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综述 >> 年度综述 >> 正文

叙事的刻度——2012年非虚构军事文学创作综述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2月27日09:17 来源:文艺报 张志强

  如果给2012年非虚构军事文学创作做一个简单概括的话,可以用三个观点说清:一、中短篇创作专注于对现实军营生活的书写;二、长篇创作在对现实与历史的深度叙述中开掘出了新题材、寻找到了新的叙事视角;三、非虚构军事文学创作在创作观念与表现手法上有了大胆的突破与创新。

  中短篇创作:现实题材的领地

  随着中国科技力量的增强,2012年与军事科技相关的领域创造出了令世人瞩目的重大成就,神州九号航天器上天,“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下潜深海突破7000米的深度,同时,中国北斗二代导航星形成亚太区域覆盖能力,歼20试飞一切顺利,辽宁舰航母正式服役,舰载机15顺利降落在航母甲板,中国军人参与人类历史上首次模拟520天“火星之旅”获得成功等等诸多重大军事科技成就,使得非虚构军事文学呈现出对现实军队生活与军事变革力量的高度关注。

  在2012年的非虚构军事文学创作中,中短篇作品的收获较大,其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就是大部分中短篇创作都集中对现实题材作出了特别的关注。在我们所考察的文学刊物、网站中,《解放军文艺》《西南军事文学》《西北军事文学》《神剑》《橄榄绿》《战士文艺》《前卫文学》《海军文艺》《中国作家·纪实版》《人民文学》《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中国军网》《中国报告文学网》等都登载了大量的军事题材的非虚构文学作品,而这些作品呈现出色彩纷呈的现实特色。

  一、表现科技领域、医学领域的作品成为突出的亮点。在众多现实题材非虚构军事文学创作中,表现科技领域、医学领域的作品是个突出的亮点。如表现科学家钱学森的作品《钱学森开启航天时代》(涂元季、刘莹),表现军队力学家林俊德事迹的作品《力学家老林的时间表》(唐本奇),表现“神九”3位航天员刘洋、景海鹏、刘旺飞天事迹的作品《太空中的军礼》(赵雁),表现女航天员刘洋事迹的作品《太空,那朵柔美绽放的铿锵玫瑰》(唐秀颖),表现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模拟“火星生活”520天试验中中国军人王跃的作品《王跃:“飞”得最远的中国人》(朱霄雄)等。

  在这些现实题材的创作中,非虚构军事文学创作一方面表现出对重大事件与重大题材的敏感捕捉能力,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了这一年非虚构军事文学创作在现实题材开掘上的努力。2012年第2期、第4期、第5期《神剑》登载的3篇作品:朱霄雄的《王跃:“飞”得最远的中国人》、唐秀颖的《太空,那朵柔美绽放的铿锵玫瑰》、赵雁的《太空中的军礼》都将目光投射到了4位航天员的身上,特别是对中国女航天员的追访更成为他们聚焦的核心。同时,军医、军医院也成为非虚构军事文学创作的焦点。这类作品有从总体上表现军队医疗改革和科研进展的,如卢晨、刘文堂的《医院,让生活更美好》等,更多的作品则是表现军医个人职业生涯的现实作品。如表现第四军医大唐都医院眼科主任严宏事迹的《领航光明》(马晓伟),表现西藏军区副司令员、西藏军区总医院院长李素芝事迹的《亲近西藏的若干种方式——军医李素芝速记》(殷实),表现军医王立民事迹的作品《锁定一生的目标——记“雷达神医”王立民》(王甜),表现武警总医院神经外科主任袁俊事迹的作品《良医袁俊》(章国燕、王英峰)等。同时,部队院校、机关也成为非虚构军事文学表现的一个新的方向。如叙述国防科技大学事迹的作品《天高海阔》(曹慧民、乔林生、龚盛辉),描写军科出版社编辑潘宏事迹的《飞墨流香》(包国俊)等。

  二、描写驻守海防、边防连队守军生活的作品数量众多。2012年在众多非虚构军事文学创作中表现连队守军生活的作品较多,如描写南彭岛上的守军生活的《“浪花岛”上向阳菊》,表现“海洋岛”守军政委史赜事迹的《黄海前哨“磐石松”》(焦玉庆、王义生、黄长刚),表现济南军区某部仓库守兵事迹的《山鹰之恋》(桂恒彬,夏恩广),表现吉林省军区边防第二团一营政治教导员李连磊事迹的《他就是那把火》(吕永岩),表现老将任晨守边事迹的《儒将胆气倚剑生》,表现三亚海军生活的《西沙兵情》(郭洪林),表现黑龙江边界线上的水兵事迹的作品《界江的卫士 流动的界碑》(卢兴旺、李建峰),表现南沙官兵守边戍边生活的作品《南沙踏浪》(老实),表现海军边防哨兵生活的《守望大海——“爱国爱岛天涯哨兵”纪事》(郭富文)等。

