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少儿 >> 新闻资讯 >> 正文

黄永松:给孩子最美中国童话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3月07日08:55 来源:山东商报

  原标题:黄永松:给孩子最美中国童话

1

  2006 年,台湾出版人黄永松创办的《汉声》被美国《时代周刊》誉为“最佳出版物”,也是在同年,他被冯骥才基金会授予“中国民间守望者奖”荣誉称号。由汉声出版 的《中国童话》是享誉全球的世纪经典童书,出版三十周年之际,简体版发行并更名为《最美最美的中国童话》。身在北京的黄永松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今 年将走进山东,出一套关于山东面食的诚意之作。 本版撰稿 记者 张晓媛

  黄永松

  最美中国童话“《中国童话》就是将我们寻到的中国文化的根,扎根在孩子心中,唤起孩子的民族自信心、民族自尊心。”

  山东商报:您童年读哪些童话,受到什么启迪?

  黄 永松:其实,中国人读的部分也没太大差别。我们的大背景都是走过清朝末年才进入这个时代。自己的东西,就没有去彰显它,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背景。基本上是以 追求西方的优点着手,《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外国的故事多,自己小时候可能奶奶老爷爷有讲一点点自己的民间故事,相对比较少。山东商报:网上资料 说,该书的繁体版要人民币2000元左右才能买到。简体版的定价贵吗?会不会对有些读者来说太昂贵?

  黄永松:繁体版钱数不准确的,要扣税。 书可以帮大家增进对历史文化的接近,尤其是从小孩子开始很好。在这套书的360多个故事里,有差别、改动的只有三个故事。其他都是祖先的故事,蛮适合的。 山东商报:简体版出版花了不短的时间,不是价钱谈不拢,而是您对这套书有着深厚的感情,对书的品质有着极其苛刻的要求,不放心交给别人来做,而是想自己在 大陆成立公司,自己来出版简体版的《中国童话》。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让人觉得是个奇迹,您做出版一贯坚持如此吗?为此是不是耗费太多人力财力?

  黄永松:是这样子,主要是要把它做好。该付出什么?有没有追求到?因为已经知道了,如果有所缺少的时候会觉得不满意。这是工作态度。山东商报:您认为,《中国童话》 就是将我们寻到的中国文化的根,扎根在孩子心中,唤起孩子的民族自信心、民族自尊心。目前看,效果如何?

  黄永松:所谓民族文化的素材,历史性的故事,其实放诸四海皆准。每个地方成长的新生命都应该有所衔接。民族近代发展坎坷,透过故事从孩子来衔接弥补是再好不过的了。出这个书的意义是在这个地方。山东商报:所以这套书是很多家庭的传家之宝?

  黄永松:我们出版这么多年了,很多人家里都藏有一套。哥哥看完给弟弟看,儿子看完给孙子看。这个本身就是传家的事情。为什么书要传?内容本身就是传家的事情。即使搬家,这部书也不能少的。在家里的书架上存在着,和人有关系。

  出版做实学

  “不做大而不当,做小而美。我们的工作就是到泥巴里头记录生长的植物,做的是实学,不愿意做大家很容易歌咏和流传的诗情画意的,比较虚。”

  山东商报:2006年,《汉声》被美国《时代周刊》誉为“最佳出版物”,他们给出的理由是什么?

  黄永松:他们对全世界在做文化工作的都关照,获奖的部分叫“亚洲之最”,是从守望文化的角度给奖的。

  山东商报:您什么时候开始决定做出版业,初衷是?

  黄永松:1970年着手和朋友创办《汉声》,1971年1月第1本出来。台湾出版业当时很艰苦的,很边缘的,那个时代和现代没差别,只是速度慢一点。快速度带来的压力那时候没有。那时候朋友讲了一句话:你们干嘛要办杂志?要害一个朋友就叫他去办杂志。

  山东商报:出版创业中最艰难的时刻是?有什么突破之道?

  黄 永松:无数次,从公司的具体项目说,有编务、财务、业务、法务,样样都是纠缠着你。我们那时人不齐全,身兼数职困难和障碍就很多。年轻比较能接受挑战,逐 一克服。那时候我们还和现在不一样,白天打工挣钱来补贴,晚上编杂志。做文字的能写,美术的能画、拍照,用微薄的收入,设计一点书,交印刷费。现在稳定了 我们也是精简,开销上不要很大。文化经费得来不容易,要一直走下去。山东商报:您对华语出版界最近热卖、流行的东西关注多吗?

  黄永松:不太 了解,埋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不做大而不当,做小而美。让大家阅读起到作用。常常还得回到传统文化、历史文化、地方的风俗事物上,不能改变。我们的工作 就是做详实的记录,亲自到第一线,到泥巴里头记录生长的植物,做的是实学,不愿意做大家很容易歌咏和流传的诗情画意的,比较虚。做实学很苦的,比如去年 11月份出的苏州《水 八仙》。他们当地有一点讶异,苏州有昆曲、园林这么多这么好的题材,为什么做这个?水八仙是过去吃食里头最有口味的水生植物,苏州文人记录很多。莲藕,荸 荠,水芹,莼菜,这些是依傍苏州人从远古生活到现在的水生植物。有一种风味是他们大家口舌留恋的部分,这个文化很踏实很重要。跟历史走过来的事物,同样面 临新时代的考验,苏州水土变化,水八仙开始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引出了土地之忧。这退出代表了苏州很多土地空间的不良改变,所以本来湿地是一个大自然的肺脏 也是肾脏,一个地方的肺和肾有问题,就引出了生态学的问题。世界上兴起民族风设计,要开始从制造到创造。我们特色在哪里?在历史文化里头。越是地方的,越 是人类的,要有信心推荐给人家。这个就是民族特色,不必要跟在人家屁股后面去学习。西方有西方的好,我们的好才多来。提醒各地文友,关注自己的风物。

  民间守望者

  “身为中国人如果不知道自己的历史文化,那就是这一个时代的败家子。”

  山东商报:您被冯骥才基金会授予“中国民间守望者奖”荣誉称号,这个奖也是他们主动颁发的吗?

