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作品 >> 美文 >> 正文

张守仁:节日是生活的花朵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3月07日09:34 来源:天津日报 张守仁

  每个地区、民族、国家,都有许多民俗。民俗是人们约定俗成、自觉遵守的生活习俗。民俗有它的历史渊源和地域特色。它是民族文化的根,有极强的生命力,且具持续性、传承性。民俗和时尚不同,时尚往往是短暂的、转瞬即逝的,但民俗却经久不衰,可穿越时空,绵延恒久。

  有人、有生活的地方,就有民俗。民俗一旦形成节日,就成为表达祝福、感恩祖先、凝聚亲情、传承礼仪,使紧张的劳动生活获得调剂,变得轻松、愉快,并让人们找到了宣泄情绪的一种方式。我这辈子在城乡过过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五一节、国庆节。上世纪80年代到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在德宏自治州畹町街头适逢泼水节,我被傣族姑娘们用一桶桶清水泼得浑身湿透,狼狈不堪。我看到过彝族的火把节、壮族的歌圩节、苗族的姐妹节。90年代以后,我到国外旅游,在加拿大魁北克巧遇他们的狂欢节:街头艺人有耍杂技的,有扮演活人雕塑的,有用装水的玻璃杯奏乐的;从教堂里出来的新婚夫妇登上盛装的马车,当众拥抱、接吻;入夜在省国会大厦广场上举办盛大晚会,万人空巷,全市欢腾。到欧洲旅游,遇到保加利亚的玫瑰节:花农姑娘们穿上节日盛装,载歌载舞,展示采摘玫瑰花的技艺,向游客抛撒玫瑰花瓣,表达玫瑰丰收的喜悦。保加利亚巴尔干山南麓盛产玫瑰花,可做高级香水的玫瑰油,出口量占全球四分之一,故玫瑰节具有浓郁的经济、地域特色。

  2003年10月初,我到瑞士旅游,阿尔卑斯山下的湖光山色,堪称世界花园。瑞士这片和平的土地上,弥漫着安康、宁静、恬适的氛围。我们在风光旖旎的山路上,看到瑞士农民赶着牛群从牧场上下山。那群牛在野外放牧、休闲了一段时间,吃得膘肥体壮,如今回村过冬。头牛戴着花冠,插着国旗,引领着牛群,跟随的牛们脖下挂着大铃铛,蹒跚着步子,叮当叮当地鱼贯前行。牛群前后左右的牧民,有敲鼓的,有吹号的,有弹琴的,兴高采烈地簇拥着畜群回家。我从他们深秋牧归节的隆重仪式上,依稀看到瑞士农民田园生活的一个侧影。第二天10月5日,巧逢德国啤酒节。我们从瑞士苏黎世出发,进入德国境内,从斯图加特北上法兰克福,一路上许多城镇的小酒店、饭店以及马路边新搭起的帐篷内,德国人都在畅饮啤酒。“干杯”、“干杯”之声不绝于耳。饮酒者以香肠作下酒菜,并在音乐伴奏下唱歌跳舞,甚至跳上桌子互相庆贺。觥筹交错,热闹非凡。

  2004年以后,我多次去芝加哥探望定居在那儿的女儿。逗留在美国期间,欣逢11月第4个星期四的感恩节。1620年9月,著名的“五月花”号船,满载受英国国内宗教迫害的清教徒102人到达北美大陆。那年冬天,移民们饥寒交迫之时,当地的印第安人给他们送去了生活必需品。第二年春天,他们教移民怎样狩猎、捕鱼,如何饲养火鸡、种植玉米和南瓜。1621年秋天,移民获得了丰收。他们为了感谢印第安人的真诚帮助,邀请他们欢聚在一起会餐,吃火鸡、吃南瓜饼。从此相沿成习,形成了北美的感恩节。感恩节和美国史有着紧密关系,宣扬一种感恩友谊、感恩亲情、感恩给予的美好情怀。我在美国度过两次圣诞节:一次在家里庆祝,一次在教堂附属的剧院里,观看具有《圣经》内容的演出。美国人特别重视圣诞节。一过了十二月,商店里就张灯结彩,早早竖起圣诞树;家家户户门前挂上了彩灯,到店里疯狂采购过节的食品、礼品,犹如中国人大办年货。平安夜家长们把准备好的礼品放在小松树下,让孩子们圣诞节一早醒来,惊奇地发现圣诞老人夜里悄悄送来了礼物。如今,圣诞节已成为全球最普遍、最广泛、庆祝人数最多的节日。

  随着交流的频繁、关系的密切、文化的融合,节日互相传递,逐渐共通起来。如今,不少外国人也过起了中国的春节,而中国的年轻人也过起了2月14日的外国情人节。中国传统的情人节——牛郎织女相会的乞巧节(也称七夕节),却渐渐被忘却了。但我在山东淄博市沂源县,发现当地仍重视农历七月初七这个传统的乞巧节。沂源县位处沂河的源头而得名。出沂源县东南二十余华里,沂河边悬崖上有一个织女洞。织女洞对岸有个牛郎庄。沂河与银河音近,故当地人认定那儿就是牛郎织女爱情神话的发源地。我在织女洞附近,看到情人们在铁链上锁着许多同心锁。如今沂源县城还新建起一个陈列着136个国家和地区的爱情邮票的博物馆,供游人瞻仰、参观。

  人们的平常日子是清淡的、平凡的、乏味的、重复的。唯有这样那样的节日,把生活装扮得丰富多彩、欢乐有味。故民俗中的节日,是人们日常生活的花朵。它们是人类积存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人类应该尊重它们,珍惜它们,纪念它们,传承它们!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