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作品 >> 美文 >> 正文

孙方友:赶年集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2月04日10:53 来源:文艺报 孙方友

  年集,是一年中最热闹的集市。

  记得小时候,腊八一过,大街上便开始有了年味儿。一般都是卖猪羊的打头阵。他们吃罢腊八饭,便开始挑着“猪羊”走街串巷。所谓“猪羊”,是一种用白纸和黑纸扎的猪羊象征物。谁家年关要杀猪宰羊,必得先买上一只,用火烧了,算是告知神灵。纸扎的猪羊很小,拳头一般。卖猪羊的手艺人用几根秫秸和麦茬子扎个耙子,把“猪羊”插在周围,然后便像卖糖葫芦的一样扛着,边走边喊:“请猪羊喽!”

  到了腊月十五左右,大街上便出现了年画摊。卖年画者多为镇上人,冬闲无事,便趁机到新华书店批些年画,抢一片地方,放上两张床,靠墙拉几根绳子,挂上鲜艳的年画。年画摊儿的出现像是约好了,突然在某一天早晨,东南西北几道街就花花绿绿起来,成为年集上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立即就给集市带来了浓浓的年味儿。那几年,年画可谓百花齐放,不但有反映现实生活的,也有传统戏画。当时还没有电视,戏画成了宣传戏曲的重要手段。什么《穆桂英挂帅》《女驸马》《杨家将》《朝阳沟》《天仙配》……应有尽有。当然,还少不了领袖像,有马恩列斯,也有毛刘周朱。最抢手的除去戏画外,还有电影画屏,什么《万水千山》《董存瑞》《英雄虎胆》《南征北战》《打击侵略者》……全是钢蓝色的,别有一番风味儿。

  接着,红红的蜡烛也开始上市,卖烛人多在热闹处放一个大方桌,桌上摆满圆的、方的蜡烛,有大有小,成双成对,上面印着金色的图案和吉祥语。有的为显示质量,还特意点上一对。蜡汪着红色的烛油,燃得整齐,不淋不流,堪称上品。那年月制蜡用的多是羊油,压根儿没有眼下石蜡的那种怪味儿。蜡根儿处,卖蜡人有意不将红色染到底,专露出乳白色的脂油,给人的感觉即美观又爽朗。

  卖蜡的上市不久,最具有年味儿的鞭炮也开始陆续上市。新炮上市,要先试炮,年集上从此开始炮声不绝。我们那地方是鞭炮之乡,有不少名牌产品,什么赵洼的、吕楼的、童板庄的、泥和店的。不知为什么,这些地方的品牌全以他们的村庄命名。当然,这些名牌炮仗为打自己的特色,也尽量不与别家雷同。记得吕楼的炮衣全是绿色的;童板庄的是花色炮,就是一挂炮中有红色、紫色、黄色;赵洼的炮是大红炮,上下用红纸包得严严实实。而镇上雷家炮总在上面露出一麦宽的白边儿,而且有炮脖儿——就是在白色与红色之间勒出一道印儿,甚是美观。当然,炮是危险品,炮桌子总要与蜡桌拉开距离。尽管如此谨慎,每年总还有炮桌子炸响的事故发生,一旦炸响,上面的盘炮很快炸完,说不清火源来自何处,只落下一片炮纸,卖炮人过年前的辛苦就算完了。

  这时候,集市上已经达到最高潮,各种年货全都上市,连平常卖不掉的陈货也要搬出来凑热闹。一街两行,卖猪肉的、卖羊肉的、卖青菜的、卖粉条粉皮的、卖布匹成衣的、卖竹箅子馍筐子的,各类货物一应俱全。为在闹市中抢一地盘,凌晨3点就有人起床。天寒地冻,走路的脚步声、卖早汤的叫喊声、猪嚎羊咩声,已汇成了年集特有的晨曲。那时候家乡小镇的大街上还是麻石铺路,两旁多是道人帽式样的店铺,街道狭窄,装不下爆满的人流,集市就开始无节制地朝外扩展。记得我家当时住在东街,平常只属街尾,而一到年关,就成了主街了。若站在高处朝四街张望,全是望不到边的人流。

  到了腊月二十七,喜竹上市。喜竹是旱地竹竿,一指头粗细,丈余高。大年三十,将请来的喜竹绑在堂前方桌的腿上,然后将竹梢对头连在一起,竹叶丛中插满花生、红枣、棉花、大蒜什么的,中间再用一根红头绳串上铜钱系在两根竹竿上,就成了又一道风景。听上辈人说,我们那一带的人多是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迁移而来。为不忘故土,每年都要请喜竹。将喜竹想象成大槐树,红线与铜钱谐音洪洞。那里盛产红枣和五谷,烛光摇曳之中,全家人在“大槐树”下祭祖敬神,吃团圆饭,思乡之情自然也就在其中了。

  因为喜竹上市,年集已近尾声,所以我们那里又称其“净街虎”。

  当然,由于各家的经济状况不同,年货也办得不同。不过,就是再穷的人家,也要在年前想法弄些钱,努力过一个好年。不但要买肉打酒,香蜡纸炮也一样不少,还要请几张年画,贴对联贴门神。有的三十早上才弄到钱,那一天又必须将年货办齐,就显得手忙脚乱。有些商店已经开始打烊过年了,买年货的穷汉子还不厌其烦地打门叫门办年货,赔着笑脸,很热情地掏钱,央求声不断,生怕撇在年这边似的。

  不管怎么说,一年的年集只有一回,就那么十几天,不管是富人还是穷人,总是要过年的,而这年集,就总是让人难以忘怀。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