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文史 >> 文史钩沉 >> 正文

旧时文人的“春运”返乡之路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2月25日16:59 来源:沈阳晚报
民国早期老机车民国早期老机车
民国时期平津铁路的三等车票民国时期平津铁路的三等车票

  3月6日,今年的春运即将结束。让我们看看旧时中国文人的春运回忆。

  冰心怎样回家

  1929年12月14日,农历十一月十四,离春节还有一个多月,在北平教书的冰心正忙着打电话订票,准备回家过年。

  冰心干吗这么急着回去呢?原因有三:

  第一,她接到了父亲发来的电报,得知母亲病重,需要回家探望病母。

  第二,当时正是废除旧历、推行国历、要把除夕和春节这些传统节日统统废除的时候,国民政府提倡大家在公历的元旦过新年,到了农历的大年初一反而要照常上班,所以冰心只能赶在元旦以前回家,等到春节就没有假期了。

  第三,那时候交通落后,回一趟老家要花很长时间。

  于是,12月14日那天一大早,冰心就给中国旅行社打电话,要求代订一张去上海的船票。

  冰心的父亲谢葆璋从海军部次长的位置上卸任以后,在上海法租界租了一所小洋楼,做起了“沪上寓公”,所以冰心每次回娘家都得去上海,而不是回祖籍福建。

  为什么不订机票或者火车票,而要订船票?不订机票是因为中国在1929年还没有出现航空公司;不订火车票,则是因为战争切断了京沪间的交通线。

  当时环境下,冰心从北平回上海,最快捷也最安全的方式是走海路:先乘坐“平津列车”去天津,再从天津坐轮船去浦东,继而搭乘轮渡过黄浦江,然后换乘无轨电车去上海法租界,最后雇人力车回家。

  冰心先通过北平的旅行社订船票,旅行社的人告诉她,年假(指元旦假期)快到了,回家过年的人特别多,船只非常拥挤,最快也得等到19日才有舱位。

  轮船在12月19日出发,所以冰心必须在12月18日赶到天津。她去车站买18日的车票,发现火车站很拥挤,二等列车和三等列车的票早卖完了,于是她花高价买了一张“平津特快”。12月18日下午4:50,冰心登上火车,当天晚上7时抵达天津。从天津车站出来,冰心乘坐公共汽车去国民饭店开房休息,等候第二天的轮船。

  12月19日下午2:30,冰心上了船,进了自己的舱位。她买的是“官舱”,相当于飞机上的公务舱或者火车上的卧铺包厢。“官舱”是收入较高的乘客才会乘坐的,低收入群体一般都是买“统舱票”,几百号人挤在一起。但是冰心发现那官舱也很拥挤:一个七八平方米的小舱,居然安排了上下两层四个卧铺,而且除了冰心的铺位是独自一人外,其他乘客都带着孩子,箱子、篓子堆满一地,连转身的地方都没有了。

  冰心在狭窄的铺位上蜷曲着休息,孩子的哭骂声、茶房的吵闹声、机器的轰鸣声,夹杂着油味和脚臭扑面而来。到了夜里10时,那艘船才缓缓开动,直到12月22日晚上6时,才抵达终点站:上海浦东。

  如果加上冰心坐火车去天津的时间,以及在天津等船的时间,那么她在路上总共花了四天时间。用冰心自己的话说,“这一百多钟头之中,我已置身心于度外,不饮不食,只求能睡。”

  如果不是战争切断了京沪之间的交通线,如果冰心能坐火车回上海,是不是很快就能到家呢?也不是。早在1924年,周作人的同事、在北大教书的四川人吴虞从北平坐火车去上海看望女儿,坐的是二等快车,上午9时出发,第二天晚上8时抵达苏州,然后还得换乘沪宁列车,又花了将近一天才到上海。

  鲁迅、郁达夫的漫长返乡路

  如果回小城市过年,旅程更加艰辛。鲁迅当年在教育部上班,1919年在北平买下第一所房子以后,赶在公历的年底回了一趟绍兴老家,他的行程是这样的:

  凌晨启程,雇人力车去北平前门车站,挤上了去天津的火车,当天下午抵达天津。在天津换乘津浦列车,一天一夜以后抵达浦口。在浦口雇人力车来到码头,坐上轮渡,渡过长江,又雇人力车去南京火车站。在南京车站挤上开往上海的火车,一天以后抵达上海。在上海找了家旅馆,睡了一夜,第二天凌晨雇人力车去车站,挤上去杭州的火车,中午抵达杭州。在杭州找了家旅馆,一边休息,一边打电话订船票,又经过一天一夜,终于把船票拿到手,又在旅馆等船。一天后,轮船开行的时间到了,鲁迅雇人力车去钱塘江码头,坐上去绍兴的轮船,又过了整整一天,船只抵达绍兴,下船,雇轿,坐着轿回到老家。

  这一路上,鲁迅不停地更换交通工具,先坐车,再坐船,再坐车,再坐船,光火车就换乘了四次,全程花了将近一个星期!

  以前看《鲁迅日记》,发现鲁迅自从1912年去北平工作以后,一直到1926年辞掉铁饭碗,当中只回过两次绍兴,这一是因为春节时很少放假(1918年以前,鲁迅供职的教育部从不在春节期间放假,后来才象征性地放假两三天),二是因为回一趟家太累,太耗时。鲁迅从轮船上下来,为什么最后一段路程要坐轿?肯定是路上的颠簸使他受够了洋罪,想坐坐轿子犒劳自己一下。

  当时在北平定居的郁达夫也从不回老家过年,原因无他,也是因为旅途艰辛和路费太贵。曾经有一年夏天,郁达夫一咬牙,从北平回了富阳老家,走到杭州就把路费用完了,“不得不步行出城”。还有一回是想去上海会见留日的同学郭沫若,筹划了半天,终于没有成行,因为他“在最近的时期中弄不到车钱”。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