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经典作家 >> 生平研究 >> 正文

艾芜祖籍、谱系、籍贯考释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3月24日11:05 来源:当代文坛

 

                                      张建锋

 

  艾芜百年诞辰,在喧闹的市声中来做这样的考释,不过是要以此告慰寂寞的亡灵。

  一、祖籍:湖北麻城还是湖南武冈

  1943年,艾芜在桂林写下《花园中》一文,记叙祖父祖母、父亲母亲和叔父谈论家谱的事。父亲的话表明他们家族是从湖北麻城县来的,而且“谱上明明白白写着的”。1948年,艾芜在重庆写下《我的幼年时代》,称汤家第一个到四川的祖先“原是生长在湖北麻城县孝感乡的” 。研究艾芜的学者都采用了这一说法,如谭兴国的《艾芜生平和创作》@、张效民的《艾芜评传》 、廉正祥的《流浪文豪》固等。对此,李义让、庄巨川I的《艾芜先祖入川考略》提出过异议,他们认为“艾芜入川前的先祖定居在湖南武冈,⋯⋯而决不应是湖北麻城县。” 但其后谭兴国的《艾芜评传》 、廉正祥的<艾芜传》@等,还是认为艾芜的祖籍是湖北麻城县孝感乡。其它一些学术专著如李怡的<现代四jlI文学的巴蜀文化阐释》、孙晓芬的《清代前期的移民填四川》还是说艾芜的祖籍是湖北麻城孝感乡。那么,入川前艾芜的先祖是湖北麻城人还是湖南武冈人?对此,再做必要的考释。

  我从汤家后人那里借得《汤氏族谱》,该族谱里,汤氏七世孙汤葆锟的<汤氏族谱序》说“汤氏世居湖南宝庆府武冈州”。在汤氏人川始祖汤承烈门下,明确记载:“公(即一世祖承烈公)湖南宝庆府武冈州大地名高沙市小地名杨家桥石山脚人”,于康熙三十七年入川。照《花园中》、《我的幼年时代》看来,艾芜小时候是见过至少是听说过家谱的。这本家谱是不是现存的《汤氏族谱》呢?现存《汤氏族谱》修于光绪二十年(1894年),汤氏六世孙汤正淮在<汤氏族谱序》中说“太高祖由楚之蜀未携族谱”,“及今九世家谱不修”,“亟修新谱”。可见人蜀的汤氏家族直到此时才新修族谱,此后未再修过新的族谱。既然如此,那么《花园中》艾芜的父亲手持的家谱只能是光绪二十年修的<汤氏族谱》。在花园中谈论家谱时艾芜大约十岁,艾芜的父亲应该是三十多岁(生于光绪八年)。按<花园中》的叙述,他是拿着家谱边看边说,不至于“打胡乱说”。因此,可以认定艾芜《花园中》以及后来的《我的幼年时代》所说的祖籍湖北麻城均属艾芜记忆有误。

  我写此文时看到李义让、吴光奎的《艾芜祖籍在何处》一文,其中提到,1989年9月25日,新都县档案馆馆长等人在四川省人民医院看望住院的艾芜时,告之征集到《汤氏族谱》,并当面展示了祖籍湖南省武冈州的证据。艾芜说:过去我在书中道听途说地记叙了我的祖籍,结果使我错误了大半生,也误导了不少读者,希望得到纠正,以免一错再错,否则我将遗憾终身。这也算是《花园中》、《我的幼年时代》属误记的旁证。因此,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艾芜的祖籍是湖南宝庆府武冈州。

  二、谱系:艾芜是汤氏家族入川后的第几代

  艾芜是汤氏家族人川后的第几代?已有的专著各有说法,皆不明就里。谭兴国的《艾芜评传》写道,“这个移民之家到了第七代,也就是艾芜的高祖父汤德润的时候,达到鼎盛。”@照高祖、曾祖、祖父、父亲的亲属次序推算下来,艾芜当是第十一代。张效民的《艾芜评传》这样写道,“按着第九代的字辈排行……这个小孩被取名道耕”。究竟谁的说法是正确的呢?艾芜的谱系究竟是怎样的?

  据《汤氏族谱》,汤氏始祖由楚带来的命名排行二十字为:“科士克崇英,万希祥泰民,世祚承宗祖,美德正乾坤。”艾芜在《我的幼年时代》里回忆,到他的父亲这一辈,刚刚用到“坤”字,便又派人到湖北麻城(实为湖南武冈)“去访问祖先同姓的家族,才又带回好些句韵文,印在族谱里面”。《汤氏族谱》中载有七世孙汤孔昭新续的命名排行四十字为:“道继宽仁著,功昭勇智闻,日新延福泽,天锡尚忠贞。丕显衷思降,绥猷性有恒,裕怀隆佑辅,永远嗣先型。”头两句“道继宽仁著,功昭勇智闻”与艾芜《我的幼年时代》中的回忆是吻合的。艾芜的人川始祖汤承烈是“承”字辈,《汤氏族谱》言“祚绵公子也”可证。艾芜是“道”字辈,照汤氏字辈排行算来,艾芜应该是汤氏家族人川后的第九代。谭兴国将汤德润误为第七代,其实是第五代。据《汤氏族谱》,我对艾芜他们这一支的谱系稍做整理,简单排列如下:汤承烈——汤宗圣——汤祖德——汤美文——汤德润——汤正朝——汤乾围——汤坤庸——汤道耕(即艾芜)。

