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小说 >> 新闻 >> 正文
今年4月最新长篇小说将出版,“村上热”仍在持续
村上春树的小说世界
世界上有什么不会失去的东西吗?我相信有,你也最好相信。
——村上春树 《一九七三年的弹珠玩具》
日本大牌出版社“文艺春秋”出版社今年2月16日在官网上发布了题为“村上春树新书发表的相关通知”,正式对外宣布:“人气作家村上春树将于今年4月出版最新长篇小说。”
该出版社就村上新作的具体内容表示:“会在获得明确信息之后公开。” 但截至目前,除了新作已付梓外,尚无任何有关新作的消息。
村上春树自2010年的《1Q84》 BOOK3发行之后,三年多来一直没有推出长篇小说。虽然这次新的小说名和内容尚未公布,但村上春树的忠实书迷和书店行业相关人士却抱以很高的期待。每当村上出新书的时候,都会在日本大小书店里堆积成山,书店的人手里捧着的也大多是村上的作品。所以出版界称村上春树出新作为“村上节”。连村上春树本人也说:“在读者心中有一种长期积累起来的信赖感,觉得买了我的书,不至于太不像话,说不定又会有什么新意,有这样一个期待我的固定读者群。他们在等着我的书问世。书一出版,就往书店跑。这是非常值得庆幸的事情。”
2月28日,村上春树通过“文艺春秋”出版社表示:“原想写部短篇小说,可写着写着就变成长篇了。我写小说时不太会有这种情况,这还是《挪威的森林》之后的首次。”据说当年村上春树在写《挪威的森林》时,原本只打算写250页左右的轻快作品,但一动笔就欲罢不能,最后变成一部长篇写实主义作品。
《挪威的森林》是村上春树的第五部长篇小说作品。当时《挪威的森林》在日本畅销四百万册,广泛引起“村上现象”,而村上春树的上一部长篇作品《1Q84》BOOK3于2010年4月16日在日本上市后,据报道在日本12天的销售就突破了一百万部。
村上春树的短篇小说集一直都由“文艺春秋”出版,但长篇小说的出版工作一直交由日本另外两家知名出版社“讲谈社”和“新潮社”出版,所以此次是村上春树第一本由“文艺春秋”出版的长篇小说。如此看来“文艺春秋”如此高调且故作神秘地推行村上春树新作的姿态,很有可能复制《挪威的森林》当年受疯狂追捧的热度。
2010年4月,村上春树推出长篇作品《1Q84》BOOK3后再无长篇作品问世。2011年,热爱音乐的村上春树与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共同完成了《小泽征尔与村上春树音乐对谈录》,由“新潮社”出版发行。关于此书,村上表示:“我希望的,或者说我在对话途中明确要表达的,是一种心灵之间的自然回响。我试图努力侧耳倾听的是小泽先生的精神内心。因为我是采访者,小泽先生是被采访者。与此同时我还要倾听的,也是我自身的精神内心。”
对于精神世界的执着追寻,可能正是成就了村上春树文学作品能在其各种淋漓酣畅的独创性元素中,描绘出任何人都无法描绘的东西,呈现出一个除了村上春树,没有人会描写的世界。
如果说这个世界上有什么不会失去的东西,我相信就是精神,你也最好相信。
我的小说想说的事,我想某种程度可以简单地整理。那就是“所有的人一辈子之间都在寻找某一种重要的东西,但能找到的人不多。而且如果幸运地能找到,实际上被找到的东西,往往已经致命性地被损坏了。虽然如此,我们还是不得不继续寻找。因为如果不这样的话,活着本身也会失去意义”。
——村上春树
村上是世界知名的小说家,也曾几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1979年的出道作《且听风吟》获日本“群像新人文学奖”、“芥川奖”候补。1980年,《1973年的弹子球》获“芥川奖”候补。1982年,《寻羊冒险记》获日本“野间文艺新人奖”。1985年,《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获日本“谷崎润一郎奖”。1996年,《奇鸟行状录》获日本“读卖文学奖”。1999年,《约束的场所》获得“桑原武夫学艺奖”。 2006年,获捷克法兰兹卡夫卡奖、短篇小说选集《Blind Willow,Sleeping Woman》 获“Frank O'Connor 国际短篇小说奖”。2006年,《海边的卡夫卡》获“World Fantasy Awards”。 2007年,获日本“2006 朝日奖(文学)”。 2009年,获“耶路撒冷文学奖”。2009年,《1Q84》获得日本第63届“每日出版文化奖”。