  在描写边防军生活的作品中,表现西藏地区官兵生活的作品更为突出,如描写西藏运输大队张浩林事迹的《西藏的路,边防的兵》(甘华),《世界屋脊上的钢铁长城——西藏日喀则军营巡礼》(达度,侯建伟),《行走世界屋脊 读懂西藏军人》(练红宁),还有裘山山发表在《中国军网》上的“走西藏”系列作品《蓝天上没有鹰的痕迹》《飞起来吧,我的战机!》《沿着雪线走》《遥遥远远的路——川藏公路纪行》等等。这类作品是作家深入边防艰苦生活后的体验之作,大都有共鸣之感。

  三、写“特殊”军人、“特殊”战场的作品成就突出。对那批生活在特殊领域的军人,非虚构军事文学表现出了较大的热情,如描写三军仪仗队四中队中队长李强事迹的《执行队长》(朱旻鸢),以对话的方式回顾文艺兵经历的《姐妹长谈》(裴指海),描写成都军区某陆航旅事迹的《雪域天籁》(黄龙),写舰艇兵生活的《舰艇兵印象》(武建奎),写山东半岛海军基地军械技术保障大队事迹的《又见山中那片海》(卢晓渤),写沈阳军区某集团军通信执勤站站长白雪事迹的《男兵连里的女连长》(吕永岩),驻上海某部信息技术部事迹的《军中白玉兰》(刘跃清、方向、许祥彬)等等。

  2012年对于现实军营生活的描写已经伸展到了境外,表现中国第三批赴利比里亚维和运输分队事迹的《穿越“自由之地”》(曹岩),表现援外生活的《中国名片,海军名片——海军装备研究院纪元、石茜夫妇援外纪实》(方高明、余华梁、沙志亮)等。在这类作品,还有一些表现“特别战场”的作品,如表现大旱之年给水团使命的《大漠给水兵》(张春燕),表现云南武警森林总队灭火事迹的《百战百捷——来自彩云之南扑火报告》(胥得意、张晓庆),表现公安边防部队大连湾边防军与当地百姓浓厚感情的《你是百姓的诺亚方舟》(孙模同、臧思佳)。

  四、描写军人“硬汉”形象之外的柔性特质的作品引人注意。如描写军人“孝子”形象的作品中,表现沈阳军区某高炮团新战士张广奇与他的母亲的故事《望儿山下》(孙永库,梁忠春),表现陕西武警咸阳支队副参谋长李东虎事迹的作品《解读孝子》(郝敬堂,朱红亮)等,还有描写军人“善举”的作品《士官杨小平》(马泰泉),表现了一个普通士官杨小平的助人为乐的事迹,表现“雷锋团”事迹的《不熄的火炬》(杜守林)等作品,都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军人作为“人”的普遍人性的一面。

  现实题材之所以在2012年的中短篇创作中表现突出,原因是,中短篇“短平快”的特点符合及时表现当下现实的需要。同时,这一形式也决定了适合任务性写作的要求,许多现实性的作品就是任务性写作、命题作文,这需要及时快速,这一点是长篇作品难以做到的。同时,对于当下思想、政治宣传的需要、主旋律写作的需求也决定了中短篇写作适宜当下题材的表达。

  五、中短篇非虚构军事文学创作对历史叙事也表现出了一定的热情。非虚构军事文学在对现实军营与军人特别关注的同时也对历史事件叙事有所涉猎,如张计发、张冬冬对上甘岭战役重述性的作品《铁血丹心》,叙述武警部队成立与变动历史的作品《忠诚天地鉴》(肖福恒),叙述老将郝梦龄经历的作品《郝梦龄将军其人其事》(杨金平),还原成都军区与昆明军区合并历程的作品《1985——两区合并纪实》(纪莹),表现晋察冀老人生活的《活在旧画报里的爷爷》(惟诚),描写老战士军旅生涯的《段苏权和八纵那些事儿》(米耑)等。

