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访谈 >> 艺术家访谈 >> 正文

说书就是说社会、说人生——访评词传承人刘延广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3月08日10:24 来源:中国文化报 宁昊然

  刘延广,评词传承人(评词后也被称为山东评书),评书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曾长期担任济南市艺术团团长,成功地把山东评书艺术推向了全国。

  本报驻山东记者  宁昊然

  寒冬刚过,春天明媚的阳光铺满济南南部山区(济南市仲宫镇)的山林。11年前,山东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延广在这群山中盖了一处房子,从此修身养性在南山之中。

  几年前因在济南电视台主持节目时用“老爷子”的名字,济南人都把刘延广称为老爷子。近日,记者在“老爷子”南山的家中见到他,听他回忆近六十载曲艺生涯的风风雨雨,讲述山东评书的现状。

  回忆之美济南曲艺甲天下

  刘延广是地道的老济南,打小酷爱听书。谈起最初学说书的经历,他笑称自己算是自学成才。“我小时候跟着爷爷听书,那时济南说书的人很多,我听的也很杂,听多了自然就模仿。我特别勤奋。走到哪儿听到什么有意思的话儿,就记下来。平时看书看到有用的东西也记下来。到现在攒下的资料都好几摞啦!”就这样,他博采众长,“偷着”学了本领。后来,刘延广拜了评词表演艺术家傅泰臣为师,专门学习评词表演。

  因家庭困难,刘延广初中毕业就“下海”,用说书来养家糊口。上世纪50年代,20出头的刘延广自己当老板,在当时的济南南门开了处书场。“每到晚上,几百平方米的场子总是挤满了人,最前排的观众甚至要仰头听书。那时说大书一段2分钱,大约15分钟一段,一晚上两个多小时,能赚20多元。那时会说书的多啊,你说得不好去捧场的就少,赚不到钱就自生自灭了。”老爷子回忆道。那个年代的物价,鸡蛋才1分钱一个,干部的月工资也不过30元。这几个数字足见当时济南曲艺的火热景象。

  60年代,刘延广进入济南市曲艺团。由传统评词开始学说新书,成为济南培养的说新书第一人。他回忆最初改说新书的困难:“刚开始说新书没人听,我下了很大功夫学。去学校、工厂、部队说新书《侦察济南府》、《桥隆飙》等,受到百姓欢迎,一年多的工夫,上座率就有一半了。”

  无论是传统评词还是新书,刘延广一辈子用山东话说山东故事,把济南话带到全国各地,让全国听众慢慢地接受了山东地方方言,推广了山东评书。到上世纪90年代,说《燕子李三》,刘延广在全国刮起了山东评书的旋风。

  现实之痛无可奈何花落去

  济南,曾与北京、天津一起并称曲艺“三大码头”“北京学艺,天津练活儿,济南踢门槛儿”这句曲艺行话形象地说明了这里曾因曲种丰富、名家云集、剧场火爆拥有过的辉煌。曾经曲艺艺人要想红遍全国,得先在济南打响名号。

  刘延广之所以声名远播,因他说书有鲜明特点。“我这辈子主要是创新了传统山东评词。说新书不同于说传统书,从以前的小剧场到了大剧场,这样就不能光说了,要加上形体、表情、手势,就是行话的手、眼、身、法、步。可以用下面十几个字概括我的风格:长书改短、旧书新说、新书更要新说。把个人观点渗入评书里,书中带评、夹叙夹议。其实观众听说书,最爱听的是里头的评论。”

  退休后,刘延广就很少登台了。据他自己讲,不是自己不愿意去说书。“我年纪大了,坐的时间长,腰会疼。但是说书、画竹子,几个小时身体都没事,这是为什么?喜欢啊。关键还是没场地。解放初期,济南市能容纳七八百人的中型书场四五个,小的更是数不过来。进不了说书园子的就在路边支个摊说,一天晚上怎么着也得百十个说书的。‘文革’时书场都被取缔,后来再也没解放初的曲艺氛围了,说书人当然也没剩几个。”刘延广叹息道。  可没有书场,没有演出机会并不意味着山东评书的群众基础也消失了。“这些年有不少老观众想听我说书,可是没办法,没有场地。”刘延广称。 

  未来之惑山东评书路在何方

  很多非遗项目传承人会用“青黄不接”来形容非遗项目的传承情况,可在刘老爷子的口中,山东评书的传承远比青黄不接要严重的多。

  “前十年,济南的老说书人有20多个,近几年老的老、病的病、去世的去世。现在没剩下几个人了,我今年74岁,说了一辈子评书,留下好几箱子资料。我现在担心的是有一天我走了,这些资料没人继承,好东西留不下来。”老爷子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山东评书传承之痛。

  并不是因为自己吝啬看家本领,不肯把穷尽一生掌握的快书精髓和艺术感悟传给年轻人。早些年,刘延广也收过一些徒弟,却没几个能真正把山东评书传承下去。“我的学生不少,但最后能说大书的少之又少。现在在北京说书的王军、在济南市曲艺团的刘娟是为数不多说大书的,更多的学生只会说几个小段。”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他解释道:“评书是门综合的表演艺术,一个人表演千军万马,一个人表演多种人的感情、脸谱、动作、形体。说书人需要和观众面对面互动,说书需要场地,有一处能容纳几百人的说书场。但我们现在不具备这种条件。作为学生来说,即使他喜欢,但学了没有地方说,这就挫伤了很多人的积极性。”

  老爷子称自己退休后一直有个愿望:建个说书场。“我在里头跟观众面对面,让观众看看什么才是真正地山东评书。然后再带一部分学生,其实想学评书的并不少,包括年轻人。山东评书至今有着深厚的观众基础,如果传承不下去的话太可惜了。”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