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军事文艺 >> 艺术评论 >> 正文

走进2013年双拥晚会幕后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2月18日15:54 来源:中国作家网

  “一张海训照片激发了创作灵感”

  1月28日晚,双拥晚会首次进行审查演出,小品《光荣花》的编剧兼导演李文绪在后台坐立不安。“40分钟后,这个小品就要首次登台接受观众检阅,成败在此一举!”

  人民大会堂后台的化妆间人流如织,化好妆的小品演员唐爱国、尚大庆、武文已酝酿情绪进入演戏状态,李文绪和另一位导演兼编剧王宏却“如临大敌”——他们正就小品中演员的一句台词激烈争论、反复斟酌。

  这个小品由来自济南军区政治部文工团的优秀中青年导演和演员创作表演。该团优秀青年编剧李文绪认为,双拥晚会是军队舞台艺术最高水平的大检阅, 能够参加这台晚会的演出,是《光荣花》创演者的最大光荣,同时晚会苛刻的艺术标准,也让自己倍感“压力山大”。“去年下半年至今,这个小品反复修改已不下 100遍,即便最近几天,我和王宏老师还要对一些细节进行调整,这是我做的最辛苦的一个作品。”

  小品《光荣花》让李文绪倍觉压力,也给他和他的伙伴带来了很大荣誉。在2012年全军小品大赛中,该作品从全军和武警部队16个单位的28个小 品中脱颖而出,一举获得作品、编剧两个一等奖第一名,还囊括导演一等奖、优秀表演奖和表演特别奖,其编创演人员全部获了奖。可以说,小品《光荣花》代表着 当代全军小品创演的最新成果。“为了更具备双拥晚会的气质和品相,我们又对这个作品进行了大幅度修改完善,演戏就像打仗,这项工作要进行到主场演出上台 前,我们的终极目标是一点瑕疵不能有,一点遗憾也不能留。”

  其实,小品《光荣花》的创作灵感来自一张海训照片。2012年5月,正在济南军区某海防团体验生活的李文绪,忽然在连队橱窗里发现了一张照片, 内容很生动很写实,是两个年轻战士黝黑斑驳的脊梁,“我记得照片的名字好像叫《脊梁》,那两个因层层脱皮而血肉模糊的脊梁,胜过千言万语的诉说。当时我的 鼻头一酸,眼泪夺眶而出。”李文绪说起往事依然情绪激动,“我们的战士时刻在瞄准实战训练,随时准备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牺牲奉献。”

  “王妈妈一声喊,我的眼泪就下来了”

  由演员温玉娟、洪涛、王丽云、魏积安等表演的情景诗朗诵《当人民需要的时候》,以深沉厚重的主题思想,声情并茂的朗诵表演,精彩逼真的艺术呈 现,赢得广大观众普遍赞誉。演员王丽云扮演一位汶川地震灾区的羌族母亲,是抗震英雄武文斌所在部队救援的一位老乡。她不到两分钟出神入化的表演,竟成为整 台晚会最震撼人心的重磅“催泪弹”。负责背景演出的北京军区某装甲团的战士们说:“王妈妈演技太棒了,她在舞台上一声喊,我的眼泪就下来了!看她那么投 入,我们身上的艺术细胞也被全部调动起来了。”

  在节目中,王丽云负责讲述英雄战士武文斌的故事,她通过两大段情绪激烈、情感厚重的台词,还原了武文斌牺牲的整个过程。“我真恨那些木板板,是 哪一块?压倒了我的铁蛋蛋……”王丽云捶胸顿足、声泪俱下,将戏剧冲突推向高潮。该段落结尾处,她用颤抖的手举起一块纸板,上写“娃儿,你慢走”,一声呐 喊震撼全场。许多战士们都纳闷:王妈妈怎么入戏那么快,说到动情处声泪俱下,一个人瞬间征服了所有观众。

  “我演戏只有一个秘诀,那就是投入,演员在舞台上一举手一投足做不了假,不能全身心投入,自己不感动,就无法感动别人。”王丽云认为,“戏比天 大”是每一位演员都应该恪守的准则。“为了演好这个人物,我在舞台上哭了无数次,但是每次表演都很有激情。演英雄先学英雄,演先进先学先进,这是我对自己 提的要求。”

  “舞台表现力堪比专业演员”

  晚会中,除了专业演员,还活跃着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扮好造型能演、亮起嗓子能唱,在舞台上表现得有板有眼,脱了戏服才让人大吃一惊:原来是一群毛头小伙子。他们就是北京军区卫戍区某装甲团的战士们。

  该团200名战士担负情景诗朗诵《当人民需要的时候》的演出任务,前一个节目中有大量表演难度极高的情景演示,需要官兵配合洪涛、温玉娟的激情朗诵和魏积安、王丽云的动情讲述,做出各种丰富复杂的表情、摆出各种肢体幅度较大的造型。

  接到演出任务,教导员何建秋却犯了难,“这些战士们大部分在18至22岁之间,生活阅历单一,普遍缺乏文艺基础,排练过程中最大的障碍是不能入 戏,频繁笑场。如此严肃厚重的节目,演员的表情动作在舞台上会被无限放大,稍微不到位很容易看出来。”为了达到导演组提出的各种严格要求,他们想尽了各种 办法。一方面定期请心理医生给官兵上课,进行心理调适;另一方面组织官兵观看电影《惊涛骇浪》《炮兵少校》《唐山大地震》,电视剧《士兵突击》等经典影视 剧,让战士们进入剧情、了解角色,体会把握水灾、地震等自然灾害条件下人们的真实心理状况。“在短短两个多月的排练时间里,战士们分组一对一抠动作,对着 镜子练表情,见缝插针练体能以增强身体协调性和力量感,克服了一个个困难,终于在舞台上表现得游刃有余。”

  排练男声四重唱《誓言》中的操枪表演时,战士们的任务是穿着笔挺威武的军装表演操枪动作,按说这应该是他们的强项,“其实不然,战士们表演用的 枪是按比例特制的,枪很长很重,而他们之间的间隔还不到一米,在不到5分钟时间和有限空间里,他们要完成120次动作变换,这个难度极大。”何建秋介绍 说,战士们每天重复提枪、举枪、托枪等动作,确实练得很辛苦,有时一天训练时间长达10多个小时,甚至拿筷子时也要比画几下,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战士们 的表演获得主创人员高度评价,总导演李福祥说,“他们的舞台表现力堪比专业演员”。

  摄影:俞根泉  卞  振  肖  仪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