  顺便纠正李义让、庄巨川《艾芜先祖人川考略》中的错讹。该文后面附录汤氏排行六十字,但有四处错讹,“宗”讹为“宜”,“锡”讹为“赐”,“思”讹为“斯”,“猷”讹为“锡”。凹艾芜在<我的幼年时代》中将“世祚承宗祖,美德正乾坤”记写为“烈希承宗祖,美德正乾坤”,“烈希”二字是误记。致使一些研究文章在引用时“将错就错”,以讹传讹。

  三、籍贯:彭县还是新繁县

  关于艾芜的籍贯,都说是新繁县,这没有分歧,但具体情形还是需要考释。

  据《汤氏族谱》,汤家人川始祖汤承烈“偕妻负子,贸易入川,转徙彭县,改业归农。始居县东善人桥,迁桐麻林,继迁三兴寺附近。”迁居三兴寺后,汤氏家族“买宅栖身,兴家立业”。《汤氏族谱》载,“彭邑之东三兴寺侧,我始祖来川首创室家发祥地也。聚族于斯,庐墓相属,迄今几二百年。”善人桥、桐麻林、三兴寺均属彭县(今彭州市)。善人桥在今九尺镇东北,桐麻林在今竹瓦乡戊寅村,三兴寺在今竹瓦乡天星村。但需要说明的是,清康熙七年(1668年)彭县曾撤并人新繁县,直到雍正六年(1728年)才恢复彭县建制。汤氏始祖是康熙三十七年入川的,那时善人桥、桐麻林、三兴寺归新繁县管辖。

  汤氏家族从始祖汤承烈经二世祖汤宗圣,传至“祖”、“美”代,汤氏家族“人丁繁衍”。再传至第五世孙“德”字辈,弟兄七人,“壮年弟兄析爨”,老五汤德润“迁居繁邑界”,也就是紧邻彭县竹瓦乡三兴寺的新繁县水村三甲曹家碾,即现在的新都区清流镇翠云村三组。汤德润“分得欠水瘠田。颓蔽宅舍”。但他“胼胝备至,不数年间,硗确化膏腴,堂室渐修葺,种植佳木,缭以周垣,浓阴青翠”。从此,汤氏家族分出一支就在新繁县清流乡定居下来,再传“正、乾、坤”三世,到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一个男孩诞生在曹家碾的张家院子,按字辈取名“汤道耕”,他就是后来的艾芜。很清楚,艾芜先祖人川的定居地是彭县,到艾芜的高祖汤德润时才迁居邻县新繁县,艾芜出生在新繁县清流乡,籍贯是新繁县。新繁县是在1965年7月1日正式撤销县治的,其行政区域划归新都县,2002年1月1日撤新都县设新都区,隶属于成都市。

  艾芜的堂曾祖母一家人,大都吸鸦片,年年变卖田产。到民国六年(1917年),连居家的院子及附近的田地也要出卖了。汤姓族人不忍他们的祖业变成异姓所有,就劝艾芜的祖父汤乾围把它买下来。汤乾围买下新院落后,艾芜的父亲汤坤庸一家和艾芜的四叔一家就迁进新院落居住。这座院落与原来的住宅相隔不过三四里路,但属彭县管辖,名叫李家碾李家院子,在今彭州市竹瓦乡天星村四组。1925年,艾芜出川南行,就是从李家院子出发的。对此艾芜是这样说的:“我们父亲这一家人,和四叔的一家,⋯⋯变成了彭县所管的居民了,但父亲却仍然在新繁教育界服务,而在履历表上所填的籍贯,也依旧是新繁两个字。” 这时候,艾芜的远房堂叔祖来到设在三兴寺的小学教书,艾芜和弟弟汤道安便转到三兴寺小学读书。艾芜是这样描写当年的三兴寺的:“三兴寺这个庙子,位在彭县境内,相当贫穷,四周的土围墙倒了,也没修起,人们随时可以从后面的竹林,走进大殿里去。菩萨的袍子,脱了金了,显得相当槛楼,脸色也像有些潦倒似的。”艾芜和弟弟在三兴寺小学读了一年书后,因祖父又设馆教私学,就重新回到祖父身边做学生,离开了三兴寺小学。据当地知情人讲,三兴寺在上个世纪5O年代以后慢慢湮灭了,当年的地方现在是彭州市竹瓦乡天星小学。学校不大,也较简陋,作为一所村小,只能说过得去。学校里有汤家后人在做教师,延续着汤家的“耕读”传统。

  由上可见,艾芜的先祖人川后最终定居彭县,到第五代时其中一支迁居新繁县,艾芜出生在新繁县,籍贯应是新繁县。民国六年(1917年)时艾芜一家又搬回彭县居住,1925年艾芜也是从彭县住家启程出川南行的。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