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外国文艺 >> 文学评论 >> 正文

《哈立德之书》: 你看到哈立德的身影了吗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3月11日14:36 来源:文艺报  石 英

 

 

 

  《哈立德之书》是第一部阿拉伯裔美国小说作品,奠定了后世阿拉伯裔美国小说创作的基础。1911年,该书由美国托德·米德公司首次出版。这部小说不仅生动记录了作者埃敏·雷哈尼(Ameen Rihani,1876-1940)早年移民美国的生活经历,更表现了他作为一位置身于阿拉伯传统文化、西方经典文化与西方现代科技与物质文明中的叙利亚知识分子,对东西方关系、民族、政治、宗教、文化以及现代社会中人的自由与解放的审视与思考。

  整部小说以解读“我”——小说的讲述者——偶然在开罗科第维亚图书馆发现的署名作者“哈立德”的手稿为主要内容,除去作为全书缘起和铺垫的序言部分,依照哈立德的手稿,共由三部分组成:“致我的兄弟——人类”、“致我的母亲——自然”、“致我的创造者——上帝”。这三部分历时性地记叙了移民美国前、移民途中、在美国以及重返故里叙利亚后哈立德的经历与思想。小说叙述结构清晰,一条是哈立德的手稿,一条是萨克伯(小说主要人物,同时也是哈立德的挚友)的回忆性口述和他的《个人史》,而作为旁观者与记录者的“我”不时插以评论,三者或平行或交叉,将哈立德的人生经历与心路历程,以大大小小的“片段拼贴”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

  小说带有浓郁的传记色彩,完整讲述和记录了哈立德的一生。哈立德的家乡在黎巴嫩附近的一座普通小城巴尔贝克,那里有着纯净静谧的自然美景,但却笼罩着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政治高压与沉闷严苛的宗教约束。哈立德出生在一个马龙派基督教家庭,父母都是虔诚本分的信徒,而他本人却特立独行,桀骜不驯,向往自由,与古朴沉闷的黎巴嫩小城格格不入。不过,他即使因此伤痕累累,也始终毫不妥协。从一头驴子起步,哈立德用短短的几年实现了人生的第一个理想——拥有巴尔贝克最好的马,意气风发的他很快就不再满足于此,而将目光转向更远的方向:“他从没满足于可见的地平线,无论它多宽广多美丽。他的灵魂总是渴望远在视野外的,看不见的远方。”不久,哈立德将自己的马卖给了一个旅行者,得到100个英国金币,用这笔钱他和朋友萨克伯一起去了美国。移民之旅让两个天真的年轻人吃足了苦头,几经波折后,带着被榨干的钱包和满身的疲惫以及对人性丑恶的更真切了解,他们终于到达美国,落脚在纽约一个叙利亚人社区。最初的日子极其艰苦,他们租住在一个终日积水的阴暗破败的地下室,像那一时期大多数来自叙利亚的移民一样,以兜售所谓来自“圣地”的宗教小饰品为生。好在在他们的精打细算与用心经营下,日子一天天好起来。随着生活的逐渐稳定与经济压力的减轻,哈立德渐渐不满意自己的生活,一直盘踞在他内心的声音越来越清晰,少年时代就执著的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对伟大、崇高与神圣的人生的追求,再一次令他心绪难宁。往日令他开心满足的买卖行当,此时在他眼中成了无耻的欺骗。他不再和萨克伯一起卖货,甚至最终当众烧掉自己的货品与货担。

  同时,他带着盲目的狂热,懵懂地探寻实现伟大、崇高与神圣人生的途径。他苦学英语,希望能从西方文明中找到答案。他彻底荒废了生意,日日流连于二手书店,将积蓄花于买书、读书、听演讲,直到一次因无钱付费而被自己崇拜的偶像冷酷地拒之门外,他才幡然醒悟:

  “这些人根本不是自由思想家,而是厚颜卑鄙之徒,他们大肆宣讲精神的洁净之道,其实他们自己的心灵与灵魂才最该好好清洗净化。”

  偶像的不一言行,使他借助文化拯救灵魂、实现神圣人生的期望破灭。失望之余,他转而迷信自己的直觉。一把火烧掉自己的所有西方典籍后,他一头扎入醉生梦死的波希米亚生活。遗憾的是,从那里他仍然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失望的哈立德又做了多次尝试,做过律师助理,还当过社区竞选募捐员,对于西方社会的法律与政治体制,他曾满怀热望,但最终的惨淡结局,令他心灰意冷。由于坚持道德操守,坚守人生信仰,他甚至因揭发上司而获刑入狱。危难关头,萨克伯再次对他施以援手,在他的帮助下,哈立德才得以获释出狱。

  哈立德曾对西方顶礼膜拜,认为西方无比神圣,无所不能,而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使他幻想破灭,心灰意冷之时,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巴尔贝克的群山与雪松林、慈爱的母亲和纯真的爱人——这一切像磁石一样深深吸引着在外漂泊多年的哈立德,他渴望投入故乡的怀抱,抚平身心的疲惫。