  长篇作品:在现实与历史的空间中深度开掘

  在长篇非虚构军事文学创作中,2012年除延续了前一年度对历史叙事深度探索的传统外,在现实题材的挖掘上有了一些新的收获。如傅宁军描写大学生入伍生活的《大学生从军报告》,海军作家黄传会描写人民海军派遣潜艇学习队向苏联学习潜艇的《潜航》,陶纯、陈怀国表现两弹一星研发历程的《国家命运:中国两弹一星的秘密历程》,由宇航出版社出版的《天魂:航天精神纪事》细致地叙述了中国航天人艰苦创业奋发图强的历程等。

  在现实题材中,丁小炜的《在那遥远的亚丁湾》从写人的角度写亚丁湾护航,通过大量真实的故事与事件,并引用大量的资料叙述了中国海军在境外的特殊军事行动。午月的《向北飞,雁南归:新中国一个两弹军工家庭的悲欢离合》,刘小晖的《大国威仪: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60周年纪实》描写了人民子弟兵的“脸面之师”仪仗队的生活,龚盛辉的《铸剑:国防科技大学自主创新纪实》则触及到了致力于国防科技教育的特殊队伍。

  在现实题材的创作中,有一部独特的作品,那就是一群网络作家在“新浪网‘革命后代’博客网”中所撰写的《那时的军营那时的我》。这部由80篇优秀作品组合而成的作品,从独特的视角缅怀前辈情、讴歌战友情、赞颂军民鱼水情,细微而真实地书写了在网络时代人们对于军队与军人的理解。

  历史叙事依然是2012年度长篇非虚构军事文学创作的重点。表现为作品数量众多、手法新颖独特。在历史叙事中,表现出如下一些特点。

  第一,抗战叙事仍然是历史叙事中的热点。但在叙事内容与技法上有了新的开拓。历史叙事作品对于历史细节的追访与对现实的深思,是非虚构军事文学创作取得的重要收获。康振贤的《虎贲独立师:国民革命军第102师抗战纪实》用文学方式树立起了一座“纸上的纪念塔”以此来回望那场真实而令人震撼的战争,以直面真相的态度记载了历史空间的种种现实与遗憾。西尔枭的《血祭山河:380万中国军人之死》全面记述了抗日战争中东北战场、平津战场、淞沪战场、晋北战场、南京守卫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赣湘战场、华北战场、中条山会战、长沙会战、浙赣战役、滇缅战场、常德会战、豫湘桂战场、湘黔战场等战场中战死的英烈亡灵。

  对于抗日战争的历史叙事,除了正面战场的记述之外,有了更多的开拓。姜铁军的《血搏》就讲述了一场浴血锄奸的抗日故事,夏继诚的《打入日本宪兵队》根据抗战时期浙东区党委城工委和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政治部敌工科领导下的反间谍小组的真实历史,记录下了4男4女在特殊环境的生存与斗争,记述了新四军战士同残暴、凶恶、狡诈的日本宪兵进行生死搏斗,最后全身而归的故事。

  同时,反映抗联生活的作品也成为2012年非虚构军事文学创作的热点。姜雅君的《红旗热血黑土(100位抗联英雄的故事)》依史实为据,按时序排列,截取百位抗联英雄业绩的片段,用故事性语言、艺术画作、烈士遗物图片再现了抗联可歌可泣的战斗历史。胡卓然、赵云峰的《魂兮归来:不该忘记的十四年东北抗战》全面记述了东北那块神奇的土地上14年的抗日生活。

  第二,对新中国成立后的军事活动的描写成为新的聚焦点。首先是描写抗美援朝战争的作品,彭蜀湘的《家事连绵也峥嵘:我的母亲和志愿军家属队》是一部特殊的作品,他从独特的视角讲述了抗美援朝战争。那支对战争作出过贡献却因其非主流而被历史遗忘的一群人被作者挖掘出来,这就是志愿军家属队,作品从极为个性化的叙述角度重温那段历史,叙述了一个由妇女和儿童组成的一千多人的大集体,揭开了英雄背后的真实生活。

  另一部描写抗美援朝战争的作品是张泽石、高延赛创作的《孤岛:抗美援朝志愿军战俘在台湾》也是一个“冷门”题材,作品描写的是在朝鲜战场被俘的志愿军战士被押解到台湾后的生活。这在曾经的历史中是决然不谈的,而今天的作家以求真的精神追索出了这段被尘封的历史事件。李峰的《决战长空》生动展现了抗美援朝战场上空军作战的精彩场景,呈现了中国空军空战实力从零到世界第三的发展历程。

