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电视 >> 评论 >> 评论 >> 正文

“军神”品位 儒将品格 平民品质——观电视剧《刘伯承元帅》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2月16日11:36 来源:文艺报 王 甫

  电视剧《刘伯承元帅》凸显了刘伯承骁勇善战、戎马一生的传奇经历,展现了他追求马列主义真理、矢志学习的进取精神和关心亲人战友、体恤百姓疾苦的侠骨柔肠。

  经典战例见“军神”品位

  刘伯承一生指挥了无数的战斗和战役,多谋善断,以弱胜强,创造了一系列经典战例,是一位连敌人都不得不佩服的卓越军事指挥家,被朱德总司令称为 “有古名将风,是国内不可多得的将才”。为了真实地、艺术地再现刘帅的卓越军事指挥艺术,主创人员进行了大量的文献资料研究和实地考察,采用跳跃式的创作 手法,避免平铺直叙的流水账,以展现刘帅过人胆识、精准判断和缜密谋略为主线,打造主人公的“军神”品位。

  全剧分为7个不同阶段展现刘帅的军事才华:反对帝制护国战争,川军崛起与南昌起义,在苏联高级步兵学校学习,在瑞金主办红军大学,抗日战争、解 放战争和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这7个阶段中刘伯承的军事实践与军事理论,主脉络与中国革命发展史是一致的,是中国共产党军事理论和军事实践的理论 分支,也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必不可分的组成部分。同时,这7个阶段也是一代名帅刘伯承传奇人生影视表现的史学依托,是在生活真实基础上进行艺术真实概括与升 华的美学起点。

  在战争场面的表现上,该剧没有用堆砌镜头去表现炸点四起,血流如注的搏杀现场,而是通过了解敌情、捕捉战机、准确判断和果敢决策的紧张情节,让 观众通过刘伯承一次次化险为夷转败为胜,看到其“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大将风度。在拍摄手法上,注重表现参与感和现场感,避免使用夸张的镜 头剪辑和包装特效,使经典战例原生态的感染力得到有效的保真与强化,“军神”的形象栩栩如生,真实可信。

  文武双全见儒将品格

  《刘伯承元帅》既是一部用兵如神、屡建奇功的胜利史,也是一部孜孜不倦、潜心研修的学习史。虽然院试中榜,却遭人诬告,复试时被打出考场;盟誓 要救民于水火,投笔从戎,接受杨周公赠送的《共产党宣言》,认识到了共产主义真理;到广州黄埔军校任教,南昌起义失败后赴苏联莫斯科高级步校学习;回国后 在井冈山接替何长工出任红军大学校长。从翻译苏联军事教材《合同战术》,到亲笔拟写《告黄维投降书》,直到全剧结尾处为中国战役学正名写出三万多字讲稿, 亲自为军事学院各级将领讲课,一代名将,一代名师,尽显风流。

  剧中,战争戏无疑是第一看点,通过经典战役表现刘帅卓越的指挥艺术,是主要的情节脉络。在此基础上,主创人员还着力将刘帅从一个民主主义者转变 为共产主义战士不断求索的心路历程形象地展现给观众。他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将中国古代“五行”“儒学”《孙子兵法》的思想精髓和苏联以及西方国家的军事观 点融为一体,认识并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狭路相逢勇者胜,勇者相逢智者胜。活到老,学到老,诲人不倦的儒将风范,成为全剧情节发展的一条主线。比如在第9 集中,刘伯承到莫斯科高级步校学习,他一边苦练军事技能,一边学习俄语。在全副武装的长跑训练中,他每跑一步就背诵一个俄语单词。构图饱满,长镜头流畅紧 凑,画面上一种军人特有的学习方式让观众肃然起敬。

  真实细节见平民品质

  剧中对刘伯承与夫人汪荣华的爱情故事着墨不多,但演员的本色表演朴实真切:在草地行军中,刘伯承将白马让与汪荣华,汪荣华为刘伯承送来治伤的膏 药,在紧张的反扫荡斗争中夫妻惜别等等。战争年代革命情侣特有的赤诚与忠贞,让甜蜜中多了几分执著与坚守。在第27集中,刘伯承夫妇回延安参加整风运动, 终于见到了日夜思念的孩子刘太行、刘华北。在朱德家里,刘伯承亲自下厨做担担面,两家人其乐融融。而在抗战结束后,刘华北在延安保育院遭到特务杀害,刘伯 承夫妇悲痛欲绝。该剧用白描的手法,以接近纪录片“真实再现”的镜头语言,让观众入情入戏,体验“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的草根情怀和平民心 态。

  《刘伯承元帅》摆脱了英雄史诗传记大片中大场面、大调度、大团队的空泛渲染,而是着力打磨细节,以老百姓的语言和平实技法,将惊天动地的重大事 件娓娓道来。剧中,不论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还是根据不同原型设计的虚构人物,本着“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从人物造型、场景制作、台本撰写、节奏 控制各个环节上,坚持真实、厚实、朴实的艺术风格,让一代“军神”走到日常生活情景之中,与真实历史融为一体,与平凡人物融为一体,与朴素情感融为一体, 最后真正达到与电视观众融为一体。细节的准确捕捉与鲜活呈现,使《刘伯承元帅》处处可见闪光点、动情点,有效地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

  当然,《刘伯承元帅》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对某些戏剧冲突元素挖掘不够,表现刘伯承与邓小平的战友情谊也有些单薄,一些领袖人物的形象也有待更丰满等等。但总体而言,这仍是一部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人物传记片创作上进行了可贵探索的好剧。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