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作品在线 >> 在线阅读 >> 《当代小小说百家论》 >> 正文

许行:《立正》的永恒魅力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2月25日14:05 来源:中国作家网 杨晓敏

  谈及当代小小说作品,谁也无法回避一个事实,那就是许行的创作具有精品意识。曹雪芹一部《红楼梦》可以名传千古,王之涣一首五言绝句同样能流传百代。文学作品永远都是以质取胜的。当今文坛,长篇和中、短篇小说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已日渐失去了轰动效应,指望千把字的小小说来独领风骚,也使它过于负重了。令人感动的倒是从事小小说创作的作家们,对名利的追逐,远没有对探索这种令人深感诱惑的新文体本身的奥妙兴趣更浓一些。他们醉心于尺幅之内的恣意腾挪,不断写出脍炙人口的优秀之作,为读者提供了鲜美的精神食粮。

  许行的阅历丰富,见解深刻,每每谋篇布局,匠心独运,善于塑造不同历史时期的各色人物典型,来增添小小说艺术领域的审美情趣。《立正》《抻面条》连获两届《小小说选刊》每两年一度评选的全国优秀小小说作品奖,《天职》《白雪雕像》《小白鞋》《老姜太太的眼力》《神枪耿黑头》《最准确的回答》等多篇作品被编入大、中、小学语文教材。他的小小说立意深邃,生活气息浓郁,人物形象生动传神,是当代小小说宝库中不可多得的经典作品。在艺术探索方面,许行先生既秉承中国古代传奇笔记小说长于构建情节的传统,又融合现实主义文学直接反映社会现实和人类生存状态的创作特征,人物塑造以一当十,情节设置巧妙精彩,语言叙述简练精湛,有着成熟的、独具魅力的“许氏风格”。

  花甲之后以创作小小说为主的许行,老而弥坚,深沉练达。他的创作题材广泛,时间跨度很大,可以看出作者极为丰富的人生经历。许行把读者当作朋友,写小小说就像与朋友交心,朴实真切,以诚相见。代表作《立正》有惊人之笔,站立在当代小小说的制高点上,揭示出历史长河中的糟粕,那种腐朽专制对人性的扭曲令人惊悚;主题深刻,立意深远,使人感到作者有一双洞察一切的目光。《立正》的经典意义20年弥深,自发表至今,影响深远,在中国当代小小说创作上已成为一座标志性丰碑:

  我这也是被打出来的。那时我还是个排副,就因为说到那个人没有立正,被团政训处长知道了,把我弄去好一顿揍,揍完了对我进行单兵训练,他说一句那个人的名字,我马上就来个立正,稍慢一点就挨打,有时他趁我不注意冷不防一提到那个人的名字,我没反应过来,便又是一顿毒打……从那以后落下这个毛病,不管在什么时间地点,一说到那个人的名字就立正。弄得像个神经病似的……

  …………

  我听了毛骨悚然:生活竟是这样的一部史书!打断了他两条腿,当然就没法立正了,这倒是一种彻底的改造方法。于是我情不自禁地说:“你这一辈子叫蒋介石给坑啦!”天啊!我非常难过地注意到:在我说“蒋介石”三个字时,他那坐在轮椅中的上身,仍然向前一挺,做了个立正的姿势。

  许行人老文益精,在小小说创作中乐此不疲,勤于开拓,以至渐入佳境,靠数十篇立意深邃、生活气息浓郁、人物形象生动传神的名篇佳作,构成富有个性的艺术风景线,奠定了自己在小小说创作中的领先地位。他以“在读者心灵上打下烙印”的创作姿态,以博大爱心和悲悯情怀,勤奋写作,出版小小说文集多本,数十篇作品被选入多种教材、选本或者译至国外,曾荣获首届“小小说金麻雀奖”等国内多项文学大奖。对于喜欢小小说的读者来说,不管现在还是今后,“许行”都不会是一个陌生的名字。