  其次是表现我军在特殊年代的作战行动。上世纪50年代就已凭借《团指导员》成名的老作家谢雪畴创作的《中国空军击落U-2纪实》从亲历者的视角描写了中国击落U-2侦察机的台前幕后,解密其背后的中美生死较量。

  在表现当代军队生活的作品中,有一部描写我军首批进藏部队故事的作品,《新中国首批进藏部队官兵真情讲述:走通天路》(鲁雁南、张黎明)通过对50余位当年首批进藏部队官兵的采访,从不同的侧面描写了从将军到士兵、从汉族到藏族、从男兵到女兵对这段历史的记忆。

  第三,从新的视角重新书写特殊时代的人物。从当下时代的视角重新看待曾经的英雄人物,重述英雄的历史是当今非虚构军事文学创作的热点。对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的解构、对历史真相拷问的努力使得曾经被过于神化的人物与普通人接近,如陈然的《邱少云》,最早报道雷锋事迹的作家陈广生站在现实的角度对雷锋事件的重述之作《经典雷锋》,续写雷锋精神的作品《永远的雷锋——雷锋精神五十年》(马辂)等,都在这方面做出了积极有益的努力。

  舒真的《“八一敢死队”的故事》描写的是一群穿行于朝鲜战场、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秘访越南南方、西沙南沙边防、炮击金门、唐山大地震、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等危险地带的一群英雄——中国战地摄影师,他们为了留下最为真实与震撼的瞬间,出生入死,冲锋在前,为历史留下了宝贵的见证。

  第四,出现了一些质量较高的描写国民党军队生活的作品。曹学思、屈庆伟创作的《异域孤军沉浮记:最后逃离大陆的两支国民党军队》描述的是新中国解放后,两支残余的国民党军队从云南、广西败退到越南、缅甸境内后的经历。作品不仅完整地叙述了事件的过程,且对人在特殊的生存环境下的心理与人在命运面前的无能之感进行了透彻的分析。描写国民党一支特别军队的《贵州草鞋兵》(齐赤军、梁茂林)全面、真实、客观地反映了贵州籍国民党将士抗战历史的事迹。康泽的《蒋介石的十三太保之一国民党“党卫军”魁首:康泽自述》描写了蒋介石的两个宠臣(戴笠、康泽)之一的康泽的经历,康泽专事国民党内部情报,作为国民党的情报头目,戴笠早已被人所熟知,但康泽的情况却鲜为人知,这部作品正填补了这一空缺。

  第五,历史叙事普遍有对还历史本来面目的求真、求实书写的精神。在寻找历史真相的作品中,有一部由陈桂棣、春桃夫妇二人创作的《寻找大别山》令人称赞。作者从一个大别山农民的求救电话讲起,那个电话是希望作家帮忙请政府补贴翻修一下已经腐朽、摇摇欲坠的危旧老房,而房主是一位叫李开文的老红军战士,他不仅完整地走过长征,而且还是毛泽东在延安时期的炊事员。这件事让作家们感到震动,于是开始了一次穿越现实与历史间的寻访与追问。作品讲述了80年前发生在大别山上的最惨烈的“自杀”事件,领导三大起义创建了三支红军队伍的红军领袖尽数被杀,地方党政负责人几乎被斩尽杀绝,其中包括正在七里坪指挥反围剿战斗的徐向前的妻子。这一切的真相如何,他们的历史本来面貌是怎样的。一团笼罩在历史上空的迷雾与摊摆在现实面前的冷漠面纱被作者一一揭开,让人沉思。

  描写金门之战老兵经历的作品《金门之殇:来自台湾的一位参战老兵亲口讲述的历史》(李善惠)叙述了离我们还不太遥远的一段历史真相——我军一次全军覆没的攻打金门的战役。这场战役发生在1949年10月24日,参战的是解放军三野10兵团的9000多名官兵,他们扬帆渡海、夜袭金门岛,结果惨遭失败,参加金门之战的3个团的解放军官兵有13名团职干部和36名营级干部尽数牺牲或被俘,他们无一不是出生入死、历经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硝烟洗礼的老新四军或八路军。同时,在3天的战斗中,有4000余名年轻的解放军官兵壮烈牺牲、5千余人被俘,其中负伤者占三分之一。即,三野的金门之战,实际上是一场全军覆没之战。战死疆场者已成烈士,而那些被俘的官兵后来如何? 他们中的一部分至死不屈死在了台湾,而有900余人被遣返大陆。作者花费大量的时间采访了当年的那些被俘者,还原了在过去不可能被还原与再现的历史。

