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综述 >> 年度综述 >> 正文

热望与沉思之间——以2012年军事文学研究为例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2月27日09:18 来源:文艺报 秦 烛

  “重写”与“再解读”

  作为当代文学的一部分,军事文学曾有过辉煌的历史。一个历经太多战争灾难和拥有世界上较大军队数量的国家,与其相应的军事文学,按说,本应得到研究者的重视。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朱航满在《论文学史上的军事文学缺失》一文中,就以三部在学术界广受好评的文学史论著为案例,对于其中评述的军事文学作品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发现,与军事文学上世纪50年代以来的重要地位和巨大影响相比,这些“重写文学史”的论著,并没有给军事文学以足够的重视。由于中国的军事文学本身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性,“重写文学史”大多注重“文学性”,而不再关注“政治性”,导致了它在文学史写作中的逐步“失宠”。但作为文学研究的一种独特方式,史家如若忽视了军事文学的存在,某种程度上说,就等于漠视了那段历史。朱航满的这篇“文学史”研究,引起了当下军事文学研究者的共鸣,朱向前在《当代军旅文学理论批评轨迹的回望与反思》一文中,也给予了特别回应。

  而更令人感到遗憾的是,目前仅有的几部专门以当代军事文学为研究对象的文学史论著,其研究也并不深入和系统,给人更多的感觉是“抛砖引玉”或“浅尝辄止”,距离学术的权威性尚有距离。这与编著者的视野、心态、学养、襟怀等等,都有着很大的关系。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在近年来的当代文学史的“重写”热潮中,“重写军事文学史”也成为一种学术自觉,使得一部分未曾获得重视的“军事文学”作品,得到了应有的关注和研究。董之林的《“旁生枝节”对新写实小说观念的补正:以〈腹地〉再版为关注点》,就对抗战作家王林的长篇小说《腹地》的创作与出版进行了细密的研究,并指出其在特殊环境下并非遵守“主流”形势的文学观念,而是别出心裁,独具一格,成为军事文学乃至当代文学写作中的一个另类。正因如此,《腹地》的出版曾因成为“文学事件”而长期被埋没,作家王林也成为被成功打捞的“文学史上的失踪者”。

  文学史的重写,是对“被遮蔽”文学作品的重新发现,同时也是对经典文学作品的一种“再解读”。“再解读”本系部分学院派学者对于当代经典作品的重新解读,其以更为开阔的视野、更为现代的批评方法以及跨学科的研究手段进行解读和评判,成为“重写文学史”的另一种变奏。谷海慧的《英雄叙事的观念嬗变:论〈新兵连〉对于当代军旅文学史的独特意义》、孙民乐的《十七年文学中的“百合花”》、席扬等人的《“战争”的革命叙述与“革命的战争叙述”:论作为一种“典型现象”的“十七年”抗战小说》等论文,将作品纳入到一个特定的时间阶段和政治背景中,来重新认识或打量那些军事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值得注意的是,陈建光的《泛娱乐化时代军旅小说的文化身份》将当下的军旅小说创作纳入到“泛娱乐化时代”的背景下予以考量,此文还是课题“当代军旅小说60年”的一个阶段性成果,但文中将严肃军事题材小说与影视文学题材的创作混杂在一起研究,而不加区分,显得不够谨严。

  其实,诸如茹志娟的短篇小说《百合花》、刘震云的短篇小说《新兵连》以及“十七年”的抗战小说并没有被漠视,其文本的“经典性”与独特性让其有了更多的阐述空间。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种“再解读”也是对文学史的“重写”,诸如谷海慧便注意到刘震云的《新兵连》对于上世纪90年代军旅文学“新写实”思潮的影响。从这一个层面来说,诗人简宁的评论《他丢失了家,还是家丢失了他:李晓桦的八十年代写作》也是一篇值得关注的“再解读”,此文不但重新打捞了一位几乎要被当代诗坛以及当代军旅文坛忽略的诗人,同时又对这个重要诗人在上世纪80年代军旅诗歌谱系中的面貌进行了“重塑”,指出了其诗歌写作中的探索意识与生命体验对于军旅诗歌维度的思考。这种“被遮蔽”的文学研究,为当下军事文学研究提供了另一种可能。

