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少儿 >> 新闻资讯 >> 正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童书出版强势发展、大国崛起,成为整个出版业中最具活力、最具成长性、最具稳定性的出版板块。党和政府对童书出版和儿童阅读的关爱和政策扶持,巨大的3.67亿未成年人读者市场的需求,全国520多家出版社亦即90%出版社积极参与的童书大出版格局,相对彻底的对外开放和相对成功的童书版权贸易,优秀的畅销书、常销书儿童文学作家群体的涌现,品牌童书和品牌童书出版社的崛起,使我国的童书出版在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年产值一直以两位数增长,成为拉动我国出版业整体增长的一支重要力量。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从童书出版大国向童书出版强国迈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要克服许多发展瓶颈。如我国的童书出版产业如何从“散沙型”向集约型出版格局转型,培育发展以资本、人才、市场为导向的大型童书出版集团;如何面对影视、动漫、网络、游戏等现代媒体的挑战,构建童书出版产业的“大少儿文化”产业链;如何推动童书出版产品在激烈的竞争中进行赢利模式升级;如何顺应潮流,推出适应现代社会儿童需求的数字电子童书;如何打造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童书出版社、品牌童书、品牌童书作家,等等。我们既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童书出版的出版人,作为一名长期与国际童书界有着一定交往的出版人,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儿童阅读的出版人,从全球的视角看构建中国童书出版强国,我有三个拂之不去的梦想。
第一个梦想:设立中国的国际儿童图书博览会。
世界童书出版强国集中在欧美,尤其是在欧洲,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除了欧洲文艺复兴、工业革命这些发展领先于全球外,对于童书出版来说,全球真正意义的儿童文学源自欧洲,欧洲拥有世界上一个最大的儿童图书博览会——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儿童图书博览会,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儿童图书博览会,创建于1963年,每年4月初春暖花开的时节举办,至今已成功举办了47届。博览会有展馆10个,面积2.26万平方米,分儿童图书、教科书、多媒体图书、儿童插图画4个部分展出,其中儿童插图画展是1967年开始设立的,多媒体图书馆是近年来的最新展馆。每年约有80多个国家、1400多家参展商、1.9万参展人参展,其中来自意大利之外的海外参展商1200多家,参展人4000左右。参加博洛尼亚博览会的参展人,大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出版商、作家、插图画家、版权代理商、发行商、印刷商、销售商、图书馆员,博览会高度专业化地展示了出版业界童书出版的最新动态。博洛尼亚,这个900多年前1087年创办了西方最古老大学的意大利小城,也因为成功地举办一届又一届的国际儿童图书博览会,名扬四海。
中国,已经到了可以而且应该设立中国的国际儿童国书博览会的时候了。理由如下:其一,中国已经是一个世界公认的童书出版大国,年出版4万种,总印数6亿册,零售市场在销品种8万种,520多家出版机构(尚不计民营出版商)参与。其二,中国已经是一个世界童书出版贸易大国,每年引进童书品种数以千计,童书引进占中国整个出版行业引进的20%,且引进童书的起印数与再版印数远远大于世界上其他国家。其三,中国已经有了丰富的举办国内少儿图书订货会、少儿图书交易会、中国童书嘉年华等会展的经验,并且对举办国际童书博览会的呼声和积极性很强。其四,中国是个儿童阅读大国,是个庞大的儿童读者大市场。3.67亿未成年人,相当于欧洲人口的一半。我曾经多次陪同国际儿童读物联盟历届主席和世界各国童书出版同行,参观考察北京首都图书大厦、上海书城、广州广购中心、深圳书城,以及首都图书馆、全国有关中小学等地方和场所,外国朋友对中国童书市场的繁荣和儿童阅读的深入程度,都表示由衷的赞叹。其五,中国出版业与世界出版业之间的交流沟通的语言障碍越来越小。随着国际交往的增多和我国开放程度的扩大,我国外语教育的普及,我国童书出版界的外国语言能力及我国儿童读者的外国语言能力不断提升,语言已经不是巨大的障碍。
鉴于上述五大理由,我建议,在中国向出版强国迈进的10年中,有计划地把现在国内每年在全国各地轮流举办的全国少儿图书交易会、“华东六少”图书订货会、“十八联”少儿图书订货会、“中国童书嘉年华”等展会有机地整合起来,因北京、上海展会已经太多、太集中,可以选择一个童书出版和儿童阅读基础相对较好、文化底蕴较深、经济发展较快、旅游资源丰富的省会城市或经济特区,如西安、杭州、南昌、成都、青岛等,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中国版协、地方省、市政府联合举办,特别是依靠地方省、市政府的力量,按照国际一流展会的标准,设立一个中国的国际儿童图书博览会,博览会的名称就以城市命名,给中国和展会城市一张新的“文化名片”,推动我国童书出版强国的建设。
第二个梦想:设立中国的国际儿童文学大奖和儿童插图画大奖。
儿童文学,是儿童读物的母体,是儿童图书的根。没有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没有优秀的儿童插图画家,就没有优秀的儿童读物,就没有优秀的出版社。国际上的儿童读物机构、童书出版强国相对集中的欧美,都设有权威的儿童文学大奖和插图画大奖。如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从1956年开始设立安徒生国际儿童文学奖和儿童插图画奖,两年一次,各奖一名,奖励全球最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和儿童插图画家,并设若干提名奖,在IBBY世界大会召开期间颁发,由东道国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颁发,被誉为童书出版界的“小诺贝尔文学奖”。瑞典政府在2002年全球著名的“童话外婆”林格伦女士逝世后,设立了“林格伦纪念奖”,一年一次,奖励一名全球最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奖金500万瑞典克朗(70万美元),是当今世界上奖金额度最高的儿童文学第一大奖。