  出狱后,哈立德和萨克伯积极准备返乡。筹足旅费后,两人毫不留恋地离开了美国。然而,返乡并未给哈立德带来期待中的慰藉。多年的美国生活早已悄无声息地改变了他,与少年时期相比,青年哈立德与周围环境更加格格不入。回到巴尔贝克不久,他就和当地的马龙派教会起了剧烈争端。他不仅仍然拒绝参加宗教活动,拒绝履行教徒义务,而且还在教堂附近散发小册子,宣扬“异端”思想。神职人员的劝讲,家人的斥责、怒骂和乞求,对他都毫无作用。他被教会视为异端,被亲友邻里孤立,给自己及家人都带来了巨大压力。更令哈立德痛心的是,自己的不妥协使他与表妹玛丽·奈佳玛的结合得不到教会的承认,奈佳玛终日以泪洗面。随着矛盾的积累与升级,最终,哈立德被教会开除,被父亲赶出家门,爱人玛丽也终嫁他人。带着破碎的心与破败的身体,哈立德黯然离去,隐居山林。

  雪松林的隐居生活,使哈立德多年的追求升华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在静修冥思中,哈立德不再拘泥于一人一事,或某个种族或民族,他将视野投注于全人类。在他看来,对自由与解放的追求,不仅仅意味着叙利亚地区人民的解放,而意味着整个人类的终极自由。与实现全人类进步与解放的崇高目标相比,复兴阿拉伯民族只不过是一个渺小的目标。而且,“自然”才是人类发现生命伟大、崇高与神圣的终极所在,但由于人类渐渐远离自然,外在的物欲如尘土一般渐渐蒙蔽了这些美好的天性,于是,人类堕入愚昧、贪婪和凶残,欺骗和争斗纷起,从此陷入不尽的痛苦。因此,崇高与神圣不在于外部的教旨,找回人类生命意义的惟一途径是回归、聆听和拥抱自然。只有在朴素博大的大自然中,人类才能得到永不枯竭的力量,才能实现心灵的真正安宁。

  隐居和冥思不仅治愈了哈立德身体的疾痛,平复了他多年纠结煎熬的心灵,更使他跳出个人得失的桎梏。他不顾友人的劝阻,毅然结束隐居生活,重踏俗世,勇敢地去履行自己的使命。走出深山的哈立德视自己为阿拉伯民族与全人类的代言人,是自由解放思想的布道者。他走进一个个城镇乡村,向人们宣扬自由解放的思想,鼓励叙利亚人摆脱奥斯曼政权的统治。他的政治见解与宗教思想很快引起轰动,有人视他为先知,对他推崇有加;有人视他为异端,欲除之而后快。哈立德的言行不久就引起了奥斯曼政权的注意。他在大马士革大清真寺的演讲,引发巨大骚乱,被土耳其政权下令抓捕。在友人的帮助下,哈立德逃回巴尔贝克,在那儿与萨克伯重逢。从萨克伯口中,哈立德得知玛丽死了丈夫,还得了严重的肺病,和年幼的儿子相依为命。于是,逃亡中哈立德带上了玛丽母子,过了一段平静的生活。可好景不长,玛丽的儿子因脑病夭折,悲痛欲绝的玛丽肺病复发,也很快死去,不久,哈立德也消失在茫茫沙漠,不知所踪,小说至此戛然而止。

  哈立德去了哪里?这是每个读者掩卷后都心心念念的谜题。解答这一谜题不妨将目光投向小说的作者埃敏·雷哈尼——作家、诗人、哲学家、政治活动家。与哈立德相似,雷哈尼也来自黎巴嫩的马龙教派基督徒家庭,同样也是在11岁时移民美国,其后同样返回了家乡。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雷哈尼本人也曾同哈立德一样有过深山静林中的隐居冥修。1905年,雷哈尼离开纽约回到黎巴嫩,在山林中隐居长达6年。小说中我们知道雪松林中的冥想带给哈立德精神世界的是脱胎换骨的变化,那些大彻大悟不也正是雷哈尼本人思想的沉淀与升华?《哈立德之书》是雷哈尼6年冥修的思想成果,更是他人生前35年的重要记录与反思。这部小说既是雷哈尼青涩少年与纠结青年时代的真实摹写,也是一名阿拉伯青年知识分子在阿拉伯传统文化、西方经典文化与西方现代科技与物质文明碰撞中的精神历炼记录,同时更是雷哈尼向古老的阿拉伯世界以及繁华浮躁的西方世界发出的振聋发聩的战书,它宣告了一个融贯东西的和谐大同世纪的开始。哈立德去了哪里?在走出深山,进入红尘,从此活跃于西方世界与阿拉伯世界,游走于各国政要与阿拉伯各族酋长之间,倾其一生不知疲倦地在东方与西方之间努力架起理解桥梁的埃敏·雷哈尼身上,你看到哈立德倔强不屈的身影了吗?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