  黄永松:我们也没申请,他们就找来了。非常谢谢他们的鼓励肯定。

  山东商报:您现在的生活和工作地点安排是怎样的?

  黄永松:一半在北京,北京的时间也常常被其他地方分出去,苏州也会占掉一些时间。

  山 东商报:您来过山东考察文化吗?下一步有关于山东地方风物的出版构想吗?黄永松:我出黄河的书的时候去过,黄河尾巴在山东。今年过完年开始筹划关于山东面 食的书。因为山西面食的书2005年完成了,获得了西班牙烹饪书大奖。2008年意大利大使找我,一起来办中国和意大利面食大会,我们在意大利大使馆花了 两天办了一场,非常成功。山西同胞们在面食上动了脑筋,小麦面、玉米面、高粱面、豆面会混起来,带来口感的改变。制作技法上,拉面,刀削面,切面等将一个 材料的表达发挥到淋漓尽致,这才是中国文化。山东比山西富有,靠海,在内容的部分就高明了。我会考察山东饺子的馅料,以及大饼、包子、饺子等面食。会带着 工作组来山东做做看,计划是半年。山东商报:快节奏压力大的社会环境中,您的执着逆流而上,最终的目的是?

  黄永松:其实也没像你说的这么悲 壮的,是该做的。学的不是随波逐流,学的是对社会有用。至于是不是逆流,中流砥柱,都是必然发生的情况,所谓历史的传承,身为中国人如果不知道自己的历史 文化,那就是这一个时代的败家子。至于《汉声》,所做的是把老家顾好而已,让游离出去的游子可以回家。老祖先很多智慧,历代我们的经典里头都有很好的道理 说明,老子、庄子、孔子、 孟子,这里面都关照到今天会发生的问题,人存在的终极目的是什么,都说的很明白。话题从《中国童话》说起,也从这里做个结束:儿童教育是未来的主人翁,儿 童教育不要想得太特别,就从身边做好。比如前几天过年的时候,只要把年过好,就是文化传承的第一步。春运那么多人要回家,是人类伟大的文化现象,各地有各 地的年俗,没关系,越传统越特别越好。这种不一样给现代人思考。我一直觉得我们坐在历史文化这个巨人肩膀上的孩子,如果把巨人推走,站地上就很矮。

  记者手记

  不做传统文化的 败家子

  今 年1月在北京和黄永松见面听他谈 《最美最美的中国童话》 简体版发行时,我才知道,它的繁体版《中国童话》在台湾的热度。台湾的70后、80后、90 后,乃至00后,都是在《中国童话》 的陪伴下度过童年的。蔡康永、林志玲、周杰伦、吴奇隆、星妈小S、伊能静、陶晶莹……要么是在小时候读过,要么是将 《中国童话》作为送给孩子的礼物。《读库》主编老六在推广《中国童话》 时说:“汉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就是儿子侍奉母亲的态度。我也是做出版的,汉 声对《中国童话》故事、图片的编辑和润色,这种对书负责任的态度,让我觉得脸红。”

  反复做了功课后,我再度采访身在北京的黄永松,被告知, 先生不太用电脑,可以电话访谈。“我不接触电脑。就像《中国童话》出现在此时此刻,可以弥补电脑上的不足。孩子很聪明,要叫他学电脑按钮比大人快,会因此 失去该锻炼的身心的事情。所以读读童话,讲故事给他听,稍微长大,他必然会接触到电脑。孩子不会被工具使用,而是使用工具。”当得知我也是边聊天边打字记 录时,他笑着说,“可以慢慢聊,下午的时间都是你的。”

  1970年,黄永松开始创办《汉声》。谈起艰辛,他开玩笑说,“我也别无选择,又不 是富二代、官二代。文艺青年可以办杂志来讨论文化现象。”2006年,《汉声》被美国《时代周刊》誉为“最佳出版物”。我问他得到获奖通知时的情形,他回 忆说,自己正好在北京中山公园。“老外打电话来用中文问我《汉声》的事情。我逐一回答他,以为是粉丝。得奖后他才打给我,道歉。说‘当时不能告诉我是干嘛 的,这个奖项很瞩目,先告诉你,不能保密了。’”黄永松说,“他问得很认真,跟你一样,话题也是在我们要关注什么,特色是什么上。”

  很多照片上,黄永松都是穿中式衣服。“生活里当然这样。穿民族服饰其实很平凡的,不一定像演戏一样,就是很简单的布衣服。其实什么场合都可以穿它,不需要打领带。不像西装,还要维持立体剪裁。这是祖先的智慧。”

  黄永松花两年半,做了一套苏州水八仙的书。他告诉我,今年要来山东做一套关于山东面食的书。“山东比山西富有,靠海,在内容的部分就高明了。至于花多少时间,要做做看,计划是半年。”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