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综述 >> 年度综述 >> 正文

守望与生发——2012年军旅诗歌综述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2月27日09:16 来源:文艺报 马萧萧

  上世纪80年代,军旅诗坛群星闪烁,铸造了新诗建设历程中军事题材诗歌创作前无古人的辉煌。这种辉煌之光,一直延射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1995—1996年首届鲁迅文学奖的8位获奖诗人中,军旅诗人占据了三席。之后,军事题材诗歌创作逐渐式微。虽然刘立云以其精品诗集《烤蓝》摘取了2007—2009年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项的桂冠,看似展露出军旅诗坛重现辉煌的迹象,但从整体来看,这些年军旅诗歌创作队伍的人才老化与流失现象、新人新作的匮乏与缺失境况,已成为愈发严峻的话题。不过,在对2012年度军事题材诗歌进行大致扫描后,我们不难看出,军旅诗歌的茫茫原野之上却也有几丛新绿,让我们对军事题材诗歌创作的未来充满信心与期待。

  军旅诗歌创作主体的梯队尚存,令人欣慰。尽管周涛、殷实、屈塬、杨献平、张春燕等已成功转型到散文、评论、舞台艺术等创作领域、这些年鲜有诗作呈现,尽管还有一批成熟诗人也因各种原因退出了诗坛、或暂时淡出了诗坛,但是军旅诗歌创作队伍的“骨架”未散、梯队完整,并在悄然加强。目前,仍有峭岩、程步涛等一批中老年诗人,王久辛、刘立云、黄恩鹏等中青年诗人,黄晓宇等“80后”新锐,辛茹,康桥、王凤英、刘雅青等女性诗人,还有一批热衷于诗词创作的军队离退休干部,依然在坚守阵地,不愧为军旅诗歌的真诚守望者。2012年度,他们都有不俗的表现。韩作荣在《2012年诗歌创作:敏感的神经与诗的发现》一文中,认为:“刘立云的《经济时代的战争》,写的是竞争残酷的经济时代听不到枪声的争斗,‘有人在交换贞洁/有人在盘点细软,更多的人却找不到/自己的战壕’,面对更多的人误入歧途,诗人‘反复穿越道德与良心的/开阔地’,希望自己一旦扑倒,‘结痂的伤口/还能流出新鲜的血来’,这是面对陷阱、纷争,虚假含毒的生存现实的道德回归与良心呼唤,以及对人生意义的认知。” 擅长于多种体裁创作的王凤英,其新作《大国的吟唱》书写得细腻且深情、开阔而富于张力:“还没有准备好/梦就一脚踢醒了我,那时/一树一树繁花正可着劲儿开着她的白/我的目光只好一路提速,大口喘着粗气/一不小心就跌碎了影子……”“在时光灼伤的希望里长成/一道最热烈的闪电/那远去的必不会再来/如捡拾遗落掉悲喜交加的悲和喜/如何织成风/如何画成雨/如何捉住风雨/摁到汉字的格子间/仓颉便很大声地笑/笑声分明已划伤了夕阳的翅膀/趁着雪声疲倦的时候/到月光的边境/点亮飞渡的关山和逆行的船”,“大国的吟唱开始了/我歌词里的纹身,是一条龙/渔火在寒山寺的钟声里拖走了/半江哀愁/羽扇纶巾的书生回望那些落差很大的樯橹/揉作皱巴巴的一颗黑痣,像坟头一样/埋葬远处涛声的胡思乱想/和无厘头的剧场/我已愤然让琵琶停下/凭栏按剑的将军是戚继光的兄弟/……”从上述二人的新作可以看出,文学作品的地域特性与行业特征在当今网络时代已日趋减弱,身处和平环境的军旅诗人,书写中既没有淡化军旅精神的实质,又能更自觉地将军旅诗歌至于汉语诗歌创作的总体格局中去寻找自己的坐标,在个人经验与全球经验的融合中,更加注重心灵的抵达。军旅诗歌的内涵与外延,因此而得以拓展。这种创作倾向,在“70后”军旅诗人中尤为明显。

  “70后”创作群落已日趋活跃、渐入佳境。周承强、大兵、焦锐、赵宏杰、温青、刘笑伟、丁小炜、纵华政、李荣、茂戈、郭毅、程军、刘优良……这些已然“而立”抑或“不惑”的诗人们,在创作中一方面致力于对语言自身功能的完善,同时又设法越过语词、意象、节奏等外在表象,一步步逼近事物的真正内核。赵宏杰自称“泛军旅诗歌”倡导者,他的《于营盘的一个下午聆听〈梅花三弄〉》,便在时空的叠加与情景的交融中,悠然而机智地展示出了自己的创作个性:“平淡流年里,雪花翻转/大营盘冰冷/在这片雪域高原的纵深地带/生长有我们炽热的爱情/梅,我喊你第一声,你故意不出来/你真是个小可爱、小淘气//嗨!梅——/我又喊你第二声/你仍不出来,纸做的飞机//就像小雪花,飞舞/你是我梅花一样/绽放着的小新娘//哦,梅——/我喊你到了第三声,你还是/不出来/一个曾经的职业步兵/轻轻拢起握惯枪支的右手//(梅花三弄催人老)/现在,他喊得头上都起/雪/花/了/啊”。“70后”诗人们的创作实绩,正在并必将否定一些观望者所言的军旅诗歌断代危机之论。

  大西北团队微露返青之相,值得关注。笔者所在的大西北,不仅以它占国土三分之一面积的广大疆域而举足轻重,更以它深厚雄浑的历史文化积淀、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和可歌可泣的军旅传奇而引人注目。这里有长达6700多公里的漫漫边防线,有全军海拔最高的哨卡,有沉雄壮阔的古边塞、古战场,更有一代又一代军人无私奉献、建功报国的西线情结。大西北历来是诗歌创作的富矿,不但是脍炙人口的古边塞诗的“故乡”,也是军旅诗坛一个举足轻重的“根据地”。诗坛名家李瑛、雷抒雁,前者虽未在西北长期生活、工作过,但其许多重要作品,均以西北大地、西北军旅为题材;后者不但生养于西北厚土,而且其诗歌创作也生发于西北军旅。改革开放以来,西北军旅诗人中先后涌现出了周涛等3位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仅其数量便位居各大战区之首。经历十多年的沉寂与生发,当下西北军旅诗歌创作虽然还未能重现昨日之辉煌,但一批新秀的集结已成事实。比如,2012年第12期《人民文学》便同时推出了袁俊宏、蔡星阅等3位西北军旅诗人的组诗,陈尧、黄群明、吕政保、堆雪、雷岛、马志强、辛荣祯、刘贵平等中青年作者,本年度也有一批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诗行在全国各大文学刊物留痕。其中,蔡星阅是一位服役于河西走廊的“90后”战士,他的诗作简洁凝练,常以出奇的意象,点化出时代风尚渐浓的边塞情怀。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