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作品 >> 美文 >> 正文

洪振秋:积雪浮云端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3月13日09:41 来源:人民日报 洪振秋

  这是一句意境优美的唐诗,一幅世代流传的中国古画。

  人间的雨雪逐渐停止,天色骤然放晴,明媚的阳光灿烂地洒满大地,地上也开始冰雪消融了。村庄里的冬意渐渐地离去,春意也悄然而至了,甚至再过十天、半个月,几番艳阳,村庄周围的山之旁、水之畔的花事也该阑珊了。如果你是常住在有山环绕的城里,或山里人,只要你细心,就会发现一种很美妙的风景,虽然此时已经称得上暖和了,可当你遥望远方时,那一座或一座座山峰的叠翠之巅,依然被积雪染白,洁白的积雪似乎不懂人间风情,很不合时宜地漂浮在云端之上,山峰的气温很低,又使得山顶白云弥漫、朦朦胧胧,颇有几分仙气,给世人恩赐了一幅绝美的“积雪浮云端”的山水画。

  世间万物总有一些偏爱它们的群体,许多人见此画都会喜上眉梢,并油然而生出“积雪浮云端”的诗情,窃喜着自己的幸运。我是一个凡人,也不例外,我的童年就在歙南梅溪村度过的,村前有一座很著名的山峰叫白石岩,此峰耸立于皖浙两省之间,海拔千米之上。白石岩名字就是由山之积雪风景引申而来,每当初冬之时,山下的村庄还是秋意浓浓,可此峰的顶上就有一些白雪覆盖了;到了春意盎然时,山顶上依然白雪裹石岩,故有“白石”之称,当地有民谚:“白石岩,不同样;山下暗,山顶亮……”虽然语言不够优美,但耐人寻味。它年年岁岁,朝朝暮暮地耸立在村前,让我们村里人感悟很多,我们朝着山峰往前走,往前走,探寻着更朴素、更美妙的境界,似乎有一线阳光从白石岩穿云而出,村中景色,愈见姣妍了。山下的街市熙熙攘攘,尘埃漫天,大家都在为世俗功利四处奔波,谁也没有想到抬头看看白石岩那奇特的美景。如果此时,你抬头望山之积雪,会有很多启发,至少可以净化你浮躁的心灵啊。

  唐玄宗开元十二年,科举考试的题目就叫《终南山余雪》,可见唐人对“积雪”的青睐和尊崇了。终南山是唐代京城旁的一座高山,其山千峰叠翠,景色优美,老子就是在此山修道成仙的。每年初春,山上的积雪成了京城一道最亮丽的风景,进京赶考的学子都会目睹它的绝妙。一个叫祖咏的考生看到这个富有诗意的考题后,就提笔写下了四句诗:“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写到这里,他觉得再无法续笔,否则就是画蛇添足。哪知这首诗传到玄宗手里,皇帝读后便啧啧称赞,就是这诗,他便成了唐代著名的进士了。从这里可见唐人社会的开放和诗意,他们在追求一种自然冷暖色调的和谐互融,排斥严寒酷冷的环境,让社会处处有海纳百川的胸怀,这是唐朝风度,更是中国盛唐之大美也。后来我又读了白居易《卖炭翁》诗,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当读到“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心中又生出许多冷冷、酸酸的情感,深感“山中积雪”只是唐代文人心中的一片纯白,一点很珍贵的诗意,因为封建社会毕竟是一个大染缸,你再纯白,但放进染缸后,也会变得五彩斑斓,让诗意的唐代增添了别样的云霭。

  中国文人总想把这块世代传承的“纯白”凝固成美好的境界,名人的画作,诸如唐伯虎《雪山行旅图》,王时敏《仿王维江山雪霁图》等等,让中国古代文人那种“积雪纯白”的情结表现得淋漓尽致。自然界中青山与白雪相融,当然最高境界便是“南山积雪”了,白色中透露勃勃生机的绿意。当然银装素裹之时是很难见到此等美景,只有待到“雪尽终南又放春”之时,才有这般美好的境界。

  写到此处,我想起清代名士沈三白的文章境界来了,一部《浮生六记》虽然很薄,但让我辈读之回肠荡气。他把自己的名字取名为“三白”是有深意的:一碟白萝卜、一碗白米饭、一撮盐。历代文人都有一股或多或少的清高,而这种清高其实就是他们心目中那座高山上的积雪,旁人见之,皆景色朦胧,浮想联翩。他们对生活的营造,总喜欢一种充满自然生命的气息,是一种暖色调,让世人缓缓走进了“雪尽终南又放春,遥怜翠色对红尘”的世界。遥望山巅,山上最后的冰雪依然存在,甚至还没有开始融化,但春天已是不远了,青翠山色在阳光照耀下粼粼发光,让人心旷神怡。就是因为这样,中国的历史车轮总是滚滚向前,就这一点而言,中国知识分子世代营造的“积雪浮云端”的美好境界的作用是何等的巨大,它不仅美化了人世间,也成为了世人美好的期盼和追求。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