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作品 >> 杂文 >> 正文

高文瑞:秦汉古城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3月06日09:32 来源:文艺报 高文瑞

  百年一遇的大雪,让京郊延庆山川披上银装。低温,地上的雪依旧存留着。日久,雪的表面结出冻层,有点儿坚硬,可以承受些重量,但踩在上面,几步就会陷进去。雪中,露出了秸杆,可以辨出,地上种的是玉米。庄稼种在垅上,选出一溜向里走,鞋不至埋进雪里。远处,现出一条黄色的土墙,那就是古城了,不在人口聚居的村庄,竟在这一片田野之上,于此地所有的城堡相悖,有些不可思议。

  从公路边一步步北行,离古城墙越来越近。几百米的距离,思绪却跨越了几千年。北京延庆地区,几百年的城堡,已够久远了,再称古城,难道比明代的那些杰作还要古老?

  老中称古,自有缘由。向上要追溯到秦汉。春秋时期,延庆曾是山戎活动的地区,至战国初期,地属燕国。秦统一六国后,设置上谷郡。《汉书·地理志》:“上谷郡,秦置,县十五”。所辖15个县,延庆境内占据两个:夷舆县和居庸县。王莽夺取皇位后,改上谷郡为朔调郡,夷舆县改称朔调亭,居庸县名未变。注脚又记,上谷郡“莽曰朔调,属幽州。夷舆,莽曰朔调亭。”东汉光武帝平定天下,紧缩开支,上谷郡并为8个县,夷舆县也在撤并之中,合入居庸县,“夷舆县,后汉省”。

  这是原始依据。北魏时的郦道元著有《水经注》,之中也提及此地:“谷水与浮图沟水注之。水出夷舆县故城西南,王莽以为朔调亭也。其水俱西南流,注于沧水。”几百年过去,夷舆县已成为故城。城为何样,没有描述,作者记水,写城则游离主线,只能令后人为缺失“故城”形象而惋惜。浮图沟水流经古城西南,应为今日古城河。

  按清乾隆《延庆州志》所指:“夷舆故城在延庆州城东北二十里”,正是现今的古城村。村东北半里为这段城墙。时代久远,没有谁来记述城的大小高矮。村民记得,上世纪50年代,残墙就在田地中,60年代曾平整过土地。1984年,因搞文物普查,曾记下残存城墙:东西长237米,南北长480米。现今,能够看到的,只有东西一段走向,约长一二百米。

  这段城墙在城北,为黄土夯成,上面长满树木、灌木和杂草,只是冬日,草木枯黄,幸好黄土墙上还存有积雪,增加了些许色彩变化。墙体南侧笔直。这一面能够看到墙体的夯层,剥落的层面还可看出内部结构。墙体上排着一个个大小一致的圆洞。县文物专家老范说,可能是当年夯土时,用木棍或他物作为墙体的拉筋,增加结实程度。时久物朽,成为空洞。墙体北侧有较大斜坡,猛然看去,更像土堆。

  古城村不在城里,而在城西,靠近有水的一边。上世纪80年代建成水库,也以古城为名。之后龙庆峡的开发,冰灯的出名,带动了旅游,村民富了,成了800多户的大村。城墙的东边,还有人家,称界碑石村,隶属古城村,水库建成时有四五十户,现在还有十几户。

  古城何时成为“故城”,是自然损毁,还是外力破坏?村子位于城内,还是城外?若是城外是何时迁出?疑问已无从考证。村民中却有着各种传说:萧太后曾住过此城,因之也叫萧太后城。附近的村落有着她的足迹,上、下花村是她的赏花处,马匹营村是她的养马处等等。这些并无考证,不说秦汉,就是辽与北魏又相隔了几百年,一座土城寿命能存多久。城墙尚且如此,再不用说房舍了。不论建筑是否存留至辽,萧太后在这一带有过活动却是真。古老的地方,必有古老的故事。

  城墙周围曾出土大量汉代砂陶瓦片,以及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汉五铢钱等。当地人说,小孩子在田地里玩耍,常能捡到残片,均为汉代旧物。尽管地面覆盖着厚厚积雪,在墙边的碎土堆中,还是捡到了一块陶片,物体虽残,圈足完整,让县文物专家看过,鉴定为汉代陶豆。

  站在城墙边眺望,西北是高山,古城村在山前,山后是水库。没有村民走动,亦无农事。雪后田野,一片洁白。一行脚印格外显眼,拐向远方。啊,野兔,印迹的间距,能看出它的跳跃、停顿、急跑。当地人说,顺着足迹,可以寻到洞穴。虽有心情,还是不忍打搅,破坏生态,哪怕些微也会不安。

  寂静的田野,仅存的残墙,带给人诸多遐想的残片:古人的生活,古时的建筑,古代的战争,储存着多少古老的信息,对千百年后的城墙有何影响,后人从中汲取了何样智慧,陶片与古城有着如何关系……触摸墙体,黄土依然结实。所幸城墙在田地中,还能留存,却不知能保持多久。若无仅有的典籍资料,真不知这堆黄土为何物……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