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交流 >> 中外文学交流 >> 正文

中韩两国的文化纽带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3月12日08:58 来源:光明日报

  在宁夏首府银川至韩国首都首尔直航一周年之际,记者于2月底参加了银川市组织的采访团,完成了对韩国为期五天的采访。虽然除了往返时间实际在韩国逗留只有三天多一点,多是走马观花,但还是深深感受到,中韩两国的文化渊源非常深厚。有一条从历史连接到今天的文化纽带,始终维系着中韩两国人民,而这在世界上其他国家是不易看到的。

  韩国与我国两国人民自古就有密切的交往,如今更是往来频繁,经济、文化的联系也更加紧密。不要说首都北京和沿海城市与韩国的交往是如何密切,就连远在大西北、人口不算很多、经济也不算很发达的银川,都与首尔实现了直航,每周有两个航班往返,乘客无需费多大周折就能看到异域风光,感受到异域风情。

  非常有趣的是,虽然每一位到韩国的中国人都能感受到异域风情,但总有一些并不陌生的东西让他们眼前一亮,随处可见的汉字标识和牌匾便让不少中国人感到亲切。记者一下飞机,就看到“到着”、“到达”、“转机”等汉字提示。在首尔市政厅,记者参加当地的一场新闻发布会,在大厅入口的接待处就新奇地看到了“信访室”等汉字。在建国大学医院采访时,记者在办理医疗手续的窗口也看到了“过往病历”等汉字。许多景点、饭店也都有汉字标识。

  走进具有悠久历史的景福宫,记者发现那里的建筑与我国传统楼阁建筑很相似,不仅勤政殿、仁政殿、德寿宫、庆熙宫、交泰殿等建筑的题匾都是汉字,其他建筑物上也有汉字。导游指着几个刻写在墙壁上的篆字让我们辨认,本报记者张口说出是“万寿无疆”四字,最让记者惊讶的是,在韩国的国立民俗博物馆里,居然展出了我国古代的大量典籍。记者不仅看到了《论语》,而且看到了李白的诗,还看到了明代的文书,都是年代很早的印刷品。

  以上所述见闻让记者感到:汉字在韩国具有相当广泛的应用基础。在古代是如此,在现代依然是如此。

  原来,汉字在朝鲜半岛使用的历史已有1000多年了。公元1446年,韩国的世宗大王在充分学习、研究汉字的基础上发明了自己的文字,并以此逐步取代了汉字。但汉字在当地仍然具有强大的影响力,汉字的表现力也得到了民众的广泛认同,就是在韩国有了自己的文字之后,汉字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被继续使用。一位当地人告诉记者,到了当代,有些老人还是能够阅读、也愿意阅读汉字文献。

  2005年2月9日,韩国政府宣布:在公务文件和交通标志等领域,恢复使用已经消失多年的汉字和汉字标记,以适应世界化的时代潮流,促进与东亚汉字文化圈国家的交流,推动韩国观光事业的发展。为此,他们还推出了《推动汉字并用方案》。毫无疑问,这个重大举措,对加深中韩两国的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韩国的先民,不仅接受了汉字,而且接受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我国古代的儒学,在这片土地上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仁义礼智信等信条,也得到普遍的尊崇。

  如今,韩国首都被称作“首尔”,“汉城”这个地名不再出现了,但在历史上存在600年的古都、曾被称作“汉阳都城”的首尔,它的历史遗迹已被韩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当地人告诉记者,一直伴随首尔、堪称首尔母亲河的汉江,作为一个古老的地名,也是受了中国文化的影响。

  中韩两国的文化交往一直在延续。在韩国所到之处,记者发现有不少人都会讲汉语,其中有人讲得还很纯正。无论是在首尔的市政厅、建国大学医院、三星电子宣传馆,还是在有韩国“海南岛”之称的济州岛,都能听见熟悉而亲切的汉语。一问,原来很多人都有在中国求学的经历,北京、长春、延边等地都曾留下他们孜孜苦读的身影。在韩国境内,有不少大学也都开设汉语专业和汉语课。只有50多万人口的济州岛有4所大学,汉语是那里的热门专业。其中,既有韩国学生,也有中国学生。在岛内接待我们的梁小姐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她就是在济州岛的大学学会汉语的。

  在济州岛一家小餐馆就餐时,记者居然听到了熟悉的乡音。原来这位远离祖国来到这里打工的服务员,竟来自我国黑龙江省的农村,她已签订了为期5年的合同,每年挣到1万元人民币。记者进一步了解到,目前在韩国工作的中国人不在少数,而到韩国旅游的人中,中国人所占比例是最高。为我们这次采访作出周到安排的谈丽娜小姐,则来自我国江苏省的常州市,她是在大学毕业后来到韩国的,不仅掌握了英语,而且自学了韩语,现在她能说地道的韩语。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精明干练,她在几次竞争中胜出,担任越来越重要的工作。不仅如此,她还在一些大型活动中多次担任主持人或翻译。现在,她已在韩国扎下了根,不仅与韩国人结了婚,而且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

  文化的纽带,地缘的关系,为中韩两国的交流、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们有理由相信,中韩两国政府之间的合作和两国民众之间的交往,会越来越多,前景也会越来越广阔。(本报记者 庄电一)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