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访谈 >> 艺术家访谈 >> 正文

杨之光:借鉴古洋寻我法 平生最忌食残羹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3月04日11:46 来源:中国文化报 张晶晶
不灭的明灯(国画) 96×131厘米 1977年 欧洋 杨之光不灭的明灯(国画) 96×131厘米 1977年 欧洋 杨之光

  人物名片

  杨之光,1930年生于上海,广东揭西人。1950年入中央美术学院学习,1953年毕业后任教于中南美专,1958年任教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2010年12月获广东省首届“文艺终身成就奖”。2013年1月获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共同颁发的“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

  因为身体原因,83岁的杨之光先生未能亲自来北京领奖。在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听得出来他非常珍惜“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视其为平生获取的最有分量的奖项,并深感欣慰。

  杨之光17岁就出版了中国画集,24岁以其成名作《一辈子第一回》,证明了中国画在写实人物画领域具有无可取代的表现力和艺术魅力。在“金奖”“大奖”很少的年代,杨之光却不止一次榜上有名。他以巨大的热情和深厚的艺术功力,创造了《雪夜送饭》、《矿山新兵》等广为传诵的作品。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国画家,杨之光在半个多世纪的水墨人物画艺术实践中,创作了众多铭刻着时代生活鲜明印记的水墨人物画。对其艺术成就,郎绍君认为:“20世纪后半叶的中国画,以革新为主潮,这一主潮又以新人物画为‘火车头’,而杨之光是带动这个‘火车头’的出类拔萃的人物之一。”

  杨之光认为“艺术来自于人民,再回到人民中去,这是最好的归宿”。上海博物馆建馆时,杨之光曾动员母亲把珍藏的西汉铜壶捐献出来,丰富上博的藏品。后来广州美术学院建院的时候白手起家,没有什么藏品,他又动员母亲把收藏的明清12张画,和敦煌出土的两卷唐人写经都捐给美院。1995年至1999年间,杨之光更是将凝结毕生心血的全部作品1000余件捐赠给中国美术馆、广东美术馆、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学院。这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事情,文化部因此给予杨之光“爱国义举”的褒奖。

  他晚年创办的“杨之光美术中心”,是其艺术生涯的灿烂结尾,与其前半生的艺术成就交相辉映。而且杨之光更愿别人把“教育家”的称谓放在“著名画家”之前,认为教育是他的主要职业,“培养孩子比自己画几张画要有意义得多”。

  美术文化周刊:您这一生创作了大量杰出的作品,这次被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共同授予“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您有什么感想?

  杨之光:在我60多年的艺术生涯中,先后获得国内外多次奖项,但我觉得分量最重的是这次的“终身成就奖”。这个奖肯定了我在艺术创作及美术教育这两个方面的一生努力和贡献,也是历史对我的评价画出的最圆满句号。我十分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奖项,今年我已经83岁了,许多工作已深感力不从心,这次获奖促使我要尽全力站好最后一班岗,不辜负国家和人民对我的希望。

  美术文化周刊:您如何评价自己的创作,您最满意的是哪一时期的作品?

  杨之光:我一生中创作了许多受到人民群众肯定的国画作品,如《一辈子第一回》、《雪夜送饭》、《毛泽东同志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矿山新兵》、《激扬文字》、《九八英雄颂》、《恩师徐悲鸿》等。我认为我的创作有一条主线,就是我所反映的题材是与时代同步的,是与共和国的成长同步的。

  在艺术技巧表现上,我有个座右铭:“借鉴古洋寻我法,平生最忌食残羹”。古老的中国水墨人物画,提供给我们用以反映现实生活的传统技法很少,这就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创造和突破前人。我的每一件作品都立足于创新,尝试去走前人未走过的路,包括在传统笔墨上融进西洋的光与色,用传统写意花鸟的没骨技法表现人物及主题创作。

  美术文化周刊:您这一辈艺术家经历过坎坷,见证了国家命运的变化,人生经历起伏多变。您又是人物画家,对人的认识比一般人要深刻。如今您怎么看自己这一生?作为艺术家,关键是要做好什么选择?

  杨之光:我的人生中经历过许多磨难,曾流浪台湾,经受过历次政治运动的磨难,尤其是在“文革”期间,几乎家破人亡……但我仍然坚守自己的信念,我认为我是一个强者,是压不垮、打不倒的强者。我心中有一个支撑点,就是我深爱我的国家、我的人民,我所有成功的创作,都是在人民大众的支持与启发下完成的。我通过作品的形象塑造,表现出对未来新生活的坚定信心,如《矿山新兵》中的女矿工,充满了乐观与希望。有人曾问我,你怎么舍得将全部作品捐赠给国家?我说我的人生态度很简单:艺术来自于人民,再回到人民中去,这是最好的归宿。

  美术文化周刊:晚年您创办了“杨之光美术中心”,让爱画画的孩子们离真正的艺术更近,这是一般艺术家较少关注的。如今这么多年走来,您后悔吗?孩子们的创作对于您来讲,是一种激活抑或是……?

  杨之光:其实对我来说,“艺术家”和“教育家”这两个称谓,我更重视后者。创办“杨之光美术中心”,是我晚年发挥余热的重点。1990年我退休后曾在美国侨居,其间我在思考一个问题:“中国制造”虽好,但远比不上“中国创造”的价值;中国缺乏创意基础教育,应从少儿时期就做起,重视从小培养创意思维,这是提高新一代的创新素质的重要举措,也是一个创新型国家所需具备的基本条件。我的美术中心创办至今已10年,十年磨一剑,终于填补了我国青少年创意基础教育的空白。做这个浩大的教育工程非常不容易,但我不后悔,因为我一直认为:我的艺术生命是有限的,但教育之树常青。有我女儿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支持着我的晚年事业,延续着我的教育生涯,这比画画还要有意义。

  美术文化周刊:对当下的艺术创作,您有什么样的建议?

  杨之光:不管什么时期,搞艺术创作都应本着潜心、真诚、不急功近利的态度来对待。但当下有些人搞艺术创作太浮躁、爱炒作、沉不下心来,不愿做好“为人的基本功”“艺术的基本功”,这样难成大器,作品虽喧嚣热闹一时,最后却经不起历史的检验。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