味。”

  黑蒙在编选的过程中也不时被作品吸引,他回忆道:“阅读这些作品的时候,我经常回到一个纯粹的读者那种兴奋不已的状态之中,直到读完,才想起还有一件近乎于残酷的工作要做。于是又穿上编者的‘紧身衣’,为完成这个任务,在当代小说创作的最前沿,挑选‘自愿者’。”同时,他呼吁读者:“不管奥尔加·托卡尔克佐克(波兰)的杰作《世界上最丑陋的女人》,还是希拉里·曼特尔(英格兰)让人心碎的、见地深刻的《她的心脏急性衰竭了》,你都要花点时间仔细阅读。因为这是一本书,而不是一个网站。走进英戈·舒尔策(德国)《桔子和天使》描绘的那些让人着迷的人物形象之中;以凯文·巴里(爱尔兰)《酒鬼医生》的风趣幽默去应对图曼斯·温特(爱沙尼亚)《窗户那边,一座暮色朦胧的公园》让人心酸的阴郁。都需要仔细品味,慢慢阅读。”

  蒙上眼还以为是中国作品

  “如此广泛地涉猎欧洲当代作品,从编选到引进出版,不仅困难,而且周期很长”,张睿告诉记者,“首先,黑蒙要对欧洲当年的文学趋势十分关注,在全欧洲范围内选取优秀作家和作品,再由文学版权代理到各个国家与作家谈版权,买下版权之后再将小语种作品逐个翻译为英文。这需要一年多的时间。而我们从引进到组织翻译再到出版面世,也耗费了一年多的时间。”

  因为每个作家都是来自不同的国家或者地区,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为了体现每一个作品的独特性,不让翻译过于雷同,在中文版的翻译过程中,共组织了22位译者进行翻译。本书的统筹组稿人萧萍告诉记者,这些译者都是国内近年最优秀的译者,不仅有翻译界的泰斗李文俊,还有新生代译者叶丽贤,有海外派的卢肖慧、潘泓和蒋问会,高校派的有陈龙、张志等,社科院有曹修动,周影、张燕等。

  “我先通读了全文,在读的时候就想到哪一个译者比较适合,然后去约”,萧萍说,“看到翻译时我有一个特别深刻的感受:译者能够通过英文捕捉到原作者的精髓,用特色的语言风格来传达作品的内容,不仅看不出有异腔,而且比原创作品的空间还要强一些。比如李文俊翻译的作品,译文中的诙谐幽默,带一点辛酸的幽默和阳刚的力度是很难把握的,用了地道十足的灰色幽默,看了以后过目不忘。还有《寻鹅记》也是令人惊愕,如果蒙上眼睛会以为是中国作家的作品。”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