  1991年底,《百花园》文学月刊改为小小说专刊,计划在1992年每期集中发表某位作家的一组作品。我曾两次向许行约稿,希望他大力支持。许行不久便寄来10篇近作。阅后,觉得有几篇稍嫌单薄,退回请他再赐力作,多少有点“榨油”的味道。许行寄来新作的同时,附言说:“《立正》也不是随时可以写出来的。这几篇仍自感平平,不用,弃之入篓可矣……”读信后,同人们大为感动。“《立正》也不是随时可以写出来的”,足见老作家的心之坦诚、信任,也反映出作家某一时期在创作中的窘境与无奈。许行的一组小小说发表后,读者反应颇好,我们从心底折服:姜还是老的辣!

  在中国当代小小说作家中,许行先生以不懈的创作追求,实践并见证中国当代小小说文体从兴起、勃发到繁荣的过程,并投射出一部浓缩的小小说个人编年史。1995年秋,《小小说选刊》在北京举办首届“当代小小说作家作品研讨会”,著名作家、评论家王蒙、吴泰昌、刘玉山、林斤澜、张炯、束沛德等人,兴致勃勃地讨论许行为首的20多位小小说作家和这种新兴的文体。老的鹤发童颜,少的朝气蓬勃,都对小小说有着无限钟情,叹为文坛奇观,一时饮誉京城。

  2002年,百花园杂志社联合中国作协创研部等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小小说20年庆典”活动。许行被评为“小小说36星座”之首。大家为他的创作成就庆贺之余,也看到了许老毕竟已80岁高龄,蹒跚中显现老态。特别是请许老代表获奖作者发言时,他说道:“我不知我还能活多久,我这个晚风中的小蜡头还能亮几天……但小小说的事业,它的明天一定会比今天更加壮丽和辉煌。”年轻的文友们不禁泪湿眼眶。一个一辈子为小小说文体折腰的耄耋长者,事业未竟之际,甘愿老骥伏枥,慨当以慷,怎不让人思绪万千。在当晚专门为老人举办的“许行八十华诞”小型祝寿活动上,许老在夫人的陪伴下,高兴地接受了年轻朋友们的献花。在音乐声中,映在烛光里的许老,简单回顾了自己的坎坷一生,最后依然表示,活到老,写到老,把小小说事业进行到底。并寄希望于年轻作者,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2005年的春天,首届“中国郑州·小小说节”在郑州隆重举行,此时,82岁高龄的许行已行动不便,再不能前来与大家相聚一堂,共谋小小说发展繁荣大计了。开幕式上,当青年作家于德北先生,代表许行从王蒙先生手中接过“小小说创作终身成就奖”的荣誉证书时,200多名与会人员的掌声经久不息,共同表达着对这位老人的敬仰与感念之情。许老在书面答谢词中说:“让我们携起手来,做一颗钉在小小说事业上的铆钉吧。”赤子情怀,溢于言表。

  多年来,我在电话里最愿意听到的是他健康而爽朗的笑声,常为小小说事业能有这样一位老成持重、锲而不舍的领军人物而感到欣慰。我认为,许行在中国小小说创作领域是一面旗帜,一个现象,一种精神。他是小小说这种新兴文体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他创作出多篇经典性的小小说作品,20多年来深受社会各界读者的喜爱,在民间享有崇高的盛誉。

  2006年2月1日晚,惊闻许行仙逝,我惊愕间潸然泪下,夜不成寐,绕室低徊,作挽诗一首,以怀念这位莫逆之交的长者和文友。如今大业初兴,斯人已去,他的逝世,是中国小小说事业乃至文学界的重大损失。挽诗如下:

  人到花甲笔耕忙       始从精短著华章

  手持旌旗映白发       青春笔阵亦轩昂

  赤子之心折桂手       风雨人生记沧桑

  一篇《立正》誉海内   廿载民间留绝响

  同赏洛阳牡丹香       君宅品茗味尤长

  京华研讨两聚首       老树著花满庭芳

  如今文坛溢新韵       魁星去矣余彷徨

  许老归来兮恸兮       奈何依旧泪两行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