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综述 >> 资讯 >> 正文

如果大家都“傻”一点,社会能更好

——电影《一生有爱》观摩座谈会综述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3月11日09:35 来源:中国艺术报 张成

  “这部影片建构了一种积极的民族心智模式,它与那种拜金的‘宁可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坐在自行车上笑’的心智模式截然对立,这种积极的心智模式展示了一种良性的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果我们大家都‘傻’一点,自我牺牲一点,那我们整个社会都会变得更美好。 ”在日前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残联、宁波海曙区委宣传部主办的电影《一生有爱》观摩座谈会上,中国影协秘书长许柏林如是说。

  《一生有爱》由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出品,安战军执导,孙敏、娜仁花主演。影片故事根据宁波海曙区残联副理事长王延勤的动人事迹改编而成。电影用艺术的手法展现了一位普通残疾人工作者李东海以大爱的精神不遗余力地处理着工作中的各项琐事,尽管是琐事,对残疾人来说却是大事。李东海见不得别人受苦的精神,他身上折射了质朴的人性的光辉,在影片中他是一个立体、丰富、朴实又伟大的残疾人工作者,一个现实社会中的“宁波好人” 。

  2005年年仅52岁的王延勤累死在工作岗位上。他去世后,成百上千的残疾人自发为他守灵。他的事迹迅速传遍宁波,也打动了导演安战军。安战军说,“我坚信一点,没有爱心,做不了王延勤的工作。因此,在拍摄的过程中,我坚持自然主义的拍摄手法,这回都是用的好演员,尤其男女主角李东海和妻子刘燕华的饰演者孙敏和娜仁花。我对表演的要求是演员要真情流露,多跟对戏演员真实地交流,坚决摒弃华而不实的、充满自我设计的所谓精彩。我们这个戏是感人的,真正感人的表演靠演员的体验,而不是故意的煽情。最后片子剪出来,大家看的时候感动又不觉得虚假,那就算成功了。主人公也不是简单的高大全的形象,而是展现他的家庭,遭遇的逆境,对孩子的教育和对生命的眷恋。这样一来,观众才能更好地理解他的那句‘如果都像我这么傻,这个社会就会更美好了’ 。 ”

  片中,李东海的爱人一直默默地支持他的工作,从来没有一声抱怨,这也与过往的英模片不同,可以说,此次《一生有爱》把着眼点聚焦于英模的家庭的视点是成功的。剧作家赵葆华说,“除了剧情主线,李东海与儿子李朔之间的情感副线设计得很成功,其实李朔的视点就代表了观众的视点,他对父亲的情感认同标志着观众对李东海的精神认同,这也表明了李朔对父亲的精神传承。 ”剧作家高尔纯非常认同这个看法,他说,“过去的英模片,家庭总是扯英模的后腿,家人总是不支持不理解英模对他人的爱胜过对自己的爱,但《一生有爱》中的李东海的家人被他的‘傻’劲感染,一家都‘傻’ ,甚至祖祖辈辈都‘傻’ 。这种家庭的关系是很感人、温馨的。 ”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章柏青认为本片是英模片中的上乘之作,他说,“本片的切入角度很独特,过去讲残疾人自强自立的片子不少,但是表现残疾人工作者的片子很少,而且展现的都是他分内的事,没有夸张,这就贴近了人物。尤其是他在一开始黄昆与王静的爱情悲剧上的无可奈何更让人感到真实。虽然影片并没有直接呼吁要多关注理解残疾人工作,但从李东海的疲劳状态和最后因公殉职的精神,让人有一种自发地关心残疾人工作的冲动。影片做得更多的是自然的呈现,这很动人,比如影片中高楼大厦的过场镜头与残疾人陈旧住宅的对比;王静的母亲必须要靠嫁女儿的彩礼才能给儿子盖房子这种陈旧的观念反倒害了女儿……”

  “衡量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从其对残疾人的态度就能看出。李东海让人感到了人性的温暖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 ”中国电影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康健民总结道。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