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军事文艺 >> 艺术评论 >> 正文

视觉的冲击 心灵的震撼——2013年双拥晚会杂技述评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2月18日15:46 来源:中国作家网

  在2013年双拥晚会上,虽然杂技单元只有短短的9分钟,但是却集中展示了部队杂技团的最新创作成果。无论是军事主题表达,还是现场演出效果,杂技都可谓是这台晚会的一大亮点。

  杂技节目甫一亮相就令观众眼前一亮。在大屏幕上,一架架执行抢险救灾任务的直升机在空中盘旋。忽然间,镜头定格在其中一架飞机上,只见舱门开 启,一个个生龙活虎的战士鱼贯而出……这种影像与实物相结合的魔术手段的应用,充满了魔幻色彩,让人无不啧啧称奇。同时,节目的艺术表现力和视觉冲击力得 到了极大提升。

  在接下来的《钻圈》节目中,伴着高亢激昂、催人奋进的音乐,在一连串的跳跃腾挪中,一个个冲锋陷阵的突击队员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观众面前;而在 《蹦床》节目中,演员们在蹦床与跑墙间的走跑攀爬中,又将演兵沙场、有着钢铁般意志的战士形象生动地演绎出来。他们个个虎跃龙腾、厉兵秣马,仿佛随时准备 迎战敌人。观众看到的不只是杂技演员进行高难技巧的“炫技”,更是军队严肃、紧张生活的情境。

  杂技是一门以高难动作技巧展示肢体艺术之美的舞台艺术,而表现矛盾冲突、展示意境情节一直是杂技艺术的短板。此次编导选取的《钻圈》《蹦床》 《单手顶》《皮条》《腾空飞杠》等杂技节目,不仅技巧高难,可以充分展示杂技的艺术之美,而且这些节目中蕴含的顽强拼搏、奋发向上的精神,与军事题材的表 达有着独特的契合之美。杂技创作者巧妙借用这种得天独厚的优势,突破短板,将所要展现的精神糅合在一个个杂技节目中,塑造了刚劲豪迈的鲜活军人形象,一切 都那么流畅自然,丝毫没有突兀牵强之感。这一单元中的几个杂技节目,看似互不相干,其实却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并形成了某种呼应。它们通过动与静的结合、 空间的变换,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形式,表现了军事题材这一主题,很好地反映了军队火热的生活,展现了当代军人的风貌。

  今年双拥晚会的杂技,在审美视野和表达方式上也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突破。人民大会堂偌大的舞台,对于以观赏动作难度、展示高难技巧的杂技艺术来 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节目编创者在道具制作和舞台设计方面进行了颇有力度的创新。一方面,采用四组巨大的蹦床、一面高大的跑墙这类大型道具以及八组 单人空中秋千进行集体项目的演绎;另一方面,采用地面杂技、空中杂技的多维度立体展示,通过旋转、升降、推拉,组合成多角度、多视点的舞台样式,在不同的 空间中递进,营造出了立体感强、气势宏大、令人震撼的唯美画面。

  而舞美灯光等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使得杂技的表现力锦上添花。尤其是3位狙击手的出场,在幽远的暗夜中,激光灯束旋转、变换、位移,营造出独特 的意境,映衬出当代军人的勇敢与机警,让人物鲜活而又充满灵性。此外,舞蹈的编排、音乐的选用,以及人物造型的设计和服装颜色的搭配,这些艺术手段的综合 应用、有机融合,使得各部分浑然一体,艺术感染力得以极大增强。

  总之,今年的杂技节目不仅展现了杂技的力与美、新与奇、惊与险,给人以极大的视觉冲击和美好的艺术享受,而且烘托出浓郁的军营气息、军人情怀, 折射出部队官兵奋发进取、永不言弃的精神。观众们看到的不仅是技惊四座的杂技,更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并被强烈地震撼着,深深地感动着。(郭云鹏)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