  那么,一个重要问题是,究竟还有多少有价值的作品需要我们去“重写”和“再解读”?近来,笔者读到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梦想与路径:百年中国文萃》,发现此书编者将军旅报告文学家周涛的《黄河漂流探险目击记》,列入到1911年辛亥革命以来的“百年中国文萃”之中,可见评价之高,并有“平实,复杂,深刻,生动”这样的评语,令笔者感到惊异和兴奋;再如,军旅评论家陆文虎的论著《荷戈顾曲集》,底蕴深厚,见识不凡,对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军事文学创作曾有过重要的指导意义,但可惜也没有受到当下军事文学研究者的足够重视;另外,曾为军旅作家并创作出经典军事题材小说作品的作家莫言,在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也将对于重新认识、评价和书写当代军事文学史带来新的改变。由此看来,对于“当代军事文学史”的研究与写作来说,目前大量史料的梳理与被埋没作品的挖掘,并将它们纳入到整个20世纪的中国军事文学、整个世界的军事文学以及整个中国当代文学的研究范畴之中,进行重新解读和评价,可能是一个急需进行的重要课题。

  “命名”与“把脉”

  作为当代文学史的一部分,军事文学研究呈现出一种奇怪的现象:一方面是研究者对于军事文学本身的研究,缺乏足够深入、系统和全面的研究;另一方面则是研究者对于当下的热点文学态势,保持了一种亦步亦趋的研究热情。以近年来的“新世纪文学研究”为例,军事文学研究中便出现了所谓的“新世纪军旅文学”研究,这种研究固然十分重要,但从理论的创新性上来说,这种“命名”与研究范式,便颇感有“拿来主义”的原创性不足。以朱向前的《新世纪十年军旅文学概观》、傅逸尘的《新世纪军旅长篇小说研究》等研究课题为依托,这个“命名”也已渐成气候。由于2012年为新世纪10年刚过之际,这一阶段性总结研究的文字便颇感及时和醒目。以笔者所见,便有《新世纪军旅文学:英雄主义精神向度与现实主义写作理念》《伦理嬗变与叙事转型:新世纪军旅长篇小说十年估衡》《通俗化转向与类型化写作:新世纪军旅长篇小说生态的重建与叙事伦理的嬗变》等多篇重要论述。这一系列的研究文章,视野开阔,高屋建瓴,在分析走向和把握大势上功不可没。不过,其明显的问题则有:简单罗列繁杂的文学作品,使得研究变成一种“话语权力”的可能;缺乏大量文本的深入细读,使得评述显得不够精准和透彻;近距离和短时间的观察研究,使得论述难免夹杂有主观上的个人情绪甚至是偏见。

  与“新世纪军旅文学”命名相同的是“新生代军旅作家”的命名。这一“命名”抓住了一批上世纪70年代与80年代出生的军旅青年作家,在新世纪后集体登上文坛这一现象,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和创新性。如果说“新世纪军旅文学”这个命名还能够成立的话,显然还有以“新生代作家”的集体出现作为基础和支撑的。以2012年为例,关于“新生代军旅作家”研究就有李奇峰的《新生代军旅作家创作心理探析》、徐艺嘉的《新世纪文学语境中的审美“新质”:新生代军旅中短篇小说创作特点成因之我见》、傅逸尘的《和平年代的英雄主义应该如何表达:由“70后”新生代军旅作家说起》、傅逸尘和徐艺嘉的《小人物、存在感及现实性:“新生代”军旅作家小说创作整体观》等。其中,李奇峰谈论“新生代军旅作家”的“创作心理”,徐艺嘉谈论“新生代军旅作家”的“审美新质”,傅逸尘谈论“新生代军旅作家”的“整体观”等,尚有一定的新意和价值。张志忠在《军事文学的自信力与精气神》一文中,对于“新生代军旅作家”的创作提出了批评和质疑,并与一些当代军事文学经典作品进行了参照,乃是旁观者的热心之举。