美国图书馆儿童服务协会在1922年设立“纽伯瑞儿童文学金奖”,每年一次奖励优秀儿童文学作品;1937年设立“凯迪克图画书金奖”,每年一次奖励优秀图画书作品。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设立“最佳童书奖”,每年一次奖励优秀童书。这些国际级奖项,都极大地推动了全球儿童文学和儿童插图画的繁荣发展,推动了全球童书出版特别是设奖国的童书出版的繁荣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也设立了林林总总的儿童文学、儿童图书方面的奖项。有的是国家有关部委设立的,有的是群众团体设立的,有的是行业协会设立的,有的是出版社设立的。如“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全国少儿文艺创作奖”、“冰心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张天翼童话寓言奖”、“银河奖”、“鲁迅青少年文学奖”、“丰子恺奖”、“中国安徒生儿童文学、儿童插图画奖”,等等。这些奖项的设立,都对全国或局部地区的儿童文学、儿童插图画的繁荣发展发挥过一定作用。但其权威性和影响力与出版强国的要求相比,差距甚大,相去甚远,在国际上几乎没有什么影响。
近年来,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在出版物奖项上进行了整顿整合,这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为了促进我国优秀儿童文学作品、优秀儿童插图画作品、优秀儿童图书“走出去”,为了吸引全球优秀儿童文学作品、优秀儿童插图画作品、优秀儿童图书的第一时间“落户”中国,我建议设立中国的国际儿童文学大奖和儿童插图画大奖,两年一次,奖金额可定在100万元人民币,由中国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颁发,用“高枝”引“凤凰”。这一国际大奖也可以和国际童书博览会结合起来。
第三个梦想,设立中国的中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
阅读,是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提高全民素质和民族凝聚力的大事。阅读和出版,有着天然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个出版强国,必然是一个阅读蔚然成风的国家。
阅读,作为一种非常个性化的行为,对于独立的健康的成年人来说,是自由的、自主的、自在的,但对于需要精心呵护的未成年人来说,是需要引导的,需要鼓励的。这是人类对自身未来的关注和爱护,是社会成熟、理性、有责任感的标志。未成年人是一张白纸,染于苍则苍,当于黄则黄,一本好书能影响人的一生。
国际上相对先进的国家和出版强国,都高度重视儿童的基础阅读和全民阅读的推广。如美国,政府明确规定美国学生必读的20种图书。这20种图书中,有英国的《哈姆雷特》、《失乐园》等5种,古希腊的《伊利亚特》、《理想国》、《政治学》等5种,有美国的《美国独立宣言》、《哈克贝利·芬历险记》、《麦田守望者》、《愤怒的葡萄》等5种,另外5种有《圣经》,德国的《共产党宣言》,俄罗斯的《罪与罚》,法国的《美国民主》等。这20种图书,毫无疑问体现了世界文明进程中的多元化成果和美国的国家价值观,可惜没有中国的一本。日本,不仅是亚洲出版强国,也是世界出版强国,同样还是阅读大国。二战之后,由于日本政府与民间团体的大力推动,日本的全民阅读成效显著。20世纪50年代,日本人年均购书10册左右,60年代上升至20册,70年代30册,90年代50册,1996年,达到了人年均55册。但从1996年后,日本经济衰退,出版业下滑,日本的国民阅读也步入了漫长的“阅读疲劳期”,2008年,人年均购书下降到不足30册。2008年7月,日本内阁会议采纳了日本民间机构“文字·铅字文化推进机构”的建议,做出了《关于国民读书年的决议》,把2010年确定为日本的“国民读书年”,并成立了“2010年国民读书年推进工作组”,从7个方面拯救日本出版产业,拯救国民阅读力,拯救国民文化力。又如西班牙,为了提升国民对本国文化的自信,以发布“国王令”的“国家行为”,给每一个西班牙公民赠送本国最著名的世界名著《堂吉诃德》。实践证明,在全民阅读的推广中,“国家推动”是最有力量的“第一推动”。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中国国家实力的提升,提倡“全民阅读”,建立“书香校园”,构建“阅读大国”乃至“阅读强国”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成为加强中国文化建设、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课题。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全民阅读”,主要领导人亲自倡导;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从2004年起每年一次连续7年向全国青少年推荐100种优秀图书,并启动了“农家书屋”活动,仅2009年国家就投入了14亿人民币的巨资。在“国家推动”的影响下,各地各部门各社会团体及民间的阅读推广人也在推波助澜,如“分级阅读”、“红色阅读”、“绿色阅读”、“纯净阅读”、“点灯阅读”等等,还提出了“全民阅读、儿童优先”的理念,阅读成为了当今社会一种新的时尚。
为了体现中国的国家价值观,为了给未来的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注入坚实的文化底气,为了给中华民族塑造既具有现代精神、又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魂,我建议设立中国的学生必读基础书目。这个书目的阅读对象是中小学生;图书形态是文字书;书目设置以世界上最优秀的图书与中国最优秀的图书的最佳结合为目标;书目种数以30种至50种为宜;书目的选定可以采用网络、纸质传媒全民“海推”、“海选”,专家学者“精推”、“精选”,政府部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家教育部、国家文化部等最终确定的方法;书目的整个全民参与、专家推荐、政府确定的过程,可以用一整年的时间,并将这一年作为推动我国“全民阅读、儿童优先”的“中国阅读年”。
愿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