  我们常常对我们的胜利津津乐道,而对于曾经的失败出于多种顾虑常常被深埋于历史的尘埃之下,而这部作品却在做了大量的调查、采访、研究之后,把这段遮掩的历史真相大胆地表现了出来。

  方军的《二十九军老兵在卢沟桥上最后一次集结(1937-2012)》在采访了22位曾经参与侵华战争的日军老兵、17位原二十九军的幸存老兵后,还原了“七七”卢沟桥事变的真实现场,让亲历者讲述他们那段终身难忘的事件,感天动地,让人怦然心动。

  非虚构军事文学叙事手法的多样变化

  随着作家文学叙事观念的更新和对文学叙事方法的思考,2012年的非虚构军事文学创作在叙事方法与观念上表现出一种新的追求。对话体叙事、日记体叙事、小说叙事手法的运用、回溯式叙事的使用等等,在非虚构军事文学创作中被广泛而有效地使用,使得2012年非虚构军事文学创作呈现出了较高的品质。

  登载在《海军文艺》2012年第4期上的《守望大海——“爱国爱岛天涯哨兵”纪事》(郭富文)截取了13个关键词:驻守、水、火、护旗、风、土、菜、病、补给、军犬与狗、扫帚与柴油机、俘获、练兵来表现守望在中建岛上的海军官兵们的生活。以点带面,从一群人看这类军人整体风貌的方法,让我们通过作品读到了文学叙事下的军营与边防军人。

  《解放军文艺》2012年第11期刊登的作品《姐妹长谈》(裴指海)则以对话的方式进行叙事,从两个叙事者的视角回顾军队文艺工作者的一段经历,作品消弥了叙事与接受间的距离感,让本已由时间造成的陌生感重新回到有温度、有呼吸的现实触摸中,作品在看似平实与白描的书写中表现出扎实的叙事力度。

  发表在《解放军文艺》2012年第11期上的《西沙兵情》用日记体的方式书写了三亚海军驻守西沙的故事,作品清新质朴,充盈着个性化特质。日记本是个性化的书写方式,当它被用来表现一个群体时,日记便成为看世界、看精神的窗口。

  《战士文艺》2012年第4期刊登的小晓创作的表现解放军体育学院女步兵成长历程的作品《军校女步兵》以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从个人体验的视角写军校女兵的成长,视角独特、结构合理、语言灵活。

  《中国作家·纪实版》2012年第3期登载的由徐兴华创作的非虚构文学作品《三色玉连环》突破了非虚构写作的禁忌,大胆采取小说笔法叙述事件、塑造人物。在结构上采取了交叉式的叙事手法,用A、B、C3个人物视角分别以第一人称叙事的方式讲述,3个“我”不是同一个叙事者,而是3位不同视角与处境中的人物,在交叉与反复的叙述结构中,表现出了作品叙事者的文学素养。作品语言考究纯熟,结构新颖,以此叙述了一段抗战时期常德战役中3个不同人物的经历。作家的叙事时间充实,叙事空间饱满,达到了非虚构叙事文学创作的佳境。在叙事方式上的另一个变化表现在叙事语言上。2012年非虚构军事文学创作中那种高调的、政治化的、军事化的语言表露减少了,而代之以平淡与中和的特色。这表明了作家叙事姿态上的变化,即作家不再以那种高高在上的语调与姿态来讲述故事,而是降低了自己的身躯,躬身平易地讲述,这样便拉近了叙事文本与接受者间的距离。非虚构文学本在“地上”,是与世俗的、平民的、基层的、地面的生物连接在一起的,因此,它也必须回归到人群当中,否则可能会使其变得隔膜而生硬,转而会变成说假话、空话、大话、套话的文本,成为表扬稿、人情文学的工具。

  可以说,2012年的非虚构军事文学创作不仅继续了此前创作上的特立独行的品格,同时,在创作观念与创作手法上有了较多的思考与进步。这是提高非虚构军事文学创作品质的重要一环,有了观念与手法上的变革,非虚构军事文学创作才有前途与未来。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