  卢冶的《再思军旅文学》文短意深,指出了军旅文学在新世纪后呈现的新情况与现有的陈旧研究范式之间的距离,由此呼吁新世纪军旅文学研究首先应该从重新“命名”做起。但显然,近年来军旅文学研究的“命名”在笔者看来,还是有些跑马圈地的急躁情绪,而其实更值得重视的应是对于创作现象的认真“把脉”和扎实探究。2012年第3期的《军营文化天地》策划了“把脉军事文学”专题,便是对于军事文学创作现状进行集中“会诊”的努力,此期杂志刊登了朱向前、周大新、汪守德、殷实、朱航满、傅逸尘等老中青三代军旅评论家的文章,针对当前军事文学的症结进行了集体把脉,其中有对“文学影视化”问题探究的,有对“文化准备不足”探究的,也有“写作资源”、“理论素养”、“写作伦理”等问题上的种种思考。通读此期的策划和专家发言,不难发现军事文学创作呈现的两个研究倾向值得关注:一是军事文学创作目前正面临着较大的困境和焦虑,特别是关于“严肃文学”或“纯文学”军事题材创作;其二是批评家所开出的药方五花八门,但能够对症下药的实际上还是不多,头疼医头和脚疼医脚的现象普遍存在。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在2012年的军事文学批评研究中,白烨的《繁荣和发展军事文学之我见》,汪守德的《军事文学需要寻找和展示新的姿态》《军事题材文学创作的几组关键词》《军旅文学要有大理想大气象》,殷实的《文学原创与文化自信》《谈文学理想与文化矛盾》,王凤英的《军人旗帜下的审美更新》《和平语境下的英雄敬畏》等文章从更深层次来看待问题,就显得比较有价值。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汪守德的《军事题材文学创作的几组关键词》,这篇文章从“关键词”切入,总结了当前军事文学创作中的“历史与现实”、“经典与原创”、“人物与结构”、“事实与哲理”、“疼痛与爱怜”、“实力与眼界”、“本土与世界”等关键词,抓住要害,抓住问题,具有很强的指导性与针对性,乃是热心之作。汪守德的这篇评论不但立意巧妙,而且显示出评论家长期关注一个研究领域的耐心,显得胸有成竹,其对于问题的分析虽然言简意赅,但却一针见血,令人耳目一新,堪称一篇厚积薄发的评论佳作。殷实的系列评论从“文化”这个深层次的角度入手,谈论当前军事文学创作在“理想”、“原创”、“自信”等方面遇到的困境和矛盾,显示了评论家很深厚的理论素养,这在当前的军旅评论家中,也是不多见的。

  “细读”与“点评”

  无论是对文学史的“重写”,还是在文学理论上的“把脉”,都必须以大量的文学阅读和批评实践作为研究的基础。在文学评论中,作家论与作品论就是常常被运用的批评方式。而在研究中,这种对于作家作品的阅读,又往往或者是对作品的印象式点评和鉴赏,又或者是对于文本进行“细读”来发现文学作品的内在纹理的。以2012年的批评研究为例,在对于作品的“细读”上,便有吴峰敏的《论刘白羽的军事文学理论》、乔军豫的《论90年代李瑛诗歌的新气象》、吴安平的《单纯·留白·意蕴:谈周涛散文中的人物描写》、陈敢与雷成佳的《悲悯深邃与雄奇壮美构筑的艺术世界:论李存葆散文中的“道”与“乐”》、何平的《如此浩荡,如此幽深:读王宗仁散文〈大地与坟茔〉》、朱航满的《孤独的迷恋:朱苏进小说创作论》《一篇读罢头飞雪:读朱增泉的〈战争史笔记〉》、朱向前的《正面强攻战争文学的“坦克”:徐贵祥和他的战争文学创作》、王迅的《麦家中短篇小说的诗学分析:偶然性、时间断裂与命运错位》,洪芳的《穿越火焰之门的生命图景:刘立云军旅诗歌论》、王甜的《反义词的沙漠 在场的主角:解读王凯小说中的沙漠意象》等。

