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作品 >> 美文 >> 正文

尚书华:家临鸭绿江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3月18日09:22 来源:人民日报 尚书华

  鸭绿江发源于长白山南麓,顺中朝边界蜿蜒流淌。流到中游,陡然一甩,冲出好大一片平地,后来人们就把这片平地称为临江。

  临江地理环境甚佳。依山傍水,卧风向阳,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春来早,秋晚归,素有东北小江南之称。早在1300多年前唐朝渤海国时期,临江就设为西京鸭绿府,称神州。城郭高筑,雄峙一方,交易活跃,车水马龙,足见当时的文明发达程度已非同一般。由于鸭绿江水路开发的比较早,临江与东北好多城市相比多了一些文化积淀,连周边一些村镇的名字起得亦好听。比如:花山、珍珠门、遥林、松岭、闹枝、望江楼、苇沙河……素而不俗,且多富有诗意。

  我自幼生长在这座边城,自然比他人怀有更多的依恋和柔情。自打记事时候起,每天抬眼就能看着鸭绿江从门前流过,夜晚听着急流哗哗的水声入眠。那时,一江碧绿,水清见底,鱼儿在水中自由遨游,水鸟在岸边的柳丛中追逐飞落;一伙伙光着屁股的孩子在如玑的河卵石滩上嬉戏疯耍,沿岸一溜是女人们浣衣的样子和晾晒衣服的斑斓。和着这样的景致,是一阵阵悦耳的鸟鸣伴着孩子们开心地尖叫,以及女人们富有节奏的捣衣声,组成的天籁之音,在宽荡的江面上飞翔……这是家乡临江,留给我童年里最深刻的记忆。

  临江人多为山东人后裔。自上个世纪初,不断有山东逃荒的难民越过渤海,来到大连或丹东(时称安东),坐上艚子,顺鸭绿江逆流而上,最后落脚在这片土地上。有一首歌词如是唱道:当年爷爷正年轻,背井离乡走出家门,只因为关东比山东好,领着奶奶就往东北奔。漫山的柴草能取暖,野菜野果亦能充饥,只缘于黑土地太富庶,一辈辈都在这扎下了根……就是凭着山东人这样一股坚忍不拔的闯劲和拼死拼活的吃苦耐劳精神,借鸭绿江这条黄金水道,至20世纪20年代末,临江已发展成为水上交通的重要驿站。这里每年冬天都有数万人进山伐木作业,待春暖花开之时,把运下山的木头扎成木排,顺鸭绿江漂流直下,终抵丹东。当时的临江,可谓:艚船聚泊,商贾云集;街市繁华,生意兴隆;古巷烟花,摇荡风尘;百姓衣食无忧,周边数百里城镇不堪比。

  临江茂密的原始森林,丰富的地下矿藏,便捷的水上交通,很快引起了日本人的觊觎垂涎。不久,便向这里伸出了魔爪。1927年春天,日本安东领事馆,企图在临江设立帽儿山分馆,以此作为据点,把魔爪伸向整个东北。消息传出后,临江10万民众奋起誓死抵抗,高呼:“吾土吾地,吾家吾园,东洋人不得占用”等口号,声势浩大,威震四方。这一行动很快得到了全东北乃至全中国人民的声援和支持。经过两年多的顽强斗争,最后,日本人不得不以“取消设领”而告终。这次临江人“拒日设领”的全面胜利,是中国近百年来反对外来敌人入侵,取得的一次伟大胜利,从而唤醒了东北百万民众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

  家乡人厚道实在,凡事淡然处置,不善张扬。就连这样一件足以让临江人引以为骄傲的事情,他们亦只是纪而不宣,默默铭刻在逝去的岁月里罢了。

  临江属革命老区,是国民党没有到过的地方。1945年8月15日日本侵略者宣布投降后,这里就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实行了土地改革。家乡人民比其他地方更早沐浴到了春天的阳光。

  在解放战争中,为了巩固南满根据地,牵扯敌人主力攻打北满,1946年12月至1947年4月,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肖劲光、肖华的直接指挥下,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临江老区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持下,浴血奋战108天,打退国民党10万大军的进攻,为东北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就是中国解放战争史上著名的“四保临江”战役。在这次战役中,老区人民积极参军、支前、做军鞋、救伤员,架桥筑路,运送弹药,表现出非凡的觉悟,让后人隔世难忘。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临江再一次成为支援前线的大后方。家家户户腾出房屋院落,供子弟兵暂住休憩。那横亘中朝两国的鸭绿江大桥,如今仿佛仍在回响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的嘹亮歌声。

  刚刚翻身做主人的老区人民,怀着对党和国家的朴素感情,不惜把一车车最好的木材、煤炭运往祖国的四面八方,运到社会主义建设最需要的地方——解放海南岛那数百艘战船的桅杆来自于这片林区;北京人民大会堂采用的数千米水曲柳地板亦来自于这片林区。

  奔腾不息的鸭绿江水日夜流淌,吟唱着家乡人民生活的今昔变化。

  改革开放后,江心岛成为临江人休闲的最佳去处。30年前,是他们亲手把这处季节性的沙洲改造成一个美丽的公园,如今他们正在悠然地享受着这一劳动成果。他们在早春的清风中晨练;在夏天遮阳的树荫下打扑克、下棋;在秋天和暖的阳光里哄婴儿熟睡……他们在平和的日子里默默守望,企盼他们当年采伐过的山场再生长成一片茂密的森林……

  母亲般的鸭绿江,孕育滋润了家乡这片土地,养育了这片土地上的万物生灵。她为家乡创造了财富和文化,启迪了家乡人的智慧,塑造了家乡人的品格。她让家乡人伴水而生;伴水而居;伴水而乐……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