除了获得诸多文学殊荣,村上春树的出道作《且听风吟》、长篇《挪威的森林》、短篇《神的孩子都跳舞》等作品都曾被改编为话题一时的电影。但是,作为文学大家里的特立独行派,村上春树的世界不仅仅只限于单纯地码字叙述,他的海外生活经历和语言特长令他喜欢翻译,他翻译过多篇杰罗姆·大卫·塞林格、雷蒙德·卡佛、约翰·厄文等作家的英语文字作品。村上春树说:“我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尽心尽力,一部部一直珍惜地翻译过来。就算还很不够完美,虽然进步很少,但我想技巧应该在逐渐提升。翻译的神可能在天上一直盯着,心想‘村上也相当努力地在翻译着。在这里应该给他一点奖赏’也不一定。”
就是这样一位看似风光无限、人气不减的作家,他每日凌晨四点甚至三点起床,一人独自集中于工作,从这样的凌晨开始,伏案五六小时,埋头写文章,一边喝热腾腾的咖啡,一边心无旁骛敲键盘,这样的生活已坚持二十五年多。写长篇小说的时候,他跟谁都不说话,一直写,但写十页就停下来,立刻停,就算想多写一些也不写,想把多写的心情留给明天,然后开始去跑步。这,就是村上春树生活中写作的原则。
完美的文章并不存在,就像完美的绝望并不存在一样。
——村上春树《且听风吟》
为什么众多的日本当代作家中,被誉为“日本文学旗手”的村上春树显得那么突出,受到全世界读者的追捧呢?他在日本,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以及世界各地都掀起了经久不衰的村上狂澜,他所经营的文字里,渗透出一种非日本主流的独特气味,甚至很有西方的舶来感:啤酒,爵士音乐,外来语,没有名字的主角,格言式抽象的对白,悲哀,孤独,情欲,混乱的爱,虚无感,双重世界,死亡,然后还是死亡。
村上春树的写作风格深受欧美作家轻盈基调的影响,少有日本战后阴郁沉重的文字气息。日本评论家宇野常宽说道:“村上春树的想象力丰富,其作品具有让读者反复回味的魔力。他对世界变化的敏感性,真诚地流露在笔端里,虽然故事虚构,却让人感觉真实。这些都是他身上珍贵的品质。”
村上春树小说的文体、表现力、内容构想、敏锐的趣味等元素一直受村上粉丝的长期欣赏和追随,但他文字中也时常渗透一种狂野的扭曲感。类似《1Q84》BOOK3这样的作品,有读者会觉得没有下文的戛然而止,显得故弄玄虚,看起来很深奥但没什么实际的内容,不过是浅薄的文学而已。因此,村上春树的作品在见解异同的读者间一直有着极端的两种口碑。但无论是面对光环殊荣,还是鄙夷批评,村上春树却一直坚持和媒体保持一定的距离,不频繁露面。他也始终保持着跟文坛没有什么接触,也不跟谁来往,更不接受采访的特立独行逍遥君的姿态,他仔细地观察生活,观察然后描写,再观察,再描写。这是村上春树认为小说家应具备的优秀品质,所以他也能够一直坚持随心所欲地在各种声音里率性写作。
虽然村上春树在去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评选中遗憾落选,但他独到的文字魅力和号召力却毋庸置疑。在2011年11月发布的第六届中国作家富豪榜子榜单“外国作家富豪榜”中,村上春树以620万元的年度版税收入,荣登外国作家富豪榜第4位,引发广泛关注。
当日本的一些作家为作品无人问津而苦恼时,村上春树凭借他独有的特质,这个游走在“重口味”和“小清新”的文字感觉海洋里的中年男人,云淡风轻地享受着永不担心失去读者的“村上春树式”的成功。
相信读者也由衷地期待,在2013年樱花烂漫的这个春季,村上春树将又一次用他那奇妙无穷的异次元思维和微妙的带感文字,传达给读者一个秘密而无形的文字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