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军事文艺 >> 艺术评论 >> 正文
展时代神采 抒老兵情怀
——2013年中央军委慰问驻京部队老干部迎新春文艺演出巡礼
马正建
春节前夕,中央军委慰问驻京部队老干部文艺演出在北京举行。走进礼堂,扑面而来的是中国传统新春佳节的浓浓喜气。古典宫灯高悬两侧,舞台面幕的 金碧辉煌中,鲜花铺底的巨大“福”字令人倍感温暖。随着演出进行,舞台上展开了流光溢彩、精彩纷呈的艺术画卷,鲜明而澎湃的时代气息、激情而凝重的老兵情 怀、磅礴而温馨的审美感受,在美轮美奂的舞台呈现中,掀起一个又一个艺术与情感的高潮。
尽情展示当代军旅
的广阔空间
此台演出的策划编导者深知,老首长、老英雄们虽脱下了戎装,但他们日日夜夜心所想、情所系的,依然是人民军队的发展建设。在开场歌舞《吉祥新 春》热烈表达了对老兵们的节庆祝福之后,曲艺说唱《科学发展砺雄师》,全画幅、大纵深地反映了老兵们最为关心的内容。这个由军队优秀曲艺演员与部队基层文 艺骨干共同表演的作品,以东北二人转、西河大鼓、单弦、山东柳琴、山东快书、群口快板等多种形式,生动反映了党的十六大以来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辉煌成就,不 胜枚举的大事喜事新鲜事,生动展示了全军官兵自觉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忠实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时代风采。南腔北调赞成就、五湖四海话 发展、八面春风唱辉煌,给人以深刻印象。男声独唱《如虎添翼》聚焦我军军事训练的“现在进行时”,表现我军按照“能打仗,打胜仗”要求,立足现代战争前 沿,瞄准强敌,不断提高信息化条件下作战能力的英雄豪气。男女声二重唱《我在电视上看到了你》则从夫妻相思的视角,深情表达了远离都市繁华和家庭温暖,默 默坚守和奉献在边疆哨卡、战斗岗位和执行多样化任务现场的官兵们对祖国、对人民的忠诚,表现了军人的亲人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对军人的深情牵挂。女子集体舞 《飒爽英姿》,将当代陆海空三军“90后”女兵在刻苦训练中磨砺作风意志、承担军人使命的战斗精神表现得传神而唯美。
激情抒发真诚炽烈
的老兵情怀
整台节目紧扣老兵的思想与情感脉络引起老兵观众的强烈共鸣。由驻京陆海空部队三支老干部合唱团与李双江、杨洪基、耿莲凤、吕继宏等军队艺术家联 合演出的《岁月如歌》,以一组融进了中华民族血液的经典歌曲,在共和国最新的春色中再现了那些难以忘怀的激情岁月。从反映红军时期的《当兵就要当红军》, 抗日战争时期的《打个胜仗笑哈哈》,解放战争时期的《谁不说俺家乡好》,到新中国成立初期支援祖国建设的《歌唱二郎山》等,观众的思绪在深情激昂的旋律中 回到跟随党旗走过的壮丽征程。一曲《唱支山歌给党听》更是表达了老一代人心中最真切的情感,歌声唱出了老战士们一生奋斗的岁月,因而格外感人。小品《军号 声声》讲述了一个老前辈回到老连队的故事。老前辈几经周折,见到了牺牲的小司号员留下的军号,而在老前辈心中,这支战争年代的军号,吹出的是曾激励他们在 党的指挥下冲锋陷阵的号令。作品演出后热烈的掌声告诉我们,这正是观众席间所有老兵们共同的心声。
艺术创新累累硕果
的精彩集结
这台文艺演出是一次艺术创作新成果的精彩汇报。思想性、艺术性与观赏性的高度统一是整台演出的又一醒目特点。舞台美术独具匠心,面幕背景是象征 普天同庆的精巧窗格,万朵春花簇拥着大大的“福”字,侧幕以中国传统透雕工艺形成,体现着喜庆大气与朴素内敛相得益彰、传统民俗与时代气息相生相伴的设计 风格。在这样新颖别致的舞台上演绎的一个个作品更是新意迭出、美不胜收。曲艺说唱《科学发展砺雄师》将曲艺说唱这种艺术形式叙事性强、信息量大、富于变 化、观众喜闻乐见的特点发挥到几近极致,在10分钟内将军队建设的10年成就表现得风生水起、波澜壮阔。杂技《春花烂漫》以男女双人柔术表演的高难度和新 变化,形成令人惊叹的艺术效果,展现出杂技艺术独有的魅力。在领唱与合唱《岁月如歌》和男声独唱《如虎添翼》等作品中,背景大屏幕视频对作品表现内容进行 了视觉和心理的扩展,将我们带到作品的规定情景之中,令作品更加感动和震撼。舞蹈《飒爽英姿》以新颖的构思、富有军旅特色的当代舞蹈语汇以及高难度技巧, 使作品极具视觉冲击力和情感震撼力,是近年来难得一见的优秀军旅舞蹈作品。小品《军号声声》构思奇巧,郭达、邵峰、黄晓娟等优秀演员将作品内涵表达得精彩 而酣畅。由歌唱家宋祖英演唱的歌曲《旗帜高扬领航程》,则以绚丽的色彩和恢弘的气势,抒发了全国军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壮志豪情,将晚会推向 最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