  这些“细读”式的评论中,论者的关注角度和切入点呈现出新颖而又细小的特点。诸如吴峰敏的评论,谈论刘白羽的“军事文学理论”,回避了对于刘白羽研究的热点,有着很重要的参考价值;乔军豫的文章重点谈李瑛上世纪90年代的诗歌,切入一个较为明确的时间意识;吴安平的文章专谈周涛散文中的“人物描写”,可谓小孔见大景;王甜谈论王凯的小说,则注意到了其创作中的“沙漠意象”,令人眼前一亮。另外一个方面,这些“细读”评论又能引入新的理论资源,诸如陈敢等人对李存葆的散文写作,引入了散文中“道”与“乐”的变奏,乃是中国传统文化“文以载道”与“乐感文化”的另一种表达;朱航满研究朱苏进的小说创作,则试图以“创伤”这一心理学概念来对作家的创作性质和美学意蕴进行审视;其对朱增泉的长篇散文《战争史笔记》的评论,则借用黄仁宇的“大历史观”与钱锺书关于“笔记体写作”等思想来观照;再如王迅对于麦家小说的解读,便采用了“新批评”的手段,指出麦家小说中的“偶然性、时间断裂与命运错位”。

  综观这些“细读”文本的评论文章,尽管论者均采用了扎实细致的阅读方式,但整体来看,论者对于新的批评资源的运用还不能够得心应手,有些读来还略显生硬。军旅批评家中,李美皆近年来以“女性军旅作家”为对象的系列研究,吸收了西方女性主义的理论资源,使得这个系列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并很快脱颖而出,成为近年来军事文学研究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由此看来,军旅评论家提升自身理论修养,扩大理论视野,不断提高运用新理论的实践水平,或是当前从事军事文学理论批评的关键。

  与文本的“细读”相呼应的是文本的印象式“点评”,在2012年的军事文学批评中,以刊发在《文艺报·军事文艺专刊》上的年度“综述”为代表,集中刊载了朱航满的《非典型与小概率:2011年军事题材中短篇小说评述》,傅逸尘的《强势的类型化与孱弱的现实性:2011年度军旅长篇小说扫描》,张志强的《多重视域中的历史叙事:2011非虚构文学创作综述》,殷实的《诗与真 破和立:2011年军旅诗歌印象》,丁晓平的《姹紫嫣红总是春:2011年度军旅散文创作评述》等。这些文章集中点评了2011中国军事文学创作的现状,或梳理佳作,或指出问题,或点评赏析,对于了解军事文学创作的现状和发展提供了线索和基础。其中,朱航满对于军事题材中短篇小说中有关“战俘”、“女性”和“问题士兵”等题材的特别关注,并引出了小说创作中选材成功的“非典型”与“小概率”规律,颇具启发意义;张志强对于非虚构军事文学的点评中,注意到当前非虚构军事文学在“历史叙事”中的凸显,以及在探寻历史真相、“行走”挖掘史料、“用细节说话”和“学者化倾向”等方面的特点,而论者选用“非虚构”这一概念,而舍弃“报告文学”这一常用提法,也显示了一种学术态度与胸怀;殷实对于军事题材诗歌创作中旧体诗词的注意,以及对于当代军旅诗歌创作中语言问题的关注,也都闪烁着思想的点点火光。

  另外,朱向前与傅逸尘的《军旅文学需要警惕现实性的弱化:2011年度军旅文学综述》,这篇年度观察报告具有较好的概括归纳与资料梳理,对于军事文学创作的整体把握积累,也显示出了较强的功力;朱航满的《文章事 寸心知:近年来鲁迅文学奖获奖军事散文札记》系其军事文学“鲁奖系列”研究之一,此篇关于军事散文的研究,试图从“军人身份”、“军事题材”和“散文体裁”三个层面来解读;王凤英的《青山霁后云犹在》系对获得“五个一工程”奖的军队作家的创作进行评述的文章,属于及时介绍和点评的回应之作;朱向前的《重说一只失衡的“车轮”》对于近年来军旅文学研究轨迹进行了个人回望,指出了目前所存在的种种问题,可谓忧心之作。令人感奋的是,《西南军事文学》于2012年4期策划推出了“军旅新锐批评家”专辑,集中推出了傅逸尘、周徐、萧潇、孙彤、朱航满、徐艺嘉等数位“70后”与“80后”的年轻批评家,可谓军旅文学批评新生代的集中亮相。值得注意的是孙彤对于“特种兵”题材军事文学写作的关注,傅逸尘对于军旅文学“写作伦理”的倾心,朱航满对于批评文体与文体批评的用心,萧潇对于中西经典文学和影视作品的熟稔,周徐对于“英雄主义”的系统再梳理和研究,都是近年来军事文学研究值得关注和欣喜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我们期待新人登场。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