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访谈 >> 作家访谈 >> 正文

用人文富矿厚重自身化学养

——诗人赵国增访谈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2月05日10:19 来源:太原日报 徐大为

  访者手记:赵国增先生是省城诗人中,关注太原历史文化,并以诗歌形式宣传弘扬太原历史文化者之一。弗论以往,2012年,赵国增先生即以“远去的古城”为栏目,以太原历史名人为主题,创作并在太原日报副刊陆续刊发了诗歌24首。近年,国增先生的创作不断引起诗歌界和媒体的关注,《人民日报》去年相继发表了他的诗作《我属龙》《更上一层楼》《汾河的石子》《黄河,仍在咆哮》等4首。一位从领导岗位转战到文学创作领域的前辈,以他不竭的热情和旺盛的书写,传承历史,讴歌现实,为文化强省、文化强市点滴奉献,持之以恒。不啻为我市文学工作者的楷模。近日,我与赵国增先生进行了交流。

  访者:我们知道,您是省城一位成就斐然的老诗人,但许多读者更想了解您诗歌创作的缘起与历程。

  赵国增:我似乎对诗歌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兴趣,并由此滋养成浓烈的爱好。从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写作并发表诗歌习作,至今已走过了四十余个春秋。从年龄上讲,可以称我为老诗人,但谈到创作成就,我给自己有一个定位——“永远是刚起步”。话题扯远一点,我是运动员出身,当年在田径场上拼搏过,也做过冠军梦,同时也有着追逐诗歌女神的文学梦。但因为种种原因,第一个梦没有实现。我开始提笔写诗,相约了诗歌女神,去营造我的第二个梦。1977年4月,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我的第一本诗集《心中的歌》。这是粉碎“四人帮”后我省出版的第一本诗集——它的出版,圆了我“出一本书”的文学梦。2008年7月,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了我的第二本诗集《五环和五星》。这本诗集由斯里兰卡诗人新月等译成英文《赵国增奥运诗选》(中英双语)由香港国际文化出版社出版。以此诗集,我用诗歌又圆了一个老运动员期盼和歌颂北京奥运会的梦想。

  访者:正是您的这本诗集,使您在诗坛赢得了体育诗人的盛名,拥有了体育诗人的桂冠。据闻,去年您的诗歌走进了俄罗斯,请您谈谈这件事。

  赵国增:去年,《俄罗斯之声》记者相隔千里电话采访了我,并于5月23日,播发了文章《中国诗人歌颂俄罗斯运动员的辉煌成绩》。国内新闻媒体《人民日报·海外版》《文艺报》《山西日报》《山西青年报》《太原日报》《太原晚报》及网络媒体也报道了这件事。

  访者:在您取得上述创作成绩的同时,是否考虑过去攀寻诗歌创作的新高度呢?

  赵国增:在诗歌界给我以厚爱,以及媒体朋友们对我的赞誉中,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如何在诗歌创作中,攀寻一个新的高度。从当代中国诗歌创作的总体情况看,不乏有追求、有成就的诗人。但不容置疑的是,确实有一些诗人,将诗歌创作变成了一种文字游戏,在创作中缺少了贴近生活的热情,缺少了对祖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的体察和吸纳。这是诗歌远离读者,自然也使读者远离诗歌的一个原因。具体到自己的诗歌创作,我认为应该在进一步贴近生活上,在体察和传承祖国的传统文化上,努力自我提升,重新自觉起步。如果捧着体育诗人的桂冠,自我陶醉,我的诗歌创作水平就会停滞不前。

  访者:我注意到继《中国作家》文学版2011年第10期发表了您《写给汾河的石子》《向日葵》《喇叭花》《淤泥》四首咏物诗后,2012年第9期又发表了您的《写在赵简子墓前》《碑文》《更上一层楼》《给唐槐公园的唐槐》《走进傅山先生故里》等组诗。在我省的《山西日报》《黄河》文学刊物上也都有您的新作发表。从这些作品,可看出您重新起步的高度。请您谈谈创作感悟。

  赵国增:那4首咏物诗,与去年4月我在作家出版社出版的《诗心走笔》属一种类型。著名诗人、评论家屠岸、朱先树等在媒体撰文,对这些诗作给以评说和肯定。可以说,这些诗作是我转型跨越的第一步。第二步,是已经创作完成的颂扬太原历史文化名人的24首作品。去年9月12日《山西日报》“黄河笔会”版上,发表了孙涛先生评论我这组诗歌的文章《诗心的嬗变》,文中有这样两段话:“他一改写体育诗时如泉喷涌的创作姿态,将诗歌的题材呈扇面形铺开,辅以书山的攀登和文化的修行,以慢节奏的写作,向读者奉献出精雕细琢后的一首首佳作。”“诗人的诗心中,文化内核正在激烈地冲撞着,燃烧出腾腾烈焰。走近历史,需要重新学习,而感悟历史,更需要重新学习,这种学习的过程,是在为诗人诗心中文化的内核,不断地添加冲撞和燃烧的动力,这种动力每引发一次爆发,一首新诗就诞生了。”孙涛先生真实地写出了我创作这组诗作时的情景和感受。我之所以将写太原历史文化名人的组诗,定栏为“远去的古城”,不仅因为我生活在太原,更因为太原这片热土,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当我在挖掘这些人文富矿时,这些人文富矿也在熔积厚重着我的文化学养。这样的重新起步,是我在诗歌创作上转型跨越的尝试。同时,我要感谢《太原日报》,将我“远去的古城”诗歌系列刊出,引起了读者的关注。

  访者:您诗歌创作的一贯原则是什么?赵国增:关于此,我有个座右铭:“一切从零开始。”在诗歌创作的道路上顺利与否,我都将下一步视为新起点而不断求索,诗的生命在于创新。我虽已年近七旬,追逐诗歌女神的梦却会延续。诗已成为我老有所